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渭北春天树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休屠城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58 KB   上传时间:2020-11-23 14:19:39

  春天伤病已愈,她原打算上元灯节之后告辞李家,自己前往玉门关至伊吾。岂料李娘子一病不起,她知李家深恩难报,又敬仰李娘子为人,想在李娘子病中尽一分绵薄之力,故把行程耽搁下来,衣不解带照顾李娘子。家中赵大娘手脚麻利,做事却稍有粗糙,仙仙和长留又都是孩子,若论体贴心细,察言观色,大概谁也不如她。

  年节已过,春回大地,河西依旧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天公又洋洋洒洒撇下一场大雪,李娘子刚喝完药,沉沉睡去,春天和长留守着煎药的小炭炉,长留望着窗外大雪,自言自语说了声:“阿爹什么时候回来?”

  春天温柔的揉揉他的头:“大爷出门前不是说好,三四日就回来了么,再等等罢。”

  李渭出门几日未归,甘州东北一百九十里有居延海,居延海外有一片白盐池,海子与盐池之间生有一种叫剥地筋的草药,这种草药长于地下,生根不长叶,根茎洁白细长,有止血护心的奇效。一年只有在盐滩冻土未化,居延海冰层稍融的初春时候才能找到它的身影,等到天气稍暖,冰雪一融,整片滩涂都变成寸草不生盐碱地,因此这种草药也极为难得。李渭正在寻它。

  夜深人静,春天守着李娘子未眠,屋里药气熏人,李娘子总觉得满腔满腹的苦,春天去药铺买了几钱冰片,与明矾,灯心草,黄柏,青木合成,细细研磨成粉末,和水捏成丸样,搁在炭炉上微火熏烤,香气飘逸,能有安神镇魂的功效,冰片丝丝缕缕的冷香,也能将屋里的药气冲淡不少。

  她正在坐在灯下磨药,听见阿黄的吠声,门扉的吱呀声,李渭的马嘶随即传来,心念一动,突然想起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样的诗句。

  大概寻常夫妻,能做到李渭和李娘子这样,已是极少,少小相识,一生扶持,他能与她平淡相守,也能为她往来奔波。春天心里对李渭是有敬重的,除去自己的父亲,大概她十六年里所见过的那些男人,除去身份地位,才华富贵,为人为事,对家对妻,可能都不如他。

  就算寻遍世间名医奇药,大抵也比不过天命,李娘子好一阵,坏一阵,每日里半昏半睡,有时意识清醒些,见丈夫儿子都在身旁,一家三口难得清净厮守,她心中牵挂长留更多些,趁着自己神志清明,一点一滴都要嘱咐妥当。

  “天气凉要添衣裳,天热也别急着脱下来,容易见风着凉....饭要多吃些,不可挑食..在学堂要听夫子的教训,在家里要依着你爹行事...”李娘子巨细靡遗,旁人不曾想到做到的,她都考虑周全,以后几年十几年的光景,但凡她能想到的画面,都要好好叮嘱长留,就怕他行差踏错,误入歧途。

  可怜天下慈母心,做母亲的,哪个不为自己孩子考虑,哪个不是爱之深,情之切。

  春天有时听见李娘子叮嘱长留,心中难过。睹物思情,她也经常会想起自己的母亲薛夫人,柔弱,善良,多愁善感。她听见长留含着泪窝在李娘子怀中哭泣,一叠声的叫娘亲,自己也禁不住眼眶酸涩。

  她已有很多年没有喊过薛夫人母亲,为了避嫌,每次见薛夫人,舅母都要把其他几位姐妹带上,闹哄哄的时候,连一句话也说不上,只有离别时薛夫人递过来的那只手,攥住她的时候会在手底下偷偷塞给她东西,有时是一只漂亮的头钗,有时是她亲手织的如意环,提醒着自己和别的姐姐是不一样的,这是自己的娘亲。

  算起来,竟有一年多她不曾见过薛夫人的面,连离去长安时都不曾告别。

  二月十五,民间放鞭炮迎春雷,这天亦是百花节,南方春暖,花事开始,北方仍是天寒地冻,城外的冰河尤未冰融,院内的老枣树还没有苏醒的迹象,李娘子在几天昏睡中被鞭炮声惊醒,迷迷糊糊问床前守着的众人:“今日正月初几了。”

  “娘子,今天已经二月十五啦。”

  李娘子点了点头,挣扎着咳嗽几声,道:“该去庙里给佛祖上香,长留身上的长命锁也该去换一个。”

  长留握着她的手,极难过的喊了声娘。她没听见,又昏昏沉沉的睡过去。

  二月末,天稍稍暖,屋檐下的冰棱开始滴滴化水,卧床月余,几日滴水未进的李娘子这日突然神思清醒,自己挣扎着从床上坐了起来。

  她瘦骨嶙峋,身体极为虚弱,蜡黄的脸色失去油光,萎顿的不似三旬妇人,只有一双眼,仍然是温柔的,年轻的,带着活的生机。

  “蓬头垢面的,让大爷看笑话了。”她自己下床来,“劳烦大爷把我妆奁搬来,我梳洗一番。”

  李渭凝视着她,微笑道:“明月手艺最巧,我把她叫来替你梳头。”

  李渭劳烦春天请陆明月来,他神色如常,声音压抑又疲惫:“去请陆娘子来,见云姐的...怕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陆明月听见消息身子歪了歪,一把被赫连广举住,她知道李娘子终有不好的一天,然而一天天熬过去,熬了这么些年,想着或许李娘子能熬过这个春天,熬过这一年,甚至再两三年。

  李娘子倚在炕上搂着长留说话,虽是久病之相,面上却发红。李娘子见陆明月进来,甚至还能起身打个招呼,这日李娘子喝过几盏茶,吃了几块糖糕,长话短话和众人都说过一番,入夜方才回屋躺下。

  “天暖了,屋里炭炉子烧的太旺,早些撤了吧。”她如是说,“我累了,要好好歇一歇。”

  这天夜里,人心惶惶,谁也没敢睡下,夜最深的时候,李娘子陷入昏迷中,喃喃呓语,颠三倒四,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只觉得呼吸乍长乍短,面色反常的潮红,长留不知回光返照,白日里觉得娘亲病好了,现在又突然不好,李渭端过汤药,灌进李娘子嘴里,长留紧紧握着她的手:“娘,娘,娘,你醒醒....”

  她挣扎许久,恍然睁开眼,看着长留,低低发出长叹一声:“娘怕是看不到你长大了。”又找李渭,拉着他的手落下几滴泪:“渭儿,你保重...”

  “替我照顾好长留...”她语气越来越弱,渐渐的有出无进,嘴唇眼皮轻颤,一丝话也说不出话来。

  李渭见过许多生死,明白这一日始终会来临,语气很平静:“我会的。”

  李娘子喉间发出几声模糊粗嘎的声响,赵大娘手慌脚乱把长留推出门外,连声喊陆明月。

  长留塌着肩膀在门旁站了会,屋里大人急切的走动,灌汤灌药,找拭血的干净帕子,长留听着,嘴唇抖了又抖,眼神迷茫,像一只羽翼未丰,从树上掉下来的雏鸟。

  春天与他比肩而站,紧紧握住他颤抖的手。

  许久,也许并没有那么久,也许只是一炷香半柱香的时间,赵大娘的一串长哭在午夜里响起来。

  长留的一声呜咽落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22章 一年春

  报丧的梆子声很快在瞎子巷响起, 人来的很快,白烛燎照,雪一样的惨白。

  屋里女人的哭声连成一片, 哭声之余,无须谁来发号施令, 婆叔们往来忙碌, 设燎置衣, 各自准备丧礼所需一切。生老病死,不过和世间其他事一样的平常。

  李渭捧着李娘子生前最常穿的衣裳,站在院子西北角, 仰头大声呼喊李娘子的名字, 他喊的很大声,尾音甚至都带着些嘶哑,这是在招魂, 希望亡者听见喊声能魂魄归来。

  春天注视男人的背影,他穿着一身很旧的黑衣裳, 白戚戚的光影从魁梧的箭头倾下来, 颇有些凄凉的意味,他喊的她心底发酸发麻, 她多希望李娘子就此醒来,这样的仪式可以就此结束, 她的人生里没有人离开,没有人死去, 再也不要有什么痛来敲击她柔弱敏感的内心。

  李娘子仍是静悄悄躺着, 屋里哭声如浪,听的让人心焦,久了身心都化成一团酸涩, 灵堂布置的很快,大娘大婶七手八脚拉过长留,拉过春天仙仙穿上粗麻丧服,屋内陆明月和赵大娘在替李娘子小殓,屋外长留哭的不能自抑,没有人阻止他,替他抹抹眼泪,柔声安抚他,他正为这世上最心疼他哭的人嚎啕哭一场。

  吊唁的人陆陆续续来,不甚宽敞的院子里挤满了人,仪式冗长又庄重,李渭和长留一一跪拜答谢,迎送如礼。

  长留哭的久,跪的又重,夜里在灵堂下发起高烧来,烧的脸颊通红,一双泪眼肿的跟桃核大小。他不肯离开灵堂,谁劝也不听,嘉言着急,啪的一声双膝跪在地上:“你娘就是我娘,我娘也是你娘,我也是李娘娘的儿子,夜里我守在这里,也是儿子守着娘亲,和你守着是一样的。”

  陆明月心中酸涩又欣慰,她一直觉得嘉言顽劣,未曾料想他能说出如此一番贴心话,当下也抱住长留,泪眼婆娑,对着长留又哄又劝,最后李渭请了胡大夫过来,强行抱着长留回屋休息。

  长留高烧不退,夜里迷迷糊糊的喊娘,春天为他换水喂药,也是一夜未眠。夜里长留魇住,伸出一双颤抖的手,在虚空中无助摸寻,好似扯着李娘子的衣角,叫喊着:“娘,娘,你别走。”

  他闭着眼呜咽呜咽的哭,泪水浸湿枕头,春天无法,只得攥住他的双手,抱在怀中,一下下轻拍哄着他。

  “长留,姐姐在,别哭,别哭...姐姐在。”而后是低声哼唱的小曲,模模糊糊,听不清词曲,只觉得语调婉转,声音温柔,他被这歌声哄住,逐渐安定。

  天未亮时,守夜的人都累了乏了,丧乐哭声俱停,她端着水盆去厨房换水,瞧见灵堂里李渭尤跪在堂下,橘红火舌静静舔舐纸钱,她在外头略站了会,也不知要如何安慰,最后静悄悄的离去。

  长留醒来,见春天紧锁长睫,困倚床眠,柔荑还攒着自己一只手,不敢惊动,只是静静躺着仰望帐顶。

  她亦有梦,从梦里惊起,映入眼帘的是长留望过来的潮红双眸,素白的帐子和陌生的陈设,这才清醒自己在李家,门外的哀乐为李娘子而吹,并不是她父亲的灵堂。

  “醒了?”春天伸出手在长留额头抚摸,“还烧着呢,难受么?”

  长留吸吸鼻子,摇摇头,声音有些儿哑:“不难受。”

  他要下床来,被春天从腰间环抱住抱下床来,“我给你穿衣裳。”

  长留闻着春天身上馨香,脸色刷红,十二岁的男孩,还没有抽条长个,足足比春天矮了一个头,他性子安静内向,鲜少与同龄的女孩说过话,大概不明白什么是男女之情,只是面对女孩子觉得有些儿害羞,但他是喜欢春天的,这个比他略大些的姐姐有学问有胆识,美丽又温柔,忧郁又可怜,他看着春天眼睛的时候,禁不住会有想保护她的冲动。

  李娘子下葬那日,天色阴沉,半路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河西的春天姗姗来迟,这时候的雨退了寒气,风也软绵绵,冰河化冻,城外新芽遍地,雪洗山峦,娟然妩媚。

  挽郎跟随在队伍末端,喑哑哀哀唱着挽歌:“薤上露,何易晞...”闻着落泪,亲者悲痛。陆明月随行在送葬人群里,看着李渭牵着长留走在前,感慨万千,一抔黄土一杯酒,新垒坟茔如满月,死去的人就此一了百了,活着的人继续煎熬,等着年年清明再来烧香送酒,祭扫亡灵。

  赫连广面色平静,在衣袖遮掩中捉住了她的手,任凭她如何甩都甩不开,他在想,她是他兄长的未亡人,当年是不是也是如此,披麻戴孝,呜咽唢呐,牵着嘉言走在这样的凄风苦雨里,想一分,他心里就要疼上十分。

  春天心内盘算许多日,这天独自一人出了坊门,去了甘州城的开源楼。

  开源楼并不太起眼,做的却是日进斗金的营生,却是段家开在河西的局面,主事人是曹得宁—————他已从长安回来,今日有批江淮香茶要到,已经约好典合城的胡人来看看货色,贩到西边去。

  前庭的徒儿跑来三四趟,道是有个脸生的小姑娘要见他,曹得宁心内嘀咕,趁得空出来瞧一眼,看着是个眼生的姑娘,再定睛一看,却是上回李渭在红崖沟救下的那个少女。

  曹得宁倒是有些疑惑,上前来作揖,笑眯眯的道:“小娘子,你的伤可好全啦?”

  春天点点头,行礼谢过他:“多谢当日老伯搭救之恩。”她顿了顿,抿唇问道,“请问,段公子回甘州了么?”

  曹得宁以为她来寻段瑾珂道谢的,却又有些不像,摇摇头:“我家二公子这半年怕是不来了,女郎找二公子...可有何事?”

  春天斟酌再三,不知如何开口,犹豫之下,问:“段公子是不是与当今靖王相熟?”

  曹得宁未料她说出这句话,心内石头投井般咯噔一跳:“小娘子...说的是哪个靖王?”

  春天愣了愣,接着道:“普天下只有一个靖王爷,府邸在长安永安坊,曾经掌管上原军,如今命管工部任事的靖王爷...段公子救我时候,我依稀记得,段公子有跟旁人提到过靖王府的老王妃。”

  她记得,那时候有人说,靖王府的老王妃要做寿,靖王府正等着一批海西布裁衣做样子,她在半昏半醒中听见,一时心急,以为又回到了长安,一口血吐了出来。

  段家和靖王府这几年关系走的近不假,这位姑娘倒是有些蹊跷,曹得宁心想,珂哥儿吩咐曾过他问问李渭,当日救起那位姑娘状况如何,李渭回他只道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未提任何旁的。曹得宁里疑惑越来越大,语气缓下来:“请问小娘子是....”

  “我和靖王...有一些渊源...”春天垂下眼,极轻的道:“我有位亲人是靖王府里的人,只是路远闭塞,许久不曾联系,我想...若是段公子与王府相熟,可否为我带句话....”

  她婉然咬了咬唇,鞠躬道:“我知这样十分冒昧,不情之请,万勿见怪。”

  “请问...小娘子贵姓?”曹得宁笑道,“贵亲如何称呼?”

  “我姓薛。”春天答道,“是我的一位姑母,我这个姑母,是靖王的...一位如夫人,府里头唤她薛夫人...她有位兄长,是户部司门员外郎...”

  “可是那位薛夫人?”曹得宁捻捻长须,长安城谁人不知,靖王喜获麟儿,正月末为长子做满月酒,大宴宾客,连皇上都赐下洗儿钱,也听说这位薛夫人才貌双绝,靖王爱若珠宝,“可是去年为王府添丁,出自户部薛侍郎薛广孝大人家的那位薛娘子?”

  春天脸色大变,半日呐呐道:“确是...”

  曹得宁笑道:“原来竟是。” 曹得宁唤人沏茶上糖果儿,“还不知小娘子名讳,请上座,我这就修书给我家二公子。”

  春天只顾问:“我姑母...如何为王府添丁...我竟然不知...”

  “薛娘子去岁末为靖王诞下王府长子,正是除夕夜里出生的宁馨儿...”

  春天只觉脑中一片空白,怔住半响,脸色苍白道:“是么...我竟然一点也不知...”

  她勉力笑笑,径直站起来往外走,曹得宁追着她说些什么,她倒是都听不见,甩开袖子往外走,曹得宁跟着她道:“小娘子,小娘子,你慢行,你想带句什么话...”

  她急冲冲的往外走,又不知要往何处,只觉胸臆如压重石,舒展不得。

  三年前皇上下旨查抄韦家,韦少宗自尽而亡,她恳求舅舅把娘亲带回家,舅舅那时心有惶惶,不敢与韦家搭上半分联系,对她的请求置之不理。

  一年后,娘亲成了华贵的薛夫人,靖王府送来许多好东西,随后舅舅官运亨通,只是她的娘亲却变成了她的姑母,她成为舅舅的女儿,喊舅舅舅母爹娘。她理解大人们的难处,这里是靖王府,她的娘亲很得宠,所以家世背景上,更要清白。

  在靖王府的最初,姑母总是闷闷不乐的,常常在看见她的时候才显露笑意,后来时间长了,姑母提起靖王的次数越来越多,姑母开始给靖王做衣裳鞋袜,姑母见她的次数越来越少。

  她想,大概姑母早已经忘记爹爹了吧。

  去年年初,她已决心西行,屡次和舅母提起要去王府探望姑母,次次被拒绝回来,说夫人身子不适,不宜见客,想必,姑母就是从那时候有孕的。

  最后,姑母真的成了她的姑母,变成别人的妻子,别人的母亲。

第23章 述衷肠

  春天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略站了会, 陌路街衢,他乡音容,拂面是春清冷的气息, 不是她所熟悉的小楼春雨,深巷杏花。

  她知自己任性而执拗。

  然而目睹李娘子的拳拳苦心, 她也会想起自己娘亲对待自己的温情, 她的母亲会不会焦灼担心那个不知所踪的女儿, 会不会盼着她回家...但或许,她已经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了吧...

  春天无奈的笑了笑。

  这日正是市集,不远处就是互市, 胡汉商贩往来络绎, 天一点点暖和起来,正是销卖绫罗丝缎的好时候。

  路边正有家卖珠宝首饰的胡店,门口揽客的小二是个棕眼阔鼻的胡人, 笑眯眯的朝着春天招手,操着流利的汉话:“姑娘, 上好的于阗玉, 吐蕃瑟瑟珠,水晶玛瑙, 犀玉夜明珠,您进来瞧瞧哟。”

  春天踌躇片刻走进去, 从袖中掏出一块白帕,握在手心对店主人道:“店主人, 我要卖玉。”

  店主人是个白胡子绿眼睛的波斯人, 看她衣裳素净,全无钗环,笑脸道:“姑娘, 我们这不做典当买卖,您沿着此路一直走到底,有家长安老字号的僦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渭北春天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