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渭北春天树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休屠城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58 KB   上传时间:2020-11-23 14:19:39

  “既然嬷嬷们都在,你慌里慌张做什么。”琉璃道,“王妃在里间陪太妃说话,我进去通报声。”

  靖王妃季氏正语笑盈盈在暖阁里伺候婆婆,也一道等着王爷从宫里回府,听闻琉璃过来通报,咽下嘴边一句笑话,嘴角僵了僵。老王妃看见儿媳妇突然怔住模样,问道:“什么事儿。”

  琉璃赶忙道:“荔嘉阁那边传人来说,薛夫人好像要生了。”

  “哎呦,怎么这么时候来了。”老王妃匆匆站起来,“王爷也未回来,走走走,去看看。”

  薛夫人难产,一直生到掌灯时分孩子还未出来。王爷身边有心人进宫通传消息,靖王急匆匆往家走,见府里上下无主,荔嘉阁外围了一群女眷,薛夫人本是温柔性子,说话都细声细气,此时屋里的尖叫一声比一声喑哑,心头一抽,知屋里情况不妙。

  老王妃等了半日,屋里参汤都灌过两回,孩子还没下来,心里七上八下有些禁不住,宫里宫外鞭炮烟火噼啪放起来,禁不住一声声念起了阿弥陀佛。

  靖王府子嗣不丰,靖王今年不惑之岁,膝下现今只留了两个小郡主,无论是谁,只要能为王府添丁加口,她都得求老天保佑。

  屋里热的坐不住,听得内室薛夫人嘶哑叫喊,靖王急的团团转。薛夫人之前有滑胎之症,怀胎时心情也阴郁,一直怕她有生产之虞,如若孩子生不下来可怎生好,再者,他跺跺脚,又不是头胎,怎么出难产这一遭。

  “执嘉。”老王妃看着自己儿子在眼前晃的头疼,斥道,“你若是坐不住,出去站会,别站在跟前添乱。”

  “母亲!”

  “只要是生孩子,都得过这鬼门关,你又不是第一次当爹,急什么!”

  靖王叹一口气,站起身往外走,心里拢着一盆炭火,只能站在屋外吹冷风。

  王妃季氏见王爷脱了狐裘,抱着衣裳追出去,见靖王长身玉立,穿着薄衣站在寒风中由不觉冷,双手和十向天祈祷:“老天爷,求你赐母子平安,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季氏抱着狐裘,又悄悄的退了回去。

  产妇嗓子都喊哑了,力气越来越弱,眼神都快散了。嬷嬷急的不行,灌了薛夫人半盏燕窝,声声催道:“夫人,再使把劲,孩子再不出来,那就危险了。”

  薛夫人抓紧手中巾子,长长痛嘶一声,只觉身下一阵热流汹涌,身子一松,晕了过去。

  嬷嬷从血水里拔出个气息微弱的婴孩,拍拍婴儿屁股,听见孩子哇的一声哭,又仔仔细细检查过一番,才松了口气。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是个小公子。”嬷嬷声音激动又欣喜,王府多年无出,眼下得了一个带把的小公子,接生嬷嬷也增光了。

  薛夫人在一旁被灌了几碗药,又悠悠转醒,嬷嬷又道,“母子平安。”

  屋外早已一阵欣喜之音,靖王喜不胜喜,连声笑道:“赏!”

  老王妃看孙心切,待嬷嬷把孩子包裹出来,初生的孩子眼睛还未睁开,皱巴巴的一张小脸,却仍能看出孩子眉清目秀,生的极好。

  “就是胎里太瘦了...多挑几个奶娘,给哥儿好好补补。”老太妃笑着把孩子抱给靖王,“执嘉,你来抱抱。”

  靖王看薛夫人暂无大碍,满心欢喜的过来抱孩子,小小的婴孩不过一捧,包在襁褓里,一双圆溜溜的黑眼懵懂的望着他。

  靖王心头弥上一股酸涩喜悦,这是他的长子,对一个父亲来说这有着非凡意义,此刻满城烟火,天下吉庆,年末岁除,即将迈入新的一年,握着孩子的小手,一时有热泪盈眶之感。

  次日大年初一,皇帝率百官祭天,老王妃入宫觐见太后,满朝文武,禁宫内外皆知靖王喜获麟儿,宫里赏下诞礼洗儿钱,皇帝兴起,替靖王长子赐名贺,小名就叫岁官。

  消息传到刑部主事薛家,薛广孝听闻自己妹妹昨夜替王爷诞下长子,心中一颗巨石落地,喜上眉梢,后院与曹氏一说,曹氏连声念佛,连声诉苦:“老爷,这下妾的过错可减了一半。”

  薛广孝瞪眼吹胡子:“你去准备些入得了眼的礼贽,找个日子我们去靖王府看夫人。”

  薛夫人产后虚弱,老王妃把岁官带在自己身边暂养,王妃季氏几日连轴忙,染了咳疾,这日给老王妃请安,见乳母哄着岁官睡觉,孩子长开了些,身上一股儿奶香味,一双圆溜溜黑漆漆的大眼睛不声不响瞪着人,煞是可爱。

  王妃出自季太傅家,容貌秉性家世样样儿拔尖,只可惜嫁入王府多年无所出。此时看着岁官心内无比酸楚,老王妃让乳母把孩子抱去喂奶,恋恋不舍转身道:“这阵儿府里忙东忙西的,倒是把你累病了。”

  “这都是媳妇分内之事。”季氏性子要强,嫁给靖王后王府里外打理的十分妥帖,近日却有些懒散之心。

  多年相处下来,老王妃到底心疼儿媳,婆媳两人一番闲谈,老王妃拍拍季氏手安慰道,“你向来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这些年我也知道你心里的苦,但你也要记住————你是皇上亲赐,执嘉迎过门的靖王妃,你肚子里出的孩儿,以后就是王府的嫡子,靖王世子,谁也挣不去的。”

  季氏眼眶湿润,点头称是。王妃又道:“你还年轻着呢,平日里该歇着就不要逞强,身子要调养就好好听大夫的话,王爷若是惹你气恼,我替你去教训他。”

  靖王但凡有空,必往荔嘉阁探望薛夫人,夫人卧床静养,也常暗自垂泪,有时见岁官攥着小手在奶娘怀中喝奶,难能笑上几回。靖王见了她这副模样,心头略不是滋味:“你兄长递了年帖,说要来府里看你,被我回拒了。”

  薛夫人掉泪:“王爷这又是何必呢,这也不是我哥哥嫂子的错,只怨我就是了。”

  靖王又道:“你看岁官今天又长了些,瞧着越来越像你了。”

  薛夫人十分苦楚:“可惜他有个这样不体面的娘亲,岁官长大后,必然也是怨恨我,王爷,倒不如让我死了干净罢。”

  靖王无法,叹一口气:“孩子都有了,你还说什么胡话,都是你的亲生骨肉,你也不能厚此薄彼。”

  薛夫人哭的梨花带雨:“岁官是我的孩子,妞妞也是我的孩子,岁官在我身边躺着,那妞妞又在哪里。王爷...有妞妞的消息了么?”

  靖王把薛夫人拥入怀中,抹去她面颊上的盈盈粉泪,柔声哄道:“莫哭莫哭,给你找着呢,上天入地,掘地三尺,我也把你女儿找出来。”

  靖王好生一顿哄完,扯扯揉皱的衣袍去找老王妃,见季氏正在母亲屋子里抄经书,靖王一想,也罢,省的跑两处说两遍,当下把自己的心思跟自己妻子和母亲说了。

  薛夫人进王府没名没分,顶着个侍妾的头衔在荔嘉阁住了三年,现在又生了岁官,靖王觉得心中有些过意不去,想抬举她做侧妃。

  季氏咬着嘴唇不肯发声,老王妃脸气的铁青,回了两字:“不妥。”

  靖王知道这事儿难办,问道:“母亲觉得这有何不妥?淼淼娘家兄长是刑部主事薛家,家世最清白不过,再者,淼淼的性情母亲也是知道的,温柔贤淑,与世无争,府里上下人人赞赏,而今孩子又有,人前人后总不好说,靖王长子的亲娘是王府的一个侍妾。”

  老王妃料着自己儿子这些说辞:“王爷说的句句在理,若是其他人,不待王爷说,我也得这样吩咐,但是这个薛夫人————大家伙都陪着王爷装聋作哑————是个什么样的身份,王爷真当我们都是瞎子聋子么?”

  靖王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薛夫人的身份,着实尴尬。

  当年靖王奉旨抄检韦家,正坐镇大厅清点韦家家私,闻得后院有人喧哗,道有女眷不肯充入掖庭为奴,跳入湖水自尽,他一时兴起过去看了眼,人已救起,还未死透,白布遮着女人头脸,下身着一条珊瑚色缀珠轻罗裙,那罗裙被水糟了,湿漉漉贴在肌肤上,两条玉腿笔直修长,下头漏出一只挣脱了鞋袜的玲珑天足,玉骨剔透,盈手可握,脚趾蜷如粉色贝珠。

  私下一打听,此女是京中一个薛姓官员的胞妹,早些年就守了寡,依附娘家哥哥过日,后来不知怎的被韦少宗看中,抢入府中作妾,在后院私藏了两年,听说颇得宠爱。

  倒也是奇了,韦少宗风流浪荡,折花无数,却贪上这年岁不算小的寡妇滋味。靖王心思偏了偏,手段上就有些难看,等尝过襄王阳台春宵滋味,才明白这女子的好处。

  真乃国色天香,媚骨天成。

  原不过是贪些美色,靖王初时只想解解馋意,在外养了些时日,不料自此丢不开,食髓知味,最后竟给弄进王府里,弄到书房里当个捧墨的侍奉。

  薛夫人进靖王府的时候,王妃季氏和靖王很是闹了一阵。

  靖王抬举了一个寡妇,这事情让靖王妃在各世家妇面前,不知受了多少冷嘲热讽,背后咬碎银牙。

  怎么着也要将这人打发出去。

  季氏出生门第,不屑用那些阴损招数,只等寻出薛氏出错将她赶出府去,岂料这薛夫人除了妇德有缺,其他样样挑不出错,就如一个锯嘴的葫芦,不开花的石头,不骄不躁,抱拙守朴,进退有礼,加之靖王宠爱,竟一路让她走到现今,生下王府长子。

第16章 婚事成

  若论喝酒,驼队的汉子都是个中翘楚,走马道上生活艰辛,沙碛陡峰,盐碱雪地,酷暑寒天来回奔波,烧刀子一壶,比什么都重要。

  怀远今年十八,比不得他那些叔伯,酒量浅的一杯就倒,年节里遇上驼队里的人,少不得一番猛灌,脸庞喝的红彤彤,十天半月里头,看人看景都是重影儿。

  正月初六万事宜,周家娘子穿戴一新,梳头扑粉,请了媒人到家,两人收拾停当,到吉时才出门。

  怀远心如擂鼓,手足无措的跟在他娘身后,一张脸涨的通红:“娘,你见了淑儿....”

  “知道知道...你就坐在家里等娘的消息。”周娘子揣了怀远庚帖,带了几封彩礼,招呼家里几个孩子,“你们几个也在家呆着,不许跟来闹。”

  怀远和淑儿青梅竹马,彼此早已情投意合,眼瞧两个孩子年岁已至,周娘子打算把心事一了,让怀远把淑儿娶进自家门。

  方家离的不远,都是老相识,两个孩子的情谊也是有目共睹,方娘子瞧见周嫂子带着媒人进门,心下了然,笑着朝淑儿道:“淑儿,去把你爹叫出来,家里有贵客登门。”

  淑儿俏脸飞霞,从炕上跳下来,娇嗔道:“娘。”一扭身躲进房内。

  “这丫头。”方娘子笑道,“没大没小,不知礼数,让婶儿们见笑了。”

  “小孩子性子腼腆,怕是看见老身这副模样有些怕生。”媒婆笑嘻嘻道。

  方娘子烧水沏茶,两家人上炕坐定,方定坤年轻时也跟随驼队走商,与怀远爹虎子亦是生死之交,后来跟着盐商往湟水贩盐,渐渐有了家业,索性收手,在甘州城盘下两间铺子,做点别的营生。

  两边都是熟识,早也默认嫁娶之意,省下媒婆好大一番口舌,只是做父母的心思,女儿在家胡天胡地都不怕,嫁到夫家,怕她操持家务,又怕婆家给她受气,难免有些担心,语气上便要抬高几分。

  “怀远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小辈里头,大伙最疼的就是他了,虎子走的突然,若是他在天之灵能看见自己儿子成家立业,怕也是高兴的紧。”方定坤慢条斯理,“但我家就淑儿这么一个女儿,从小也是宝贝的紧,孩子也贴心懂事,从小知冷知热,太奶奶高寿,最稀罕这个重孙女儿,本还想在家里多养几年,讨讨老人家的欢心....”

  “大爷说的是,眼看着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做爹娘的这心里头,自然是又喜又忧...”

  淑儿听见外屋隐约话语,臊的连耳根子都通红,闷着头拱在被子里出神,听见窗上有轻轻叩声,推窗一看,原来是怀远的两个小弟弟大宝和小宝,笑嘻嘻的躲在窗下,咧着缺门牙的嘴冲她轻声笑:“嫂嫂。”

  淑儿羞的满脸通红,一巴掌拍在两人脑袋上:“你两个...胡说什么!”

  “就是嫂嫂,我娘都请媒人来提亲了。”大宝笑道,“我哥急的头上冒汗,正蹲在巷口等我娘回去呢。”

  “他让你俩来的?”淑儿眼儿亮晶晶的,咬唇道,“他说什么没有?”

  “我哥说,去问问淑儿姐姐,她睡的好不好,早上吃了几碗饭,想吃点什么零嘴,他去买。”

  淑儿噗嗤一笑:“好好好,我都好。跟你哥说,就要一份香橼干果,裹糖的那种。”

  “好咧。”

  两家婚事定下,隔日周娘子送去几担箱笼做聘礼,方家亦送了文定。只是方家里心疼女儿,想留淑儿在家多留些日子,故把迎嫁日子定在岁末。

  方定坤见儿女大事已了,心头高兴,请了驼队兄弟来家中喝酒,怀远也被众人推搡着前来拜见岳丈岳母,只是淑儿万万不肯出门见客,怀远也抵死不肯去见淑儿,往日两人嘻嘻哈哈玩笑一处,现在倒是各自躲藏,羞态可爱。

  男人太多厨房忙活不过,方娘子索性在院里架起炭火,买了半爿鹿肉,在酒楼叫了一桌下酒小菜,一缸烧酒,就让男人们围火而坐烤食鹿肉,自个取乐。

  女眷们嫌外头男人喝酒聒噪,关门坐在炕上说话,淑儿这时才羞答答的出来见客,见人人笑眯眯向她道喜,一张俏脸早已藏到衣领里。

  李娘子这日难能出门,此日随着李渭也来坐坐,同妯娌们说说话,沾沾喜气。

  她鲜少出门,大家见了,少不得拉着她嘘寒问暖,问病问药,方大娘也托赫连广请了陆明月来家吃酒,陆明月是绣娘,方大娘请她教淑儿做嫁衣。

  北地没南方那样对女红有要求,日常能缝缝补补就足够,但嫁衣还是要新娘子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加上鞋袜喜帕等物,细工慢活也得花上一年半载,出嫁那天新娘子红艳艳金灿灿的嫁衣若能得妇人们赞叹羡慕,也是一件脸上有光彩的事儿。

  “做的好的嫁衣,好好存在箱子里,等自己女儿大了,传给她出嫁,这也是有的。”陆明月笑道,“倒是可以当宝贝用。”

  “我当年成亲,娘家婆家都穷,头上盖喜帕,孩子他爹拉匹骡子就把我带走了。”妇人说道,“现在想想,倒真是可惜。”

  旁人笑道:“我从删丹县嫁过来的,我家那边风俗倒是娘家姐妹来做嫁衣。”

  屋外李渭用匕首割下几盘鹿腿肉,扬眉笑递给怀远,指指屋内:“去给娘子们送些吃食。”

  怀远挠挠头,纠结道:“我...我不敢去。”

  一旁坐着答那提,推搡他道:“快去快去,男子汉大丈夫,天不怕地不怕,怕几个娘们做什么。”

  屋内妇人见怀远端着鹿肉过来,也指使淑儿去开门,两人乍一见面,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淑儿接过吃食,偷偷抿嘴一笑。

  鹿肉事先用花椒、莳萝、盐腌过,又经炭火炙烤,外层微脆,咬一口鲜嫩多汁,香气勾人,鹿肉没有其他家畜的腥气,也比山里的獐子驴肉要鲜活,人人吃的满嘴油光,李娘子喜欢,也忍不住多吃了两块。

  待兴尽归家,李娘子请李渭在内室稍坐坐,倒聊起一桩事。

  长留已经十二岁,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倒是可以寻访看看有没有合心意人家的女孩儿,定门亲事。

  李娘子的主意李渭鲜少说否,这桩听完却皱了皱眉:“长留年纪还小,倒也不急于这一时,等他自己长大了,让他自己做主就是。”

  李娘子白日累极,歪在榻上道:“前日赵大娘从乡下庄子回来,说是替仙仙订下桩亲事,男方家资殷厚,家里又是独子,一眼看中仙仙的伶俐劲儿,就等着这边再养个四五年送过去做儿媳。普天下为娘的哪个不替孩子操心,我也是一片苦心,再说时下风俗,指腹为婚,从小下定的人家也多,长留小时候体弱多病才把这事儿给耽搁了。再者我这一身病,要是哪天撒手而去,你出门在外,长留有亲家托付,姻缘也定,我走的也安心。”

  “这...”李渭苦笑摇摇头,不知如何回话,“我知你为长留煞费心思,只是...何必操之过急,婚姻大事,还须看顾孩子意愿。你也定能活的长长久久,看着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渭北春天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