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仵作娇娘_分节阅读_第158节
小说作者:薄月栖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7 17:32:50

  吴襄面色颓唐, 眼下青黑,这话落定,肚子还咕咕咕的叫了起来, 他面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薄若幽失笑,“捕头带着他们先去用饭吧,而后再值房小睡片刻,养养精神再来,这会儿我在此帮着看些,也不算你们耽误工夫。”

  吴襄看了一眼西窗下坐着的霍危楼,想着霍危楼在此,他们也颇为拘束,便连声道谢,又与霍危楼告退离了库房。

  见他们都走了,霍危楼起身往薄若幽身边来,薄若幽一边按照时辰找卷宗一边道:“吴捕头他们看了大半日,还未来得及用膳。”

  霍危楼自不在意这些,打眼一扫柜阁上卷宗,眉头微皱,“十年之前,京城里颇不太平。”

  这两排柜阁皆是建和二十年前后卷宗,相较如今,的确给人案件频发之感,薄若幽不知想到什么眼神微暗,霍危楼沉吟道:“那几年的京兆伊衙门主官姓王,后来因贪腐获罪,如今还在天牢之中。”

  霍危楼五年前才回京城,建和二十年他还不到十三岁,刚从军去了北地,自然记得不清,若非回京后执掌直使司统摄刑狱,只怕连此事也难知晓。

  薄若幽更是记不清了,十年前她已离京,而再往前推一年多,便是她父母出事之时,那时的她尚且年幼,今岁回京之前,甚至忘记京城的模样。

  薄若幽按照吴襄等人查阅的进度去拿卷宗,“若当时真的有人来报官,便一定会留下案底,将这些卷宗看完,总能找得到。”

  霍危楼替她将放在柜阁高处的卷宗取下,二人又回西窗下的桌椅旁落座,薄若幽看起卷宗来便颇为用心,霍危楼则在想别的事,“程先生这几日去林府去的少了”

  薄若幽头也不抬的道:“是,林伯母病情好转,他便隔个四五日去一回,今日之前,已有四日不曾去了。”

  霍危楼应一声,未再多说什么。

  ……

  程蕴之几日未来林府,今日刚乘着马车到林府门前,便听见外面哭哭啼啼闹得不停,还有些议论之声,他掀帘去看时,周良也勒了马。

  他们隔得还有些远,可饶是如此,程蕴之也一眼看到了胡氏和薄宜娴母女,她二人站在林府门前,正朝门内喊着什么,而薄逸轩沉着脸站在二人跟前,正在低声劝告,胡氏不仅不听,还对他怒骂起来,薄逸轩在众目睽睽之下闹了个大红脸,气的掉头走了。

  “这林家果真是背信弃义之辈?”

  “嘘,可不敢这样说,林侍郎官声很是不错,想来多有缘故。”

  “倒是这薄氏老爷,早前获罪被褫夺官身,如今人只怕在流放的路上……”

  百姓们低低的议论声传入马车车厢内,程蕴之一听便明白了个大概,他放下帘络,让周良去林家侧门。

  到了侧门之外,刚上前敲门,门后便传来了脚步声,而后门被打开一条缝,看到外面站的是程蕴之,下人方才恭敬的将他请了进去。

  在主院见到林槐之时,林槐一脸的苦涩,“你是去过正门才绕过来的吧?”

  程蕴之喝着茶,老神在在的道:“怎么闹成这样?”

  林槐叹气,“本来是相安无事的,可她们非要泼闹着将婚事提前,气的淑宁病倒差点没了性命,后来又不知如何纠缠了昭儿,也令昭儿不喜这门亲事,虽说是定亲多年,可一想到两家成亲之后要闹出诸多麻烦,我和他母亲一商量,还是打算将婚事退了。”

  “宜娴母亲不好相与,不过宜娴也算我们看着长大,退了亲事,她一个女儿家面子上最不好过,因此我们让他们找官媒来退亲,可她们一听我们有此意,便决计不干了,先来府上闹过两回,气的淑宁又有些不好,待不让她们进门,便在府门外闹起来。”

  林槐摊了摊手,“你说我还能有什么法子,也幸而还未下定,还未成婚,否则以后两家真的成了姻亲,岂不更是来上我们。”

  程蕴之抿了两口清茶,“我去给淑宁问脉。”

  林槐诉苦还未诉完,见状便也明白程蕴之不想掺和此事,可到了楚淑宁跟前,又免不了楚淑宁唉声叹气,说着说着,更是道:“早先我们还顾着多年的情分,不忍心与他们退婚,为此,我们对幽幽不起,心底百般愧责,我们更不曾想到会闹成这般。”

  楚淑宁抚着心口唉声叹气,“让她们闹吧,最多两日,我们也不要脸面不要情分了,直去报官去,且看看衙门怎么说。”

  这般寻衅滋事本就不该,何况林家何等身份,一旦报官,薄家人少说要去府衙走一遭,程蕴之听着面露唏嘘之色,却也未曾多言,待问脉开了新的方子,便打算告辞。

  临走之时,楚淑宁挽留一句,又忍不住问道:“这几日怎不见幽幽过来?”

  “这几日衙门有案子,她日日往衙门去。”

  林槐道:“我听说了,是南安郡王的园子里闹出了人命。”

  程蕴之应是,到底未在府中多留,林槐亲自将他送走,待返回房内时,便听楚淑宁苦涩道:“看样子,蕴之是当真绝了与我们结亲的心思了,可听他说的,幽幽还在衙门做仵作,这样下去,又能结什么好亲事?”

  林槐安抚道:“你不必担心这些,昭儿退了亲,也不着急说亲,且京城这般多女儿家,难道还选不出一个他中意的?”

  楚淑宁躺下去,“就是这中意二字最是难得。”

  程蕴之刚出侧门,便见街角有道人影一闪而过,他未曾多想,上了马车回自家去,他刚离开,那街角的人影又闪了出来,而后往正门去,不多时,跑到了薄家的马车旁。

  马车上坐着哭哭啼啼的胡氏和入定了一般的薄宜娴,一听程蕴之从林府内出来,二人皆是色变,胡氏咬牙道:“我就说林家为何要退婚!原来是那死瘸子从中作梗!”

  薄宜娴连着两日与胡氏到林府门前求情,哭诉作闹,是连脸面也不要了的,可林家没有半分心软,她已满心绝望,而一想到林家退了与她的亲事,要让林昭去娶薄若幽,心底就更有一股子不甘愤怒喷薄而出。

  ……

  薄若幽看卷宗看到黄昏时分,看到后来,霍危楼也随她一起看,谁能想到高高在上的武昭侯,竟能在此查阅这些鸡毛蒜皮的旧案记录?

  从建和二十年看到建和十九年,除却几宗命案之外,多是坊间混混的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又或是些邻里纠葛,莫说是霍危楼,便是薄若幽都看的有些困乏,见天色不早,薄若幽将看过的卷宗收起来,打算与霍危楼离开府衙。

  她抱着一摞卷宗在前,霍危楼抱着一摞跟在后,到了柜阁下,霍危楼放好后便来帮他,他身高臂长,最高处也轻而易举够得着,见他做这些事,薄若幽眼睫一眨不眨的望着他。

  霍危楼放好最高处的书册,一垂眸便见她脉脉望着自己,窗外夕阳余晖洒入窗棂,映出她温柔眉眼,霍危楼心底微动,上前欺近,将她抵在了柜阁上。

  薄若幽一惊,连忙看向门口,门外守着衙差,且吴襄他们多半也要回来了。

  “侯爷——”

  “莫怕,我听得见,没人进来。”

  霍危楼倾身去吻她面颊,细细碎碎的吻不断落下,很快覆在她唇上,薄若幽不知他意从何起,喉间咕哝一声并未推他,他的吻逐渐深重,揉她入怀,直抵的身后书册窸窣作响,好半晌,霍危楼将她放开,凤眸内情欲涌动,有些烫人。

  薄若幽呼吸急促,朱唇晶亮,眼底湿漉漉的,面上绯红一片,她身骨失力的靠在他怀里,因怕人来,一颗心跳的又急又重。

  霍危楼将心底欲念压下去,又在她发顶抚了抚等她平复,片刻柔声道:“陛下的旨意就在这几日了,你心中有个准备。”

第160章 八宝妆14

  薄若幽归家, 将霍危楼与皇上求过赐婚之事告诉了程蕴之,程蕴之正在给霍危楼写调养旧伤的方子,闻言顿时将眉头拧了起来。

  “赐婚?真就要赐婚了?”

  薄若幽颔首:“侯爷早先提过一次, 只是他说陛下有心磋磨,只怕要不少时日, 今日侯爷又提起, 说可能快了。”

  程蕴之唇角几动, 有些着恼,心道霍危楼这赐婚一求,这婚事便是板上钉钉了, 他虽非薄若幽亲生父亲, 却是自比亲父一般,而赐婚虽是分外尊荣,可比起寻常六礼, 似乎显得太过简单,而赐婚一下薄若幽的名分便算定了, 他有种女儿马上就要嫁人之感。

  略一沉吟, 程蕴之道:“他的身份地位,赐婚倒也寻常。”说着叹了口气, “只要武昭侯待你真心,义父也不说什么, 如今瞧着还罢了,可人心复杂易变, 将来万一有个不妥, 我们父女二人毫无与他对抗的余地。”

  薄若幽听得动容,“义父安心,女儿相信侯爷, 义父也不必忧虑,若真有那日,女儿所求也非权力荣华,大不了女儿求个和离,到时候一心侍奉义父。”

  程蕴之忙道:“可别说这样的话,不吉利。”他又想了想,“武昭侯自有计策,只要礼数周全,不委屈你,义父自然安心,只是……义父还是觉得太快了些,且他自己做了主,也不曾问过义父愿不愿将你嫁给他,属实失礼。”

  霍危楼身份贵胄,平日里待程蕴之谦恭已算不易,婚事之上,只有想早些将薄若幽娶回家门的,自也未想到来求程蕴之的首肯,薄若幽闻言忙附和程蕴之,“义父所言有理,侯爷的性子的确不谙规矩礼法。”

  程蕴之轻哼了一声,心知对霍危楼这样身份的人,也不能苛求太多,且他也是通情达理之人,无外乎是不舍薄若幽才多生怨责之心,看了眼正在写的方子,笔锋一动,多添了两味药,薄若幽顺着他笔尖看下去,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来。

  程蕴之添的两味药药性极好,却都是至苦之药,他平日里开方子多照顾病者口味,眼下是明面上不好说什么,想在汤药上让霍危楼吃点苦头,他这心思有些稚气,却不打算改,而想到林家的事,他略一犹豫,到底没同薄若幽提起。

  翌日一早,薄若幽送新的药方入侯府,福公公接了药方,一看其上药材,“咦,如今的方子,倒是和从前大为不同。”

  “义父说侯爷旧伤愈合的差不多了,只是此番伤重,损了心脉气元,这方子多为温补调养。”

  福公公不疑有他,连忙应声去给霍危楼熬药,薄若幽便往书房去。

  霍危楼虽不上朝,可公文折子还是毫不耽误的往侯府送,他正在书案上写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便知是薄若幽来了。

  抬眸便见薄若幽缓步入门,清晨曦光落在她身后,令她秀眸明灿如星,愈发显得仙姿佚貌,他落笔起身迎上来,“今晨未去衙门?”

  薄若幽笑道:“义父给你写了新的方子,我来送药方的,福公公已经去熬药了。”

  “辛苦程先生。”

  霍危楼拉了薄若幽的手至窗前落座,又令人上茶,薄若幽往书案上看了一眼,“侯爷在忙什么?今日的折子,似乎比前几日都多。”

  霍危楼凤眸微深,“是吏部的公文,户部的案子折了许多五品以上的朝官,此番吏部要拟用新的官员名册,候选之人颇多。”

  薄若幽恍然,既是官员任用,她便不再多问,然而霍危楼接着道:“这其中有二人你认得,一个是礼部员外郎吴瑜,此番调至户部,或可任主事之位,还有一人是林昭,他从翰林院出来,此前便在户部任客差,此番会在户部留用。”

  礼部的吴大人,薄若幽回京之后还未见过,而林昭青年才俊,在翰林院历练两年,本也要入六部,她点了点头,也不觉意外,反倒是想起了另一事,“洛州的案子到了京城线索全无,这半年吴大人也未想起什么?”

  法门寺的佛骨舍利案,人命案子虽破了,可佛骨舍利至今无踪迹,此案线索断在太常寺少卿王青甫身上,而吴瑜与王青甫交好,算是最有可能知道当年线索之人。

  霍危楼摇头,“不曾,若是想到什么,他会来找我,佛骨舍利失踪十年,如今更难寻,上次从洛州归来,陛下几乎断绝了找到舍利的心思。”

  薄若幽觉得有些遗憾,毕竟是佛门至宝,一直流落在外,若被有心人利用,佛宝便成了作恶之用。

  微微一顿,霍危楼握着薄若幽的手道:“你可知林昭要与你堂姐退婚?”

  薄若幽眼瞳微睁,“我不知,昨夜也未听义父提起,为何要退婚?”

  霍危楼神色淡淡道:“薄氏想早些成婚,林家不愿,薄氏大夫人便泼闹起来,中间颇多周折,林昭起先还无意,也不知怎么也将他惹恼了,随后定了退婚的心思,这两日薄氏去林家门上作闹,惹出不少流言蜚语。”

  薄若幽全然不知这些,“竟能闹到退婚的地步么?”

  霍危楼看她神色,便知她没想去别处,捏了捏她掌心道:“你此前说回来京城,想拿回属于自己之物,是说的什么?”

  薄若幽闻言眼底暗了暗,“那时不想再回薄氏,便想将父亲母亲的牌位请出来另立宗祠祭拜,还有母亲的嫁妆和三房的家产也该拿回来,可待回京,却觉与大房攀扯并无必要,父亲是薄氏之子,若另立宗祠也不合规矩,便暂且将这心思压下,除此之外,当年弟弟的意外我已记不清是如何发生的,想着回来后,或许能想起来。”

  霍危楼闻言眸色微沉,“即便三房的家产不要,你母亲的嫁妆也该拿回来,至于你弟弟的意外,程先生未曾告诉你?”

  “义父彼时不在跟前,只说跟着一家人出游时遇了意外,并不知细节,若一家人出游,我该是在跟前的,可我却如何都想不起来。”薄若幽眼底一片暗色,“他们说我克死了弟弟,我自不信这话,他只比我小一岁,我只记得他应当是在上元节前后遇意外。”

  霍危楼顿时想到在青州时,正月十五的晚上薄若幽独自一人去往竹林烧纸,他此时才了然,不由疼惜,“没有什么克不克的说法,你若觉牵挂,我们可做场法事,为你父亲母亲,还有你弟弟祈福。”

  薄若幽便道:“父亲母亲的忌日在下月,到时候我去相国寺为他们行一场法事便可。”

  霍危楼闻言记在心底,没多时,外间送来刚熬好的汤药,药刚送到霍危楼跟前,薄若幽便闻到了其中苦味儿,待霍危楼入口,便是不惧苦痛的他都拧了眉头,“嘶,此番的药格外苦——”

  薄若幽掩唇而笑,“良药苦口,侯爷用完这个方子便能大好了。”

  薄若幽在侯府留了小半日,因记挂着百鸟园的案子,午时之前便离了侯府往衙门去,到了衙门里,吴襄几个还守在库房之中未曾出来。

  在外办差时风雨无阻也不令他们喊苦喊累,此番猫在内库查阅卷宗,却属实要了他们半条命,薄若幽既到了衙门,自也一同陪着翻查,此时,卷宗已从建和十九年翻到了建和十八年。

  吴襄苦着脸道:“那老师傅没说个准数,这两年京城内外火灾虽有数起,却没有一个和杂戏班子有关的,这几日留了许多人在百鸟园,生怕再出岔子。”

  防止凶手再行凶是对的,至少可保住一二人命,可倘若一直找不到线索,衙门也经不住这般磋磨,而其他人在京城中查问十一二年前的事,也几乎是大海捞针。

  薄若幽一边翻看卷宗一边道:“那便再往前查找,只要官府有记录,定然能找到——”

  吴襄饮了两口浓茶,又强打起精神翻查起来。

  薄若幽在看书上是一把好手,书页在她手中哗哗翻过,她看的又快又细,不曾放过任何一处,某一刻,她的目光忽然停在其中一页上,面露意外之色。

  吴襄在旁看见,也疑惑的探身过去,“看到什么了?”

  话音刚落,他也瞪大了眸子,“这个明家,可是太医院院正明家?”

  薄若幽应是,心底也有些纳罕,她眼下看到的,竟然是建和十七年年末,明归澜遭遇意外的绑架案。

  事情过了十四年,案卷记录还算完整,明归澜在建和十七年的十月初九出京城,在洛河河畔的灯会上游玩时,被歹人哄骗离了仆从,而后被绑至一处废弃屋阁之中……

  案卷所述,皆为明归澜自己和当日跟随的仆从所言,因明归澜未看见行凶者模样,中间又被绑住蒙了头脸,因此所述并不完全,后来那处废弃之地被寻到,却也不过是一处破旧庙宇,凶手未曾留下任何痕迹,亦已不见踪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8页  当前第1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8/1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仵作娇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