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冉珏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63 KB   上传时间:2020-10-05 17:39:00

  京城这些事儿,沐彦卿他们就算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到消息也已经是年后的事情了。

  “表哥来信说席伯父已经醒了,无生命之忧,”沐彦卿把手里的信件递给席瑜。

  “替我谢谢表哥,如果把爹爹全权托付给太医,我还真有些不放心。”席瑜已经提了多日的心终于能放下了,郭嘉上次来信说只要能醒就无大碍,但父亲一直未醒,他远在金陵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暗自焦急,这下子终于能松口气了。

  “你觉得接下来会往什么方向发展?”沐彦卿淡笑着问道,虽然他们一直在引流事情发展的方向,但具体怎么做全看盛德帝自身,是高调处理还是低调了事,他还真的不能确定。

  “他是个顶自私的人,你觉得他会为了表现所谓的父子情深把老三留在身边?不过是现在还缺少一个机会罢了。”席瑜讽刺一笑,为了那种虚无的命格,他都能把刚生下来的他送出皇宫,现在真切的感受到了这流言的真实性,他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的儿子常伴左右?

  不过和当初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不同,硕亲王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不可能任由他随意揉搓,一个搞不好还会引发诸多问题,想来他那个所谓的亲生父亲很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不出意外的话这之后他们这位皇帝不会有太大的动作,除非所谓的机会到了。

  “那不若就由我们给皇帝陛下找个理由吧。”在江南蛰伏这许久,再等下去极容易打草惊蛇,沐彦卿觉得可以动手了。

  “是该动手了。”席瑜勾唇笑了笑。

  上元佳节的前一日,皇宫接到了一封来自金陵的奏折,拆开只看了两句,盛德帝就气的把手边的茶盏奏章直接挥到了地上。

  宫里宫外瞬间跪倒一片。

  作者有话要说:  小伙伴们,我开新文了,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去看看。

  《庶嫡》

  庶嫡,顾名思义家族中庶子的嫡子,这样的身份在家族之中注定是尴尬的,尤其在传承千年的世家之中就更是如此。

  在偌大的方府,方霁一房是在夹缝之中生存下来的,嫡出的几位爷斗法,不小心就把他们牵扯进去了。

  父亲外放不在家,为了保护包子性格的母亲和双胞妹妹,身为长子的方霁不得已要肩负起养家的重担,起码不要过得这样艰难。

  刚开始的时候,方霁只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

  然后一不小心,他爆发了。

第217章 造反

  “传召让硕亲王即可回京, ”盛德帝下令。

  满殿内侍都面带惊恐,一时间想什么的都有却无人已第一时间应声, 还是魏公公先一步反应过来, 忙指挥着安慰去保定传旨, 一时间大殿里都忙开了。

  回神看着震怒的盛德帝, 魏公公心里感叹了一句这天要变了。

  君王跺跺脚, 皇城震三震,盛德帝这厢发怒,消息很快就传出了皇宫。

  京城官员当夜无眠, 各种猜测充斥脑海, 一时间很多人都有了动作,至于为的是谁, 就不一而论了。

  下次命令之后, 盛德帝直接下令京城府军搜查硕亲王府,事情发生在宵禁之后,虽然多有好奇这动静究竟是为何,但到底被不少有心之人放在了心上, 至于这结果如何外人均不得知。

  第二日早朝, 虽然很多谏官都想问起此事,不过都被盛德帝三言两语带过去了,满朝文武意识到盛德帝想想亲自处理此事,虽然说皇家无小事,但硕亲王毕竟是盛德帝的儿子,在这种情况极不明朗的情况下, 朝臣还真不敢随意置喙。

  不过世上之事言在巧合,就在盛德帝即将要宣布退朝的当口,金陵的奏折送到。

  金陵一案闹得沸沸扬扬,前期虽然盛德帝主张是核查官员。但中期却动用了京城府军,硕亲王,镇西王爷,王尚书,还有陈宇柒陈大统领,和刚刚被诏令回京的沐彦卿。后期带回的消息是各种江南官员被查处。无论哪一个人单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却都集合在了这个案子里,如果只单单是核查官员,何故如斯?

  随着镇西王和陈大统领动作不断增大,朝中也时有人提出他们逾矩,但都被盛德帝轻言驳回,铁了心继续此事。

  当然也有不少知道内情的官员,但在上位者没有说明之前他们也不可能大放厥词。而现在金陵的奏折送达了,第一时间查阅后向朝臣说明情况是盛德帝要进行的事。

  这次,盛德帝没有伸手去接奏折,直接让旁边的魏总管当朝宣读,

  说起来这奏折来也是凑巧了,盛德帝明显不想这么快就将这件事情公诸于众,在朝臣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多有模棱两可,除了昨日连下两道关于硕亲王的圣旨之外,其他还真没有什么动作,但现在这件事情不得不说了。

  以席瑜和沐彦卿为首送来的奏折,虽然没有说明硕亲王和江南那些官员的内中联系,但那些官员的名单是一个一个罗列出来了,甚至附有完整的他们这些年鱼肉百姓、贪赃枉法的账目。

  其中涉及的官员之多,让在朝官员咋舌。另外,这件事情涉及的可不仅仅全都是金陵的官员,京城这边也有许多官员也被参与其中。在魏总管奏折的当下,已经有不少官员直接跪地认罪。

  半个时辰过去了,这份有十几页宣纸组成的奏折才被念完,朝堂上已经有十多人跪倒在地。

  “都和朕说说你们何罪之有,为何跪地?”盛德帝斜眼看了一下殿下的众位朝臣,语气不喜不悲。

  “臣等知罪,请圣上圣上责罚,”几位参与其中的朝臣内心惶恐,说话都带着颤音。现在的他们倒希望盛德帝是愤怒的,愤怒就代表不理智,代表还在乎此事,就算是会当场责罚他们也好过现在这样平静,让他们有一种风雨欲来的不安。

  “来人把他们都拉进大理寺,拿着金陵呈上来的奏折,一项一项给我对,我倒要看看,这些年你们到底背着朕做了什么?”盛德帝下令,怒火中烧,不过经过昨日密信的洗礼,他现在还算能沉得住气。

  “是。”

  “大理寺卿尚处于昏迷,此案件就有沐世规协理,承大理寺卿位,一直到大理寺卿伤好回归本位为止,”盛德帝又下了一道口谕。

  “微臣遵旨,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沐世规领旨谢恩。

  盛德帝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不说其他,他现在是和席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席勤重伤在床,按照惯例,盛德帝恐怕巴不得借此机会换掉他,但是这次却没有,反而让与席家关系密切的沐世规暂代其位,其中深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早朝上到这里,虽然其他官员和谏官似乎还有许多话要说,但盛德帝显然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经历,简单吩咐了两句就退了朝。

  不过这风波可不会随着盛德帝夏朝就简单的平息了,不过与后来发生的事情相比,现在满朝文武经历的心路历程,包括经手的事情,不过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

  京城距离保定本就算不上远,这道诏令又是盛德帝亲下,更是直接表明让硕亲王立刻回京,第二日一早,硕亲王就接到了这个诏令。

  彼时硕亲王已经接受了来自保定各届官员的邀请,要参加今天的元宵宴,这个诏令一到他当即就要收拾回京。

  他身边的曹姓幕僚赶紧出言制止了他,“主上,虽然属下可能是多想了,不过此刻召集您回京城,事情恐怕不简单。”

  盛德帝让主上出京避风头,就连年节这样的大日子,都没有召他回京的打算,却在上元节的当日请他回去,这是何道理?而且他刚刚看了一下传口谕过来的是当今圣上身边的暗卫,而且这种紧急到需要出动暗卫传令的事情,他们在保定怎么没有听闻?

  “先生此话何意?”硕亲王本来并没有多想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到现在依然摸不透父皇对皇位到底是个什么看法,前段时间还莫名贬了他的亲王位份,但总体对他也算是过得去,比之太子在时是好了不少。

  接到诏令的初始,硕亲王是完全没有任何疑虑的,这么多年这样的事儿他经过不少,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但曹先生一提起这个话头,硕亲王很容易就被说服了。

  近段时间以来,曹姓幕僚说的话在硕亲王这拥有绝对的权威,不说之前走的那步好棋,就说来到保定这么多天,听着曹先生的话,硕亲王可度过了不少交际危机。得到实质好处自然信服更深,现在其他幕僚都成了摆设,硕亲王最信任眼前这个。

  “相信不多时主上留在京城的眼线就能带着具体消息赶到了,我们就暂且等他一等,看京城究竟出了何事,再回京也不迟。

  不明原因贸然回京,这样到了圣上跟前,主上也不知作何反应不是?”曹先生温声解释了几句。

  硕亲王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这样的事儿在他身上可发生过不少,往前他不明所以到了皇宫,父皇直接丢来一个折子,上面往往细数他几种罪责,他都只能先跪地认错,然后再派人如查证。

  有好些主要责任关系都归不到自己身上,还有的只要提前知道,他就能把主要责任关系推给其他人。总之因为贸然前行,他受到了太多的责罚和打击。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虽然暗卫再三表示情况紧急,请硕亲王立刻回京。

  硕亲王都以自己身子突然不适,不适合赶路为由推脱。

  没用多长时间,硕亲王留在京城的眼线,包括硕亲王一派的官员派来的报信人就到了。

  知道是因为接到金陵秘报父皇才召令自己回京之后,硕亲王心惊接着就是后怕,再联想到父皇因此发怒,甚至派人动了他的亲王府,看来他担心的是确实是发生了。

  “主上?”曹姓幕僚不明所以,欧阳先生去之前,他一直都处在边缘的幕僚位置,硕亲王府的秘辛他所知甚少。现在知道了事情缘由,知道盛德帝召集传召主上是因着金陵案子,他更多的是把缘由倾向于是镇西王想借机陷害主上。

  不过随着硕亲王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曹先生心中的疑惑和不安越来越大。

  “主上?”曹姓幕僚皱眉。

  “先生,”硕亲王叹了一口气,然后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包括自己和金陵诸多官员有银钱往来的事情。

  “没想到沉寂这许久,竟然一下子爆发了,哼,镇西王还真是好的很。”硕亲王恨恨的说道,前段时间他刚接到密信说金陵与他有关的官员都已经被摘出来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扯到了自己。

  盛德帝接到密信,虽然发了大怒,却无人知道密信之上到底写了什么,所以就算外界多有猜测,也不知道具体如何。硕亲王现在这只能凭着猜测,根本不能确定其中到底有几份关联性。

  曹姓幕僚眼神中却闪过一丝暗影,“主上,属下认为此事定不简单,如若没有真凭实据圣上恐怕不会在王爷回京之前动亲王府分毫,而且在接到密信的当下就立即请王爷您回京也颇不寻常,属下以为此事还得观望。”

  “先生的意思是?”

  “主上,现在皇上膝下可有两个八珠亲王。”曹姓幕僚凑近硕亲王低声说道,“前段时间的贬谪在属下看来实属试探,之后圣上身体有所好转,属下这心中就一直惶恐不安,唯恐圣上把这话放在了心上,现在看来情况不佳。”

  硕亲王心中也惊恐无比,如果此事坐实他面临的是怎样的后果可想而知,于是赶紧出声询问:“先生认为,此事我当如何?”

  曹姓幕僚又低声说了几句话。

  硕亲王虽面带惶恐,但眼睛中的狂热却止不住。

  ————

  盛德二十四年,春,硕亲王于保定佣兵造反。

  作者有话要说:  小伙伴们,我开新文了,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去看看。

  《庶嫡》

  庶嫡,顾名思义家族中庶子的嫡子,这样的身份在家族之中注定是尴尬的,尤其在传承千年的世家之中就更是如此。

  在偌大的方府,方霁一房是在夹缝之中生存下来的,嫡出的几位爷斗法,不小心就把他们牵扯进去了。

  父亲外放不在家,为了保护包子性格的母亲和双胞妹妹,身为长子的方霁不得已要肩负起养家的重担,起码不要过得这样艰难。

  刚开始的时候,方霁只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

  然后一不小心,他爆发了。

第218章 造反

  硕亲王造反, 这个消息刚传到京城的时候,包括盛德帝在内,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相信。

  从硕亲王还只是三皇子的时候, 就一心经营自己的贤明的名声,且一直都在坚持。太子去世后,三皇子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硕亲王,虽然脾气有很大的改变, 但为人处事的风格却没有变,一心想把自己塑造成天下闻名的贤王。

  这些年来, 变化永远比计划快, 硕亲王虽然没有给满朝文武和天下黎民百姓留下贤名的印象, 但中庸保守的性格却日益深入人心。

  这样的硕亲王竟然在保定揭竿而起要造反?

  “皇上, 臣以为此事要调查清楚, 硕亲王纯良恭谨,怎会做此等谋逆之事?”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其中不乏硕亲王一派,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不知道这个消息,毕竟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知道事情的全过程也是不可能,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就提出了质疑,还有一部分是真正的中立派, 主要还是硕亲王这几年间塑造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

  盛德帝紧皱着眉头,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听到这个消息, 他当然也是不信,这几年硕亲王在他跟前虽说没有立了多大的功劳,但要说多大的祸事那也是没有的。

  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上, 盛德帝现在心中满是愤怒,虽然朝臣所说不无道理,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自从他处罚硕亲王之后病情好转之后,心底总有种声音告诉他硕亲王早晚会出事。所以这此暗卫送来的消息,在盛德帝来看十之八|九确有其事。

  盛德帝如此想,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秦鸣的所在地是保定。保定府军的虎符现在就掌握在硕亲王手中,这虎符还是盛德帝亲手交出去的,起先是为了能让硕亲王有个更好的历练,亲王手中有兵权不是什么大事,没成想最后却反噬其主。

  保定府军的虎符一共有两块,一块被盛德帝交给了不孝子,一块在陈宇柒手中,陈太尉去世后,为了感念太尉为保定府军做出的贡献,所以就由陈宇柒担任保定府军的统领,之后才渐渐淡出保定府。

  虽然重大事件必须出示两块虎符,但寻常只用一块虎符就能号令保定府军,再加上这之前硕亲王已经在保定府待了多日,多疑谋逆造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准备着,如果那不孝子真的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后面的话盛德帝没说,但满朝文武都听出来了,如若硕亲王真的如此做,后果绝对不得善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6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