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何以安山河_分节阅读_第98节
小说作者:毕毕大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29 MB   上传时间:2020-09-27 17:42:50

  许康轶头上额头俱是银针,烛光映在墙上像一个正在平静说话的刺猬:“毓王、凌河王、凌川,太多人了。”

  花折听到毓王有些意外:“碰到了毓王?离得近吗?”

  刺猬随便“嗯”了一声。

  花折动作若有所思的一顿,心中杀机陡升,手不自觉的握成了拳头,修长花骨朵一样的指节攥得发白:“乱战之中,为什么不射他的冷箭,这样毕其功于一役,乱军丛中也无从查起?”

  ——许康轶和身边的侍卫武功卓绝,如果距离近了,远非毓王能够防得住的。

  许康轶听出花折顿升的杀机,睁开瞎眼和花折对视一眼,心道这可真不是个省油灯:“兄弟阋与墙而外御其辱,强敌在城外,却折了熟知京城防御的毓王,不是自毁长城吗?”

  花折勉强按住了满胸的遗憾不让太明显的写在脸上,心下不以为然,京城还有裴星元和凌河王,还有什么负责京畿防御的京兆尹,守个城等着援军来救援就行了,就算是别人不来,凌安之也会及时赶到,有何难度?真正有难度的是攻城。可是对毓王下黑手的机会难得…

  只要下了黑手,到时候就算是陛下知道毓王死得蹊跷又能怎样,难道再大义灭亲搭一个儿子?别说还涉及到社稷大统,就算是平常百姓家,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追文和订阅,感恩评论和分享,鞠躬~~~

第147章 出头鸟

  金国对京城的围困, 确实选了一个痛打落水狗的最好时机,城内城外和前线一起发难,有备而来,毓王的东北驻军多年来军备早已松弛, 察觉到危险降临的时候想临阵磨枪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打仗就是打后勤,恰逢雪灾补给不利, 东北驻军节节败退, 锦州、山海关连连失利,十五万金国部队旌旗招展、号带飘扬的入关之后,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大胜逼近京城。

  京城无粮,裴星元带着北大营两万人和四五万随流民潜入京城脚下金军已经斡旋周转了近一个月, 只能拖延时间, 以待支援。

  毓王和裴星元已经商量了多次,各地多有匪患, 太原军被牢牢缠死, 近日来听宇文庭奏报,由于兵力分的太散, 竟然有落单的士兵被流民杀死者;北疆驻军、南方各道被暴雪和群山阻隔,完全交通断绝,能够真正驰援京城的,竟然只能是自西向东丝路畅通的安西军。

  裴星元禀告毓王道:“王爷, 京城有王爷镇守,卑职在这里也是无用,我本是山东提督, 山东有驻军两万人,虽然难解京城之围,但是山东路近,早到可以拖延一阵子,容我去山东安排援军来支援,也请王爷号召各路人马勤王。”

  裴星元走后,毓王守着一座只有三万守军的京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金国潜心筹备多年,只等此役,十五万金军进了山海关如同虎入羊群,直接黑云压城一般,地毯似的铺在了京城脚下。

  之后看到亲自带兵出城应敌的大学士凌川。

  凌川目光坚毅,手持长缨枪,安西的凌家世代武将,只出过他这一名文官。他二十岁以一甲中了进士,官封翰林,之后鲜少回到西域,一直和凌河王在京城步步为营。

  他手腕卓绝,为自己筹谋,为家族庇护,更多的时候是以老派的资格,不动声色的支持朝中能做事的新贵们。

  他作为凌河王的长子,年少时也有跃马持枪,出兵昆仑山的豪情壮志,但是终究遵从了父亲要他入朝的意志,毕竟只要未天下大乱,终究文官更受重视一些,有大树立于朝堂,也能作为家族的撑起一片天地来。

  他以为,他这一生也只能与皇城和政令为伴,少时想当将军的美梦只有在阅过三弟凌安之大捷的军报奏章时实现,却想不到外辱真的可以兵临城下,而大楚泱泱大国,竟然在朝堂上全部噤若寒蝉,纷纷要求闭门坚守。

  ——除了翼亲王许康轶。

  翼王这半年多上朝以来,沉稳谨慎了不少,做事不同于少年时的没有眼色,已经好久不做独自出班启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事。

  不过在朝堂接到奏报,塘沽已经被金军占领,金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死者数万,房屋被烧光、财产被烧光、敢有任何反抗的人被杀光,活着的人连衣服也全被扒下来了。竟然朝堂之上除了翼王,无一人敢声称带兵平叛。

  ——毕竟金军在塘沽耽搁的日子多一些,来京城的日子就可以向后推一些,塘沽已经被陛下和毓王当做挡箭牌牺牲掉了。

  许康轶独自出班,他那些蹲在塘沽大堤上啃干粮的日子还没过去多久,塘沽百姓当时久旱逢甘雨,对统治者的信任更上一层楼,他更知道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对官军的日思夜盼:

  “陛下,金国人多势众,在四处烧杀抢掠作为补给,朝廷如果坐视不理,不仅纵容了他们以战养战,更会失了民心,塘沽与京城唇亡齿寒。儿臣愿领一万人,与塘沽守军和承德守军汇合,游击侵扰,保护百姓,拖延时间,以待勤王的援军。”

  在国将不国的危难中,满朝上下皆明了塘沽已经被当做挡箭牌舍弃掉了,翼王如果能单独出征,可能毓王巴不得同意,但是要带一万人走,那就趁早死了这条心。

  金军在塘沽抢饱了之后,一场熊熊大火在塘沽烧了一个多月,——统治者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金军目标明确,在塘沽没有遇到任何阻力,放了大火之后没心思在塘沽停留耽搁看篝火表演,直接黑云密布的压在了京城脚下。

  十五万对三万,孰强孰弱一目了然,不出凌川的意料,文武百官的态度始终如一——闭门不出。

  脸色苍白的许康轶强压心头火气,又当了一回独自出班的出头鸟:“陛下,我大楚泱泱大国,一再避战三军有何势气可言?援军远在山水万筹之外,即使固守待援,也要多凭借己力,节节败退的话京城危矣!”

  景阳帝这个道理也明白,也不顾朝堂上文武官员在场——其实兵临城下以来,文武官员一半已经称病不再上朝,“康轶,朝中无兵无将,粮草断绝,如何出战?”

  许康轶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用他一贯的背诵《四书五经》老夫子一样的腔调启奏:“区区建州金国贼寇,所凭借者不过勇力尔,儿臣不才,愿以我血溅轩辕,我愿列兵城下,以逸待劳,但求一胜鼓舞三军势气,拖延时间以待援军,往陛下恩准。”

  景阳帝望着这个国难之中越众而出的小儿子,他以前觉得这个沉闷的儿子和他长的一点也不像,性格也是南辕北辙,可是最近以来,他有点在许康轶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少年身影。

  国家危难,总有人要付出和牵头应敌,他当即下召:“吾儿有勇有谋,准予所奏,点北大营九千将士,随翼王出战。”

  凌川看着朝堂上万马齐喑之态势,听着这平地惊雷的声音,胸中悲凉难耐,又热血沸腾。

  再看着毓王虽尽力掩饰,依然稍稍翘起的唇角,不免心中悲愤,许康轶是三个皇子中势力最弱的一个,北督道将军只是挂名,手中毫无实质的军权。去年春季许康轶坐客来到了文都城的凌河王府,闲谈之中听凌安之说过,未有过直接指挥作战的经验。

  许康轶都看的这么明白的战局,难道毓王看不懂吗?此时还在利用许康轶一腔热血坐等渔利,将家国大事装在像菜市场小吏那么小的胸怀里,即使今时不亡国,他日毓王登基,亡国也是指日可待矣。

  乱军之中,半瞎眼的皇子如何自保?在他看来,许康轶和送死差不多。

  凌川本以为,他的一生将会和所有有志的文官一样,上朝做事吵架,下朝研究人心,在夹层中求得自己平生安稳,同时可顺路为之的时候为天下苍生谋些福祉,等着致仕养老。

  而今,却发现凌家世代武将,沙场上纵横驰骋以热血匡扶社稷是印到血液里流淌着的记忆,国难当头便岩浆一样滚滚的涌了上来。

  不理会朝堂上稀稀拉拉上朝的文武奇异的眼光,他跃身出班:“臣凌川久受皇恩,无以为报,愿保护四殿下,随翼王出战。”——凌家军百年中立、没有为任何一位皇子战过队,立在大楚栋梁与炮火连天之间,也算中立。

  许康轶、凌川已经在城外坚壁清野,出城前下令杀死耕牛犒赏三军,提升士气,带着北大营的精锐九千人,列为九队,率军出战。

  城外黑云压城的金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看到这可怜巴巴哑巴一样的九千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许康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骄兵易败。

  他不给金军笑完了的时间,招呼也不打一个,直接尖刀一样以玩命的态势直插敌阵,左有相昀、右有元捷三马当先,身后的九千骑兵化作九柄利刃,冲入金军阵营,以少敌多,想要生就不能畏死,莫不以一当十,直接冲乱了金军阵脚,纷纷后退。

  皇子打头阵,北大营将士备受鼓舞,纵横驰骋,斩杀了三千余人,等到金军反应过来,许康轶和凌川已经得胜,在事先约好的崇文门下,等待进城。

  ——城门未开。

  元捷看着这紧闭的大嘴似的城门,有些懵,和许康轶和凌川对视了一眼,便向城门上高声喊道:“城上的弟兄,战事已经胜利,请速开城门让翼王千岁进城。”

  城上的守城将士战战兢兢,毕竟城下这位也是皇子:“四殿下,传毓王命令,崇文门防守薄弱,恐怕金军随之进城,请翼王自朝阳门进城。”

  朝阳门和崇文门隔了小半个北京城。许康轶一听,便知道许康乾设下暗局,要他战死在外边,反正乱军之中战术一个不同,死了只能称之为殉国。

  许康乾借着金军的手杀了他,泽亲王在京城就什么都没了。

  相昀压住胸中窜起的熊熊烈火,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说道:“兄弟,朝阳门路途遥远,怎么可能摆脱敌军的追击?我们只需要须臾的时间空档,就可以全部京城,不会给金军尾随的机会。”

  坏事一旦开始做,坏人就要当到底了,守城将士瑟瑟索索,不过在得罪毓王和翼王之间,瞬间便做出了选择:“将军,小的军令在身,不敢开城门。”

  元捷横枪立马,怒发冲冠的指着城楼大骂:“下九流的看门狗,也敢阻拦殿下进城?马上打开城门,进去之后饶你不死!”

  守城将士脖子一缩,直接在城墙上向翼王他们打起了旗语——旗指朝阳门,让他们换朝阳门进城。

  凌川心中雪亮,一双豹眼中光芒犹如长剑,险些将城上传令的兵士射下来,“殿下,我殿后,送您在朝阳门进城。”

  许康轶也没想到两军阵前,军令也可以当成儿戏,毓王统领京畿防御,果然找到机会便要下手。不由得心中冷笑,他已经杀红了眼:“凌太保,另弟凌安之多次和我提过,两军阵前,谁若怕死谁先死,既然进不了城,索性杀个痛快。”

  正在后退的金军以为自己看错了,翼王和凌川竟然被拒之城外?金军领军的朴真天见机不可失,三万正在撤退的后队变成前队,摇旗呐喊嚷嚷着诛杀翼王的号子卷土重来。

  凌川闻言摇了摇头,文治许康轶是一流的,可看来翼王确实没打过仗,战场上血要热,心要冷,如果也跟着战局一起头脑发烫的话,多少个翼王也不够死的:“殿下,万万不可,您社稷栋梁之才,可以亲涉险地,但不可涉死地,臣送您自朝阳门入城。”

  凌川不管翼王同不同意,直接发号施令:“神机营先行,不必打招呼,重炮轰击。”

  “弓箭手准备,掩护骑兵冲击。”

  “骑兵准备,随本太保分六路出击。”

  “相昀、元捷,掩护翼王,先随我伴攻,至朝阳门入城!”

  许康轶二目圆睁,大声喝止道:“凌太保届时如何进城?不可…”

  凌川持长缨枪即将冲锋,在战火纷飞中回头看了许康轶一眼,凌氏血统特有的豹头环眼在硝烟中显得尤为坚毅,他稍一沉吟:“殿下,我有一句话,想要送给你。”

  许康轶分神紧盯阵前,道:“太保请讲。”

  凌川声音平静,他知道许康轶聪明,一点就通:“殿下,个人太正,朝堂太暗,会吃亏的。”

  许康轶觉得心中最隐忧的一点被击中,他和皇兄树大招风,已然如此,虽然也没指望毓王能和他一起同心同德的联手对敌,可这找到机会就想借敌军之手宰了他还是让他感触到了二阴毒的底线果然深不可测。

  奈何他身在局中,成王败寇,退无可退:“感恩凌太保,…是感恩凌兄教诲。”

  凌川亦有所请,纵使可能多此一举,但翼王为人坦荡,或可嘱托:“翼王殿下,我三弟凌安之定会驰援京城,他救不下京城是千古罪人,救得下京城则功高震主,届时请您…”

  话音未落,便被淹没在隆隆的炮声中,神机营轻车简从带出来的炮弹狠狠的轰上了天,带着地狱冥火一样的光辉砸进了金军的阵营,流星似的弓箭和北大营的骑兵雷霆万钧的压了过来,保家卫国的大楚子弟置之死地而后生,将金军先头部队的战旗又扯成了破布。

  北大营经此一役,只要活下来的,再也不是什么少爷兵富家子弟,经过了战场的洗礼,全堪称是勇者无畏的坚毅斗士。

  凌氏家训:河山有难,凌家军一步不敢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订阅和追文,鞠躬~~~

第148章 蜻蜓点水

  出城应敌, 初战告捷之后,景阳帝在大殿上接见了文武百官,看翼王在两军阵前有如此胆识和气势,不由得有欣喜安慰之意:“翼王类我!”

  许康轶拼杀归来之后马上上朝, 这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刚出了皇宫, 就看到了自家马车, 花折已经准备好药物吃食,藏在马车里等他了。

  花折这一天提心吊胆,偷偷在城墙上望下去,虽然看不到许康轶所在何处, 但见喊杀阵阵, 炮声隆隆,日前在城内应敌已经命悬一线, 可出城进了敌军的控制区域, 更是九死一生。

  他看似镇定,可知道许康轶从来没有如此深陷险境、朝不保夕过, 端着茶盏的手和心哆嗦成了共振,水全洒了也没喝到嘴里。

  后来听说许康轶已经得胜进宫了,才终于如蒙大赦一般的松了口气,药物吃食要换的衣服准备了一气, 一直在宫门外拐角的地方等他。

  此刻见许康轶全枝全叶狼狈的上了车,也沉稳不起来了,用力一把就抱住了他:“康轶, 我们不打仗了行吗?你要是打没了,泽亲王在京城也什么都没有了。”

  许康轶被这个温暖的怀抱死死搂住,听到花折心跳比以往快了不少。他缄默半晌,国家要是没有了,泽亲王更是什么也没有了。

  花折见他沉默不语,周身软的脱了力似的,额头鬓角还有没清理下去的血迹,拿过温毛巾擦了他的脸一把,扶他靠在车厢内的靠塌上,想喂他喝几口参汤。

  许康轶微微一偏头,声音几不可闻:“凌川打没了。”

  花折不敢相信,陡然睁大了眼睛,希望自己听错了:“什么?谁没了?”

  要知道凌川是凌家在京城的中流砥柱,是凌安之在朝中最大的靠山,兄弟平时不交流,不过不代表凌川不做事。

  “…”许康轶神色倦怠黯然,不再说话。

  ******

  今日天刚刚放亮,花折一向比许康轶起的早些,今日起的绝早,他拿着弓箭在院子里空地上一边左手持弓、右手勾弦的乱射,一边等着许康轶起床。

  花折一袭墨绿色水墨画般的衣衫,在晶莹剔透的雪地中尤为明显,他瞄准的不错,弓举的高度也够,可估计是不会用力的缘故,连射几箭全都飞了靶。

  突然觉得后背一热,许康轶不知道已经看了多久了,他走路一向是没有声音的,左手扣住花折的左手向后开弓,将准星瞄入黄点,右手靠弦,贴着花折将这张弓拉成了最大的弧度,贴着花折的后颈说道:

  “开弓的时候,手臂伸展,用肩胛骨的力把弓拉开,只一次瞄准,不要反复晃悠,靠弦的时候弓弦对准口鼻竖线的正中央,脱弦的时候右手三指张开的要快,之后全身放松就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何以安山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