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何以安山河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毕毕大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29 MB   上传时间:2020-09-27 17:42:50

  “而且,您担心自己会眼盲,尚且奔波劳累,抢时间似的昼夜不停,如果知道有如此重症,岂不是更是一天正经日子也过不上;届时忧心恐惧,担心若真是要复发,会发的更快。”

  “殿下,您不用过于担心,也许不复发呢,也许过几天就有出路呢?这个事不就过去了吗?”

  许康轶一双半瞎眼中深不可测,他心似明镜台,明白世间大事上均要尊重规律,没有侥幸的道理。

  他体质本已经弱于常人,花折一番说辞,只不过是安慰他和安慰自己了罢:

  “你是大夫不假,不过只能治病,不能治命,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突然发病后骤然离世,我皇兄的事情怎么办?毫无准备的失去在京城的眼睛和双手,是陷他于死地;到时候殃及池鱼,会连累多少人;你误了我多少事?”

  “…”无论泽亲王对他是好是坏,花折均不关心泽亲王的死活;至于那些池鱼更是和他无关。

  人各有命富贵在天,他尊重许康轶的选择和努力,不过人死灯灭,活人的事到时候就不用死人去操心了。

  许康轶将双手扣在花折的手上,深深的盯着他:“花折,告诉我还有多长时间?”

  花折仰面看着他,轻声答道:“十年才复发的也有。”

  许康轶当然知道自己的体质挺不到第十年,他淡定的刨根问底:“我问的是我还有多久?”

  “…”花折闭口不答。

  作者有话要说:天使们过年好~~~~~~爱你们么么哒~~~

第126章 各有所求

  “吞吞吐吐, 是今年吧?”许康轶最近已经时时困倦异常,花折对他的看顾已经无微不至,明显更精细于往年。

  花折强自镇定,可瞳孔收缩, 双手瞬间变得潮湿而又冰凉,全身肌肉绷紧, 空咽了一口唾液的矢口否认:“不…不是今年, 怎么可能是今年。”

  许康轶看他直接的反应,全明白了,惨然一笑,顺势坐在了他的身边, 说话条分缕析:“花折, 我知道你用心良苦,这么多年承受的压力很大, 我这次不责罚你。”

  花折当然知道许康轶宽容:“谢殿下。”

  许康轶声音像空山幽谷一样空旷, 双眼不知道在看哪里:“花折,你这么多年忙忙碌碌, 全是在做些什么?你到底瞒了我多少事?是不是每一件全和最近发生的事情一样,让我摸不着头脑、之后像黑硫药突然爆炸了一样送到我眼前来?”

  花折紧咬嘴唇,垂首不语。

  许康轶不想逼他:“你以后不要再欺瞒我了,我没有防备的时候, 你可以骗我,现在骗不到了,你要全力配合我。”

  ******

  太原甘州的事情俱已经告一段落, 许康轶和花折开始筹划明日启程进京。

  在太原这些天,许康轶将所有的事来来回回的在脑子里转了好几遍。

  泽王和毓王,看似在朝中势力差别极大,不过以他父皇的角度上,则骤然清晰起来。

  毓王的朝中主要势力在于以皇后母家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的支持,这些人俱是百年门庭,盘根错节树大根深,家底丰厚,对毓王的支撑不余遗力。

  毓王自身统领东北军抵御金国固守国门,东北军近二十万人,华北一带除了太原辖区新近划给了凌安之,剩下全是毓王的支持者,再加上江南和西南,即除了安西军和北疆军的辖区,全是毓王的支持者。

  所以毓王这些年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只要不出大事,自然大位已定。

  他许康轶这些年奔波忙碌,在毓王看来也不过是得到些民心而已,纵然水能载舟,可这民心和圣心比起来,还是圣心更重要一些。

  所以翼王无论是杀贪官、治运河、整顿吏治,在毓王眼中俱是虽让他讨厌,但许康轶拿着尚方宝剑也不好欺负。再加上翼王病体孱弱,景阳帝根本不可能对他属意,索性毓王来了一个只要不动其根本利益,就以静制动。

  许康轶看似东一下西一下的折腾了几年,今年效果才反映出来——一批能做实事的新贵上台、世家大族内部开始分化。

  许康轶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有钱又有权,背后的金山闪动着霞光万道,头上皇子的光环闪动着瑞彩千条。借助着资本的力量和商会走的极近,士农工商,商本是末流,可许康轶待为上宾,经常商会出钱,许康轶不着痕迹的捧商会上位。

  有钱了就好办事,潜移默化之间世家内部为了各取所需,在内部已经分化为好几种利益需求,甚至有些大家,一个家庭内部都投靠了不同的门庭。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情怀和格局,商人有商人的狡猾和手腕,只要引导得当,全可以为他所用。

  许康瀚虽然军事范围貌似只有北疆军十二万人,可这是精兵强将,众所周知,在几年前安西军没有成为能征善战、摧枯拉朽的劲旅的时候,北疆军是北方范围内唯一有一战之力的驻军。

  这些年北疆军为许康瀚攒下了赫赫军功,连翼王趁机也混了一个北督道将军——虽然是虚的,只是遥领一下。

  毓王的东北军营常年安逸,探马和斥候回复的消息倒是简明扼要——军备松弛、人皆怠慢、操练不严。

  去年在北疆,泽亲王和许康轶多有试探,想争得安西军事力量的加入。可凌安之全部回避,已经以行动表态,安西军百年中立,不会支持哪个皇子。

  虽然许康轶当时略有失望,不过现在想想也不是坏事——

  即使是毓王所谓的支持者们,大多数也是见风使舵,道理很简单,江山是许家的,谁当皇子他们也全是当官而已,没必要拎着脑袋往上冲;再者,兵油子们只会为胜利者一方打仗。

  安西军在貌似强弱分明的情况下保持中立,是不是也表示胜利的风向没有看起来那么明显?

  如果时间充足,许康轶可以慢慢筹划,让冰山缓缓的浮出水面,一边分化着世家阵营,使一部分为其所用;一边巧得圣心;将暗暗培植的势力扶上更重要的位置,将朝中格局分化到对皇兄有利;还可以下两趟江南,寻求江南商户和巡抚的支持。

  ——江南鱼米之乡,是大楚的财税来源,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毕竟谁当太子,还是景阳帝说了算。

  而今时间可能已经不足,明日进京之后,也只能常驻京城了,外边的事情,需要交给别人去做,江南商会余家可以暗地里去拉拢和引导。

  ******

  余情最近有些吃不下茶饭,俱是因为凌安之而起,倒不是思念的饮食俱废,实在是事出有因——

  凌安之自离开太原后,给她写了一封肉麻兮兮的信,随着书信还送来一个小盒子,看着是一些肉干,她一边咬着肉干一边读信,肉干味道还可以,但她以前没有吃过,信读到最后,也没写这她从来没吃过的肉干是什么所制作的。

  想着左右不过是草原上的稀少动物,旱獭、野羊、难道是雪山豹?

  后来在装肉干的小盒子里发现半张纸条,上边洋洋洒洒某帅的字迹:

  “此物我在蒲福林雪山之中时甚为想念,有一小鬼曾以他物诈称为此物欺骗本帅食用。今盛夏之际,因军务过蒲福林雪山,特亲手抓二十只晾为肉干,本帅已经亲口尝过,味道鲜美,故送给扯谎之人余下十九只,望慢慢享用。”

  余情最开始没反应过来,在蒲福林山洞里二人除了最后有幸吃了点棕熊的肉,也没吃过什么啊,这么个小盒子还能装得下十九只?得多小的动物啊?

  余情咬着肉干突然有点吃不下去了,脑海中电光火石一般反应过来,两人弹尽援绝之时凌安之发烧了,她曾经割破手腕用血煮熟冒充是老鼠肉给凌安之服下,那这些肉干——是老鼠肉?

  她从小最恶心老鼠,觉得此物牙细嘴尖,眼如黑豆,跑起来弓腰驼背,简直是邪恶的代名词,小时候看到便要吓得发抖,而今还吃了半天!

  她胃里抑制不住的翻江倒海,嘴里也恶心的如同吃了三叫菜,开始扶着桌案狂吐,一直把胆汁都快吐出来了,恨得牙根痒痒,真想把凌安之这个皮猴子揪过来现场打他一顿板子!

  这个缺德的凌安之,感谢她的方式确实又别致又与众不同,肚脐眼冒烟——腰(妖)气!

  ——从此看到吃喝就恶心,尤其见不得肉,半个多月才好。

  ******

  余情这些天对裴星元比较意外,裴星元本是山东提督,后来擢升为塘沽巡抚,最近奉命巡视山西,直在太原呆了快两个月了。

  裴星元把办公的场所直接定在了太原余家的明月楼客栈中,巡视财政、军队、贪腐等,样样不落。

  不过好像公务也不繁忙,有时间还能抽空去余氏银堂和余府拜访一下。

  余家男人众多,对余情保护很好,外界那些风言风语纵使传的绘声绘色,远在安西的凌安之都灌了一耳朵荒唐的八卦,却一个字也到不了余情耳朵里。

  裴星元将上午的事情忙完,一看日头还早,今天早晨他派人去余家的银堂问过,说余情今日不到银堂来了。想了想今天这个时候余情应该还在家中,找人先向余府通报一声,换了便装带着贺彦洲,走马观花的又来到了余府。

  他来了几次,已经熟了,进了院子就挥退了左右,正想在门口等一会再进去,却发现余情没在屋里,正在院中凉亭里低头坐着,十指翻花专心致志的在编什么东西,连他进来都没有发觉。

  裴星元忍不住心下暗笑,到底是女孩心境,平日里在银号、客栈的瞎忙,看着正襟危坐的端庄,今天专门在家里呆了一天玩这些小玩意儿。

  他仔细看去,原来在用极细的皮子编一段绳子,已经除了接口基本上完成了,看起来留了个活口应该是为了吊个什么坠子,活口一寸处手艺不精的编了个歪歪扭扭的图案,上边貌似是条小鱼。

  看余情这么认真的不抬头,他只能咳嗽了一声,提醒了这个技术不精的绣娘有客人来了。

  余情心无旁骛的时候听到有人来了,抬头看到是裴星元,吓了一跳,她本来想把绳子掩进袖子里,又觉得欲盖弥彰,反倒不好,就装模作样的摆出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来,施施然的给裴星元施了一个礼,“裴将军。”

  裴星元什么时候均是沉稳有度、彬彬有礼的君子做派,他给余情回了一个礼,直接招呼余情在院子里凉亭坐下。

  他知道余情家里生意场上的风波已经过去了,双手在凉亭里桌子上十指交握,看了余情几眼说道:“看你最近气色不错,不过比去年清减了不少,可是前些天操劳太过了?”

  余情摸摸下巴,好像自从蒲福林雪山出来之后,她这一点肉就补不回来了,“可能还是怕冷,去年在北疆太冷了,前些日子家里又有事,吃不下东西了吧。”

  裴星元近日跑了几趟余府和银号,和余情接触下来,觉得余情对他客气疏离,以为是外界那些因他而起的风言风语惹得她心有隔阂:“对了,去年借的四万两银子我已经准备齐了,明日便让贺彦洲送到你家账上去。”

  余情也知道最近家里周转吃紧,弯弯嘴角向裴星元笑笑,一边给他倒茶一边说道:“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如果以后有用钱的地方,尽管提起。”

  看余情英气中带着娇媚,裴星元舍不得移开眼睛,突然想起付商说起余情在北疆还上过战场的事:“听付商说,你在北疆曾上过战场?”

  余情想到自己在北疆的日子,便觉得充实有所得:“我也不算是上战场,只不过是两军阵前跟在几位将军后边观战罢了,不过真实的战场确实凶险异常,瞬息万变,可能上过战场的人更能体会到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

  裴星元当了多年山东提督,剿匪、平叛也打了一些仗,不过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和正规军对垒过,也有一些好奇:“挑一场印象深些的听听?”

  余情亲眼目睹了数场炮火连天的战争,可能印象最深的还是凌安之和凌霄初到北疆,即披甲上马,带着两千亲兵冲进敌阵破阵的事。

  不过事情关涉到凌安之,还是别说了,战场无处不让她心有余悸:“刀枪剑戟,利刃林立,有时候破阵看起来和上刀山差不多;万箭齐发,炮火轰轰,四处均是血肉横飞,残肢断体,人间地狱也不过如此。”

  余情想到两军对垒,小规模的战役见了无数,大规模作战时数万人卷作一团,对生灵的尊重使得她神情庄重,肃然起敬:

  “有时候真佩服你们这些做将军的,是怎么面对这么多生灵涂炭、死伤遍野还能镇定自若的发号施令的?战场上那么多真真假假的信息,却要马上做出判断,一个误判可能几千人灰飞烟灭。”

  尤其是凌安之,根本不坐镇中军,一直都在阵前拼杀,各种纷乱的信息随传令兵雪片似的往脑袋里飞,可能昨天还并肩作战的手下今天就做了阵前的惨死鬼,是怎么做到指挥千军万马不受打扰的?

  裴星元本是武将出身,对金戈铁马亦曾有向往之情,可惜本朝重文轻武,武将升迁和受重视程度比文官差太多,他已经转向了文职,以后上阵机会更少了:

  “可能战场残酷,所以知兵的人全不会好战吧?但话说回来,不是极度律己、极度冷静的人确实指挥不了千军万马。”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评论,感谢灌溉,鞠躬~~~

第127章 什么关系?

  余情好像心中冒出一个英气的小人儿, 拎着一个锋利的刀片在上窜下跳,还沉浸在战场腥风血雨的回忆中没有走出来:

  “我看过几万人势均力敌的拼杀,一片白刃遮阳避日,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话瞬间就可能晕头转向的跟不上队伍了;清理战场的时候尸横遍野, 哀嚎声不绝于耳,身经百战的老兵还好, 没那么容易折损;可是新兵也要参战, 一看到鲜血残肢脚都软了,最容易殒命。”

  裴星元眼前浮现出横尸累累、断壁颓垣的沙场:“要不怎么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呢?安西军的凌安之封侯拜相,不知道多少乡亲弟兄埋骨他乡。”

  余情突然听到裴星元这么说有些气恼,也不是她护短, 裴星元当个太平将军还站着说话不腰疼, 凌安之、许康瀚守不住安西和北疆的话,这些坐享盛世的太平将军们全都得上战场。

  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一将功成的机会, 谁有本事谁上嘛。

  她单手撑着下巴, 想了一下遣词造句,使自己没那么明显:“我在北疆见过西北侯几次, 无家无产,无妻无子,每次打仗俱是冲锋在前,血热心静, 几场硬仗均是凶险无比,我皇兄泽亲王几次担心他会折损,我看比一些凭祖荫的将军们更名至实归些。”

  裴星元就是祖荫的将军, 听余情这么说略有些尴尬,不过随即开始笑着解释:“我倒是没别的意思,西北侯在军中名望甚高,已经是三头六臂、铲妖伏魔战神一样的存在,京城的讲武堂把他打过的这些胜仗汇编成了教材,用来教导大楚这些武举和学子们。”

  他顿了一下:“再说没有他和泽亲王哪有这太平日子?只不过保家卫国,他杀孽太重,只保了大楚,自家却和突厥结仇,遭受了灭门的惨祸。据说他忧愤交加,急火攻心几天时间就差点病死,看来也不是冷血冷心的。”

  裴星元低头喝茶,沉默了片刻,他也有建功立业的野心,不过朝局如此,顺应大势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条路罢了,再张口言语中带有了感佩唏嘘之意:“在下因缘巧合,即当了武官又领了文职,天下太平时军中尚且极苦,何况是西北侯连年征战?”

  “千里边疆化作一线,千钧重担似的压在他肩膀上。现在安西的安宁不同于先前本朝历代,是西域各国不再有一战之力的和平,不打仗了大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政令田税才能推行下去,何等丰功伟业?”

  “只可惜上至朝堂、下至百姓,盯着的全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已,对社稷栋梁也不会有什么感激之意,传言全是西北侯好大喜功、滥杀无辜才为家族招来大祸,国仇家恨全悬在头上,他又不是真有三头六臂,压力未免太大了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何以安山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