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玉玺记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2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40:16

  “这事我倒也想到了,可这二人人品不堪,倘我不把事说明白,待她二人回宫,难保要反咬一口说我的不是。倘不明就理的听了,还得说我性子不好挑剔女官。既是撕破脸,最好是让她们再无翻身余地。至于皇后娘娘,原就有谴人不善之过。”

  李玉华这铿锵有力的话一出,左右摇摆的许老太太登时无言。

  许箴喝口茶,“只要慈恩宫玉安殿喜欢你,旁的都无妨。玉安殿一向与凤仪宫不合,虽则皇后娘娘是你太太的姐姐,你在宫里也不必刻意接近,对你而言,慈恩宫玉安殿的态度最重要。”

  “我记得了。”李玉华正色答应一声。

  是夜,许箴自老太太房中告辞,李玉华也要回房,顺道送许箴到院门口。许箴停驻下脚步,看向李玉华。月华如洗,花木中传来鸣虫一长一短的鸣叫,晚风远远拂来,许箴眼神像是从悠远的地方抽回,他的眼瞳深入流露出欣慰,“你这样聪明就很好,以后一定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李玉华笑了笑,得体的说,“总算不负父亲与祖母的期望。”

  许箴的手伸出,似是要拂上李玉华的头,李玉华微微一偏,许箴的手落在李玉华的肩上,李玉华登时整个人由皮到骨都紧绷起来。暗夜中,许箴手上的温度隔着夏日薄衣竟让李玉华觉着微微有些发烫。许箴望入李玉华的眼睛,月色灯光下,那眼眸深处的什么东西竟让许箴隐隐有些似曾相识的感激,仿佛透过这双眼睛看到十数年前那个年轻充满野心的自己。

  血缘的奇妙在这一刻产生奇异的直觉,许箴忍不住说,“玉华,你就像年轻的我。”

  “不。”李玉华开口否定,许箴面容微滞,李玉华说,“我会比父亲你更出众,我会胜过你。”

  这一刹那,李玉华身上气势蓄而待发,蓬勃的生命力蠢蠢欲动,仿佛如同许箴年轻时那时刻都要喷薄而出的澎湃野心。

  李玉华想,我大概真是有许家虚与委蛇的血统,我不似我娘那样刚烈决绝,我喜欢权衡利弊,有做人上人的机会,我会立刻抓住,这些利用我的人我更不会在乎,因为我会从他们的利用中得到我想要一切。我会比他们站的更高,过的更好,我接受命运赋予我的一切馈赠!

  *

  月色透窗而入,濛濛的萦绕帐中,李玉华想到许惠然傍晚眼中一闪而过的嫉妒与迷惘,心下有些好笑。

  嫉妒什么,嫉妒就不该拿她来替换掉这桩亲事。迷惘,许惠然的确有迷惘的资格,这些吃饱穿暖衣食不愁的娇小姐面对诸多唾手可得的选择总要迷惘的。不过,她不会,人生给她的机会太少,一个不好拒绝而她也有兴趣的机会,她会牢牢抓住。

  尤其在认识三皇子之后,俊秀妥帖,给她尊重,还有皇子的身份,她在乡下得不到这样的夫婿。女人早晚都要嫁人,她不想一个人过,那样的日子太过孤寒。能嫁给三皇子,不论三皇子在皇室中地位如何,她都愿意嫁给他。

  三殿下给她布菜的那只手,手指修长,骨节分明,真是漂亮。还是那样和气的人,告诉她那都是些什么菜,还说了以后要带她去太平居吃鸡肉小笼包,是她的朋友写信跟她臭显摆的那家帝都城极大的馆子,有太.祖皇帝亲笔题字的招牌,听说可气派了,里头的包子可好吃了。

  李玉华在被子里翻个身,借一缕如水月华望着掌中三皇子送她的链子明珠,唇角忍不住翘起来,能嫁给三殿下这样的男人,哪怕尚有着她不知道的隐情,也着实不亏。

第26章 十三章

  支起碧纱窗, 迎面的晨风多了几分凉意,李玉华记起今天是立秋, 远远望去花园露出的几株老树枝桠愈显苍翠, 倒是窗外闲散种植一丛的蔷薇花娇艳依旧, 点点晨露点缀在花叶之间, 晶莹漂亮。

  蔷薇是一种极好种植的花,春天在地上插几枝花枝,不需如何管理, 就能自己生根发芽。开出的花朵硕大丰腴, 香味馥郁持久,不过,也因无需侍弄,故而并不珍贵。如在许家, 仅能被植于跨院。富贵人家,更喜娇兰牡丹,前者娇贵难养, 后者花开雍容。

  李玉华晃了下神, 听到外面脚步声响, 回头见到孙嬷嬷并两个小宫女过来, 李玉华笑,“嬷嬷起了。昨晚睡的还好?”

  “都好。今天立秋,天气转凉,姑娘别在窗口久站,当心风凉吹着身子。”

  “早上的风凉爽, 头脑最清楚。”

  李玉华请孙嬷嬷坐在临窗榻上,云雁端来温茶,李玉华说起学规矩的事。孙嬷嬷虽是被临时指派的差使,经昨晚一夜,显然对李玉华的功课心中有数。而且,二人相处时间虽不长,孙嬷嬷却是看人老道,知李玉华性情精明,故更没有半点敷衍。孙嬷嬷手边放着一本《禁宫律》,一样样的为李玉华列出来:

  “宫中礼仪大致分四种,见长辈的规矩,见平辈的规矩,见晚辈的规矩,还有奴才见主子的规矩,咱们先学这四种。待这四种学好,我再从慈恩宫、昭德宫、凤仪宫开始为姑娘讲宫中各位主子所居宫殿,六宫十二局的女官,内侍省各品阶的内侍,宫中赏罚禁令,另外,宫外出嫁的公主郡主皇亲国戚,也要讲到。暂时先学这些,如果姑娘还有感兴趣的,也只管告诉我。”

  李玉华一笑,“我听嬷嬷的。”

  李玉华积攒了十几年的聪明与耐力在一个适合的土壤迅速的生根发芽生长出碧绿枝叶,早上在许老太太那里用过早饭,她没再等许箴一家人过来说话。李玉华起身道,“老太太,我的规矩与旁人比还相差极多,就不等父亲过来了。我先回我院里和孙嬷嬷学规矩,待父亲过来,您代我跟他说一声。”

  “行。”许老太太笑应,看向孙嬷嬷,“我这丫头就都托给嬷嬷了。”

  孙嬷嬷欠身,“必不负老太太的托付。”

  李玉华学起礼仪极为心,便是许惠然许婉然相携过来瞧她,她也只是让云雁端出茶果招待,请二人去挑些喜欢的衣料子,自己没有停下学规矩的事。

  姐妹俩看她这般,衣料子也没挑就告辞而去了,在屋里都能中到许婉然不满的哼声,许惠然轻声劝了她几句,才把她拉走了。

  李玉华一脸平淡的继续礼仪姿态,孙嬷嬷温声道,“其实坐卧行走,都是练习。再有姐妹来访,姑娘略坐一坐,只当是练习坐姿,也是一样的。”

  “云雁,你各挑两样鲜亮料子,与郑嬷嬷一起给二妹妹、三妹妹送过去。同她们说,我近来忙些,没有好好招待她们,请她们千万别恼。”李玉华吩咐一声,学着孙嬷嬷刚刚教的姿势向正前方做完一个拜礼,方起身同孙嬷嬷道,“嬷嬷,我若有出息,以后有的是人来与我闲话。倘一无所成,我上赶着别人也不会与我闲话的。”

  “不必在这些事情上耽搁时间,有用处的人才会有亲人与朋友。”李玉华眼睛清透,“嬷嬷,我刚刚的拜礼做的如何?”

  孙嬷嬷连忙收敛心神,“挺好的,姿势都对,就是略有些僵硬,多练习就好了。”

  便是宫中新进的学规矩的小宫女,有教导嬷嬷严厉看管,都不会有这样的刻苦,李玉华练到汗湿衣襟。许家两位姑娘实不必着恼,不只她们过来李玉华不招待,就是许老太太过来,李玉华也只是点点头继续练习。许老太太看她后背隐隐透出的汗印,都觉心惊胆战,回头吩咐厨下每天给李玉华炖一盅补品。

  又是一日清晨,云雁为李玉华挽发时都说,“姑娘晚上做梦说梦话,都是在背白日里说的那些规矩。”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晚上睡前把嬷嬷教的背了一遍,梦里又梦见了。”

  “姑娘太用功了。”云雁将支红宝钗为她簪在鬓间,陪她一同到许老太太屋里请安。许箴带着妻儿都在,李玉华给长辈们行过礼,与弟妹们彼此见礼,在许惠然的上首坐下,方道,“父亲今天怎么这样早就过来了?”

  许箴放下手里的茶盏,“你这几天忙着学规矩,听说学的很好,我到老太太这里蹭饭,顺带看看你。”微微颌首,“比刚来时进益很多。”

  “勉强不算粗糙,离好还有一段距离,离最好差的更远。”李玉华很平静的说。

  “你有你的好。”许箴眼中流露出欣赏,那是一种强者对强者的欣赏。

  大家都过来用早饭,许老太太的早餐倍加丰盛,李玉华早已不似刚来时那不敢抬头的拘谨,她吃饭时也不忘孙嬷嬷的教导,举箸间微微控制着自己身体的姿势,然后,眼观鼻鼻观心的专心吃饭。李玉华的饭量令许家姐妹惊讶,许家姐妹都似小鸟胃一般,略动几下筷子便饱了,李玉华需要云雁帮她添饭。

  许箴说,“我像玉华这么大时也是这样,成天吃不饱。”

  “我应该还能再长高一些。”

  许箴起身去早朝,李玉华做出个要放下筷子的姿势,许箴摆摆手,“你吃你的。”李玉华就继续吃了。许太太带着儿女送许箴出门,许老太太给李玉华夹个小花卷,笑的慈爱,“年轻时就是这样,胃口好,吃什么都香。”

  李玉华每天刻苦的练习礼仪,夜里读《禁宫律》到深夜,早上不必谁说,起床后先复习昨天的功课。不要说这是准皇子妃,纵是个寻常宫人,肯下这样的苦功,孙嬷嬷也要另眼相待的。

  孙嬷嬷给李玉华讲习宫廷规矩时也倍加用心,讲到宫廷赏赐时,令云雁取来一匹李玉华上次入宫时太后娘娘赏赐的衣料,“宫里的料子,最端头都会打上内务司的印鉴,各宫的料子有各宫的印鉴标记,姑娘看,您上次得的衣料就有慈恩宫和内务司的双重标记。”

  “还真是如嬷嬷所说,我都没来得及看。宫里赏赐的首饰也有标志么?”

  “自然是有的。”

  郑嬷嬷抱来首饰匣,孙嬷嬷取出一支赤金嵌红包的镯子指着镯子里侧的一行小字:内务司奉慈命制于天平年六月初七。孙嬷嬷是慈恩宫的老人,笑着讲起这首饰的来历,“这上头的鸽血石都是江南贡品,这样的头面,太后娘娘令内务司打制了三套,三位皇子妃一人一套。”

  “娘娘还额外赏赐了我一套紫玉首饰。”李玉华从另一个首饰匣中取出一个紫玉手镯,对着光去看镯子内侧,念道,“爱妻莫如,千秋万岁。”

  李玉华望向孙嬷嬷,“这是谁?”

  孙嬷嬷摇头,“奴婢也不晓得了。既能用千秋,必然是宫里的娘娘,万岁向来是非天子不能用的。唉哟,这可了不得,太后娘娘的珍藏无不是历代皇家珍宝,皇家从明圣皇后时起便以紫玉为贵,这必是以前哪位娘娘用过的首饰。”

  孙嬷嬷双手合什拜了拜,很郑重的对李玉华说,“姑娘一定收好。”

  “明圣皇后很喜欢紫玉?”

  “是啊。听说明圣皇后自幼爱紫,这位娘娘功盖千秋,不输历代先皇,如今北疆那辽阔疆域,便是明圣皇后掌政时开拓的疆土,从此朝廷有了最好的马场。”孙嬷嬷感慨,“姑娘有空,可以读一读我朝史书。读明圣皇后的事迹,就知我们女子也并非全无作为之人。”

  “好。”

  李玉华正想让孙嬷嬷顺带讲一讲这位明圣皇后的事迹,就见许老太太身边的大丫环云雀匆匆过来,福一礼急道,“姑娘,三殿下来了。”

  李玉华摆摆手令云雁收起这些首饰衣料,笑着起身问,“殿下在哪里?我迎一迎他。”

  云雀想到老太太听说三殿下到时的脸色,朝外看一眼说,“应该这就进来了。”

  果然接着外面响起一个醇郎的声音,“不用迎,我自己进来就成。”外面竹帘轻响,进来一个银灰色的年轻男子,长身玉立,相貌斯文,不是穆安之又是哪个?

  李玉华欢喜上前,没好意思拉穆安之的手,忙不迭的笑着招呼,“殿下快过来坐!云雁,倒茶来!郑嬷嬷,端些新鲜的水果来!”

  “不用麻烦了。”穆安之也不坐,他举目瞧了瞧李玉华的屋子,看芙蓉榻上摆着的这一堆,扇骨一指问,“这是要裁衣裳么?”

  “不是。是嬷嬷在教我认宫里的东西,原来都有标记。还有让人看不明白的标记,殿下你认不认得?”李玉华说着重新取出紫玉手镯递给穆安之,“这是上次太后娘娘赏我的。”

  “还有嬷嬷不认得的?”穆安之笑着和孙嬷嬷点点头,接在手里细瞧一眼,忍不住赞叹,“还真是个好东西,便是在宫中也不多见了!你好好收着吧。”

  “可是有什么讲究?”云雁捧来茶,李玉华接了放到穆安之手畔,凑近了看穆安之的手被这宝光流转的紫玉手镯一衬越发白皙精致仿佛一块上等羊脂玉雕琢而成。

  少女淡淡的馨香萦绕而来,穆安之指着镯子里雕琢的小字,声音放的更加低柔,“怪道嬷嬷不知,就是读过我朝史书的人也不一定明白。爱妻莫如,千秋万岁。莫如是明圣皇后的闺名,这必是仁宗皇帝令内务司为明圣皇后千秋所做首饰。帝后情深义笃,故特用万岁二字。史书不记女子名讳,明圣皇后威名远播,她的闺名,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了。”

  孙嬷嬷连忙又拜了拜,念着佛说,“明圣皇后的首饰,怕是太后娘娘那里收藏的也不多了。”

  “这倒是。”穆安之递还给李玉华,李玉华让孙嬷嬷收起来,心下庆幸那天她说送给许惠然许婉然挑捡被许老太太拦了下来。

  李玉华重把茶端起来,“殿下喝茶。”

  穆安之接过呷一口,“我是来带你去吃包子的。”顺便跟李玉华把亲事的事说明白。

  李玉华眼中迸出喜悦,比刚刚那紫玉手镯的光华都要璀璨,指着自己问,“我这衣裳出门成吗?”

  少女一身水绿衣裙,亭亭如初春的花苞,眉眼间漾动着淡淡灵气几乎是逼面而来,穆安之眼中的笑意不由更深了些,几乎是欣赏地点了下头,“非常好。”

  “那就这么去?”

  “成。”

  穆安之虚扶着李玉华的手臂,把她送上马车,自己就要去骑马,李玉华半揿开轻纱车帘,柔声唤住他,“马车挺大的,殿下,外头热,你别骑马了,进来跟我一起坐吧,也跟我讲讲路上风景,我来帝都这些日子,两眼一摸黑,哪儿都不知道。”

  穆安之有些犹豫,李玉华略前倾了些身子,神秘兮兮的压低了嗓音,“我还有些别的话同殿下说。”

  少女轻柔馨香的气息落在耳畔,痒痒的如春天缠绵的杨花飞絮,穆安之轻咳一声,搔搔耳朵,上了姑娘的马车。

第27章 十四章

  马车宽敞凉爽, 李玉华坐一畔,穆安之守礼的坐在另一畔,两两相对。李玉华闻到穆安之身上淡淡的檀香味, 心中很是欢喜。穆安之变戏法一般从车壁暗格支开一张小木桌,取出杯壶茶盏,倒了盏温茶递给李玉华, 问她, “什么事要同我说?”

  “就是让你上来坐车,别像那些读腐了书的避这个避那个,咱们又不是外人,外头太阳这么大,干嘛死晒着。”李玉华笑嘻嘻的呷口茶, 她就是想近距离跟三殿下坐着说说话。

  穆安之没想到自己被个丫头骗了, 摇头笑道,“我还以为你真有事。”

  “也有一件事, 不知道寻谁打听。我在帝都其实有个亲戚,想去看看她, 一时不知她家住哪儿。”

  “你问许家人不就知道了。”

  “我的亲戚,我干嘛要问他们。”

  穆安之就有些明白,“有没有姓名,有姓名的话我帮你到帝都府查一查户籍名簿。”

  “不用查名薄,我那亲戚可有名了,她嫁的去年的金科状元,姓裴的状元, 殿下你认不认得?”李玉华给穆安之倒了盏茶递过去。

  穆安之如同被烫了手一般,险失手打翻茶水,不可思议的问,“你亲戚是裴状元的太太?”

  “是啊。殿下果然认识,我就说么,裴状元名声可大了,肯定很多人认识他。他家住哪儿,殿下知道么?”李玉华笑问。

  “你们什么亲戚呀?我听说裴太太是独生女。”

  “我们一个村儿的,自小就是邻居,说起来算是表亲,虽然血脉是远了点,算起来是正经表姐妹。”李玉华说,“自打木香姐嫁给裴状元,我们大半年没见过了,原本我也想来帝都瞅瞅她,不想我俩这缘法,我也嫁帝都来了,以后来往也便宜。”

  “你这回怕是见不着了。”穆安之打量李玉华一眼,心说,玉华竟是我老友那母老虎媳妇的表姐妹。穆安之道,“裴状元去往月湾县任县令,他太太也就是令表姐随他一道赴任去了。”

  李玉华惊的说不出话,她咽下一肚子的话,先问,“月湾是哪儿啊?”

  “北疆的一个县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0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玉玺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