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就是这般好命_分节阅读_第85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20-01-03 19:04:20

  就因为是亲兄弟,就因为燕王当初舍命相救,他说什么皇上都听?

  这回之后,有人再次提醒自己,除非逼不得已绝不要同燕王对上,他太可怕。还有人深感忧虑,觉得皇上给燕王的信任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越王的母族紧急商议对策来着。

  就连太子都去到坤宁宫找他母后,太子想不明白:“以前燕王膝下空虚,父皇深怀愧疚处处护他,可如今燕王有了亲骨肉,按说父皇心里对他的愧疚会逐渐减少到甚至没有,同时态度也该有所变化,结果同儿臣预想的截然不同。父皇对燕王的态度没变,甚至爱屋及乌宠上了盛士洲。”

  太子也不是不满,他是不懂,想着母后在父皇身边的时日很长,没准知道因由。

  亲儿子来问,皇后便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身居高位的人轻易是不会表态的,好似本宫,许多时候都是听妃嫔们说,她们说得在理,就那么办,这样可以隐下我的想法。都觉得皇上偏宠燕王,让本宫说,偏宠是有,没到你们以为的那种地步。皇上是个将家与国分得清楚的人,家里的事,一直是随性来,是国家大事件件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皇上常说照燕王的意思办,不是偏信,而是燕王说的话做的事合他心意,本宫这么说,太子你明白了?”

  太子想了很久,问:“母后的意思是,父皇不是为燕王削了贤妃,而是本来就对贤妃不满意了?”

  “是徐妃,不是贤妃。”

  “说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父皇果真是一早就对徐妃有看法?”

  “未必是一早,也可能就是最近一年的事,瑜哥儿去了以后她办了好几件蠢事,尤其是前段时间在宫里散布那些,可能使得其反了。”

  太子想得到的皇后能想不到?

  燕王有了儿子之后,皇上对他的手足之情还在,愧疚逐渐没有了。

  之前宫里传那些话的时候,皇后也以为皇上跟燕王之间可能要生罅隙,当皇上的要说没疑心病是不可能的。这次的事却让皇后重新进行了思考,那个传言可能引来两方面的猜疑,首先是对燕王的,但只要燕王能取得信任,传那些话的就会进入皇上视野。

  道理很简单,既然兄弟没问题,那就是有人想挑拨离间。

  皇后掌管整个后宫,哪怕这些年手段温和,该知道的她还是知道。

  那些话是徐妃传的,皇上对她起了疑心,加上越王在知道七皇子做那个之后却不上报,而是私下去同七皇子接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犯了忌讳,这对母子都没做好事,会遭殃是自然而然的。

  燕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是在皇上想收拾人的时候给他找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使得整件事变得顺理成章,仅此而已。

  经皇后提点,太子随后想通关节,想通了之后,他背后生出凉意。

  皇后还是老样子:“太子你记住了,永远不要小看你父皇,能登上大位的人没一个是简单的。”皇上只是习惯将很多棘手的事交给燕王去办,并不是说他办不了,而是当皇帝的有时需要和稀泥,这样便于统治。

  太子问皇后,他举发老七搞那个,没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你父皇以前也当过太子,他当太子的时候一样会防备兄弟。你当然可以有一些私心,只要别打错主意。”

  多说了几句,皇后有些乏了,让太子没事就回去吧。

  太子退出去那会儿还在庆幸,他母后睿智又很懂父皇,这些年提点他太多。庆幸之余,他深深同情了老三,徐妃走出来挺像那回事的,结果也是个只想其一不想其二的蠢人。本来老七做那个生意,老三跟他走得近,顶多让父皇稍有疑虑,偏偏徐妃找人传了那些话,两相结合,让父皇觉得老三就是狼子野心,他不光想登位,可能等不及这就想上去。

  当皇帝的可以容忍儿子们争来斗去,却不能接受有人早早盯上他那把椅子。

  人呢生出猜疑心容易,要打消却是千难万难的,太子过来时候还是满腹疑惑,离开却一身轻松。

  因为他知道,不用别人刻意去针对,老三也没戏唱,他已经完了。

  贤妃被削这事在京里引起一番讨论,很快又让其他事盖过去了。

  首先是五皇子那头,再有三四个月他搬出宫就满两年,两年时间足够他将安家银子花光光了。要是有郡王爵位,他每年还有一笔钱拿,是光头皇子补贴少得可怜。本来皇子们都有两个钱袋,一是母族二是妻族,靠他们支持,自己再有几个旺铺日子过得下去。

  五皇子他生母不是显赫出身,母族那边从来只是嘴上跟他套近乎,没太多行动支持。

  本来有个妻族,从秦嫣出事,也没有了。

  他府上好几个侍妾,还有仨儿子,开销少不了,没钱怎么办?

  直接伸手讨要不行,他就跟国库借,还打算娶个继室。现在这样啥指望也没了,那些高门贵女不见得会跟他,五皇子跟两年前比起来变了很多,因为尝过没钱的苦,他选继室的时候都想好了,找个能带来钱的。

  八月中秋团圆节,钱玉嫃带着闺女明姝跟相公一道进京,陪太后过节。

  大家吃着螃蟹闲聊起来,说着说着,七皇子提到他五哥,说盛惟安想要续弦了。

  太后舀了蟹黄豆腐给明姝尝尝,没理会那头,皇后挺惊讶的:“本宫竟不知情。”

  别说皇后,就连皇上也不知情,乍一听说脸都黑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怕续弦也得由朕跟皇后做主。”

  皇后转过头安慰道:“皇上别着急动气,说不准回头小五就进宫来求恩典呢,只要那姑娘好,遂他意也没什么。”

  皇上看向七皇子:“老七你说,还知道什么全说出来。”

  “是您问的,听了别骂儿臣。儿臣听说五哥近来不凑手,好像打算开源节流。”

  钱玉嫃本来在吃海鲜汤,一听这话都有些乐了。

  她还在想娶个续弦不是更烧钱吗?穷得叮当响怎么接媳妇儿呢?

  心中的疑惑有人替她问了。

  七皇子说:“五哥觉得会穷成这样是因为家里没夫人操持,娶个续弦就能节流。”

  这么说有道理的。

  怎么持家本来也不是男人要学的,后院里没个当家太太日子过得肯定稀里糊涂。

  但比起节流,大家更好奇开源是开什么源。

  七皇子跟谢士洲投缘是有道理的,他也很敢说,他告诉太后皇上等人,开源就是找个家里有钱的继室,在岳父的帮助之下渡过难关……

  皇上心里有预感,真正听到还是气着了。

  有一半人在懵逼,还有些在偷瞄钱玉嫃,心说五皇子该不是也想从京里大商户家挑一个吧?谢士洲娶钱玉嫃说得过去,他俩当初是门当户对的,只是后来境遇离奇身份发生了变化。五皇子这说不通,你堂堂皇子哪怕娶继室也得是官宦人家出身,顶多将标准放宽些,不是非要名门嫡女。

  皇上当场就要动怒,这时候太后开了口:“别吓着我们明姝小乖乖,好好过个节,有事明天再说。”

  突然被点到名,明姝仰起头看向太后。

  太后刚才还是不高兴的样子,见曾孙女朝她看来,又挂上笑:“碗里的吃完了?还想吃什么让唐嬷嬷给你舀去。”

  小姑娘笑得特别软乎,说都好吃,让太后也吃。

  上元节的时候明姝就满岁了,现在是中秋节,她一岁半还有多,简单的话她都听得懂,要什么也能好好说。

  听她萌唧唧的说上几句,纵使有天大的火也消下去了。

  气氛渐渐的又好了起来,钱玉嫃从头到尾没多话,该吃就吃,吃得差不多便挂着笑听别人说,等散了场谢士洲上太后跟前去抱回女儿,跟他爹他媳妇儿一道出宫。

  出去之后他们还没多话,直到回去府中,谢士洲才道这回盛惟安肯定要遭。

  “他兴许是看太后跟皇上很容易接受了你,想着他虽是皇子,娶的毕竟是继室,问题应该不大。”

  谢士洲起个头,钱玉嫃立刻明白他所思所想。

  皇上很容易接受自己原因有二。

  一则她这个情况确实是意外,本来门当户对的一桩亲事,只是变故来得突然。

  二则钱玉嫃是燕王的儿媳妇,不是皇上的儿媳妇。说简单点,谢士洲喜欢,燕王也没意见,这个情况又说得过去,皇上自然不会去做恶人,没必要的。

  可要是他儿子为了开源要娶商户女进门……

  就算是个存在感极低一点儿也不得宠的儿子,也不可能。

  堂堂皇子娶商户女做正室说不过去。

  你说是真爱还稍稍好点,搞了半天是穷疯了为了发财,丢死人了!

  假如五皇子他亲娘没死,皇上都恨不得把这儿子送回娘胎里去。中秋一过,皇后就择了几个身份不高不低的官家女出来,又找来五皇子,问他喜欢哪个。

  五皇子听了一圈,这里面有三品官的庶女以及四品官的嫡女,做续弦不算差了,但五皇子都不想选。

  三四品官帮不了他什么,或者说现在谁都帮不了他,他再想谋划个什么不可能,不如娶个家里富贵的,过点舒坦日子。

  是商户出身的才会上赶着来巴结他,三四品官的女儿跟了他没准只会嫌倒霉。

  五皇子不想选,又不敢说心里话,场面一度很僵。

  皇后能让他为难住?

  “心里有什么想法你就说,你若不说本宫只能同皇上商量着给你定一个。”

  第75章

  有些事盘算起来容易, 说出口难。

  盛惟安不知道他打那主意丢人吗?他知道,可没其他办法。

  府上那么多人,每个月二三千两总是要的,国库的钱又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借, 不娶座金山他迟早要陷入揭不开锅的窘境。

  跟穷到吃糠咽菜比起来,娶个商户女做继室只能算是普通程度的丢人。

  这两年多他闹的笑话也够多, 不差这一样。

  要是他真能做得了自己的主,这盘算也没大错, 虽然想着啃岳父是挺丢人的, 有人愿意送上门给他啃这本身就是你情我愿的生意。皇家宗室包括勋贵之家里看得起盛惟安的不多,三四品官也不见得愿意将好好的姑娘嫁给他, 可他再废也还是个皇子, 商户女能嫁给皇子那是祖坟上冒青烟。哪怕需要他们财力支持, 还是不亏,道理很简单, 这年头交通不便,很多事哪怕京里人人都知道,出去未必, 走远一些他们抬出五皇子来能做成很多事,送出去的钱要赚回来容易。

  这生意, 对商户人家来说稳赚不赔,盛惟安在丢脸和吃糠咽菜之间也毫不犹豫选择了丢脸。

  但他说了不算。

  作为皇子,要纳妾可以不经宫里同意,但凡名字要上玉牒的, 没宫中准许都搞不成。

  很多人都有一样的毛病,对别人宽容,对自家人非常严格。

  帝后也一样。

  比如谢士洲闯了祸,燕王气得跳脚,宫里只会帮着劝,不会火上浇油。你看他觉得心大,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同样的事要是皇子们办出来的,谁来劝都不好使,皇上保准削他。任何人都是,对儿子还能跟对侄子一样?

  看宫里很容易就接受了钱玉嫃,盛惟安产生了这事不难办的错觉。

  他强压下心里丢人的感觉,委婉的告诉皇后娘娘,说这两年发生的事让京里很多人都瞧不上他,要是娶个三四品官的女儿,岳家看不起他呢?他想着左右是续弦,择个身份低一点的。

  正因为是续弦,皇后才会从三四品官家去挑,结果盛惟安还嫌高了。

  皇后是真正的名门贵女,她嫁人之前往来的都很少有三四品官家女,这还高呢?

  “要是五六品的,搁京里就是芝麻官了。”

  盛惟安表示,也不一定非得是官家的。

  皇后有意在封他的话,没想到盛惟安还是说出来了。

  “这事皇上交给本宫来办,本宫以为四五品官家女是底线,更低的没可能。你说你前两年闹了笑话,怕娶回来的身份高了看不起你,那也不该破罐子破摔。做错了就改,要是能改好了谁也不会总拿旧的眼光看你。有句话你且记着,虽然自命不凡不是好事,但也别太轻贱自己,不想让人看轻就做点像样的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页  当前第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就是这般好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