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就是这般好命_分节阅读_第114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20-01-03 19:04:20

  “什么不明白?”

  “你说人的爹妈要是血脉亲戚,容易生出天生不足的宝宝,稻子也是一样对吗?”

  “对鸭。”

  “可是稻子哪来的爹娘?”

  别看杰哥儿上辈子是写论文写死过去的,他一个学农业的,大学念好几年,不说动手能力,理论储备还是不少。尤其大学阶段属于学得广而不精,搁现代你不继续进修就跟废物没两样,放古代不一样。在古代,学得精不如学得广,眼下农业水平太低,大学阶段掌握那些相对粗浅的知识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非常高深。

  对于水稻哪来爹妈这个问题,是个学农业的都知道,水稻嘛,是雌雄同花的自交作物。

  但他不能这么果断干脆的回答,杰哥儿又想了一阵,仰起头说:“书上好像写过,我记不得了,我睡一觉吧!”

  说着他就要从王爷膝头上蹦下去,被燕王一把捞住。

  “风风火火的也不知道像了谁,你看外面,都傍晚了,这会儿去睡一觉你夜里还睡得着?”

  杰哥儿对对手指:“是祖父想知道稻子爹娘……”

  “你记得这事,今晚要是能到那边就看一看,明早再告诉祖父。”

  “……那好叭,我尽量记得。”

  这时候,明姝已经五岁多,而杰哥儿,很快也要满三岁了。燕王问他近来学了些什么,杰哥儿扳起手指头数了数,问他满三岁想要什么?他想了一圈,结果摇了摇头。

  “想要什么你就直说,祖父就算没有也想法子给你找来。”

  他嘟了嘟嘴:“吃的玩的什么都有。”

  “那也说一样,你满三岁了祖父能没点表示?”

  只见小娃娃转了转眼珠:“真要说呀?”

  “你说。”

  “要什么都行?”

  “只要你祖父办得到的都行。”

  “那我要个荷花池,要好大的那种。爹说以前他在南边每年都去荷花别院避暑,娘说我们府上只有温泉庄子没有荷花别院。”

  就这两句,燕王听出来了,想要荷花别院的怕不是孙子,是儿媳妇。

  儿媳妇估摸也就是闲聊时提到,顺嘴一说。她兴许都没往心里去,杰哥儿却记住了。

  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他还在等王爷答话,王爷自己提出让他随便说,这会儿还能推脱不成?不就是建个别院嘛,不是什么大事。

  王爷应了,杰哥儿才高兴起来,傻乐了一会儿他又道:“那您什么时候能给我呀?过生的时候能吗?”

  能……才怪!

  “别院嘛,要弄好最少也要半年一年的。”

  “那不就变成明年的礼物了吗??”

  王爷正想让他再说一样,杰哥儿自己嘟哝说明年就明年吧,他让王爷保守秘密,别让阿娘知道,说到时候给她个惊喜。

  杰哥儿是二世为人,刚出生的时候他是旁观者的角度和心态,对谢士洲跟钱玉嫃的态度其实不太像对亲生爹娘。后来他得到了很多疼爱,慢慢才跳出以前的身份,真正投入到现在的角色里。将近三年过去,现在他已经很少想起以前的事,反而为以后打算更多,人总是这样,不管经历了什么,到头来还是要往前看。

  带入到燕王府小少爷的身份以后,他想了很多乱七八糟的。

  比如给自己的定位,未来发展路线,还有皇上已经五十多了,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成,但是当皇帝的人一辈子少不了劳心,都没有特别长寿的,杰哥儿估计他顶多熬到七十,后面哪怕没归西也得退位……改元之后咋保全燕王府也是个问题,现在衰败下去的很多宗室往前数一两辈也风光过,杰哥儿肯定不想自家走上那条由盛转衰的路。

  别家三岁孩子就是各种开心,他看起来也挺开心的,开心之余想了好多问题。

  都说劝人学农天理不容,他读大学那会儿频频后悔,总觉得那学校除了食堂优秀之外别的没了,上那些课和本来想的也不一样……

  直到重新投胎以后。

  学农业在现代也就那样,搁古代你别说,搞得好就名垂青史功在千秋了。

  祖孙两个说这话,杰哥儿又走神了,他在王爷这边吃了夜饭才回去的,回去没多会儿,谢士洲也到家了。钱玉嫃看外边天黑了,正要哄女儿去歇,他们父子前后脚回院里来。杰哥儿这头不消问,王爷找他肯定为那个事,她把好奇心放在男人身上,问太子怎么突然做东宴客?

  “说是侧妃给他添了个儿子,请兄弟们去热闹一下。”

  “我都不清楚……”

  “是侧妃生了,又不是太子妃生了,何必劳动你们?”太子请亲兄弟堂兄弟吃饭那是他的事,要是为侧妃大宴宾客,就变成给侧妃做面子。

  要是头一个儿子也就罢了,又不是头一个。

  最近几个月,诸位皇子行事都还挺谨慎的,主要去年出了那样的事,被圈的和被削的现在还没迎来转机,没被牵连那些本来应该高兴,但是谁也不敢得意忘形,怕自己稀里糊涂也搭进去。

  尤其太子,他心里为越王出局深感高兴,却还要装出为兄弟担忧的样子。

  皇上痛恨底下人结党营私,得知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儿子们聚集一帮人做那种事,才会雷霆震怒。但是另一方面那又是亲儿子,皇上对亲生的儿子也不是一点儿怜爱也没有。还有就是,太子作为储君御下要有雷霆手段,但是对兄弟这些也得保有仁爱之心,否则会使皇上不满。前头出了那么大的事,过去还没一年,太子真不敢搞太大排场,今次说是小小的热闹一场,其实还有其他目的在,他有意跟谢士洲打听想知道燕王近来在忙活什么。

  “太子料到我不会拂他脸面,想从我这儿了解皇上跟咱爹在折腾什么。”

  钱玉嫃端了茶水过来让他喝一口,问:“那你怎么说的?”

  “那种事,不用瞒啊,我告诉他皇上有心想要兴农,搞那些就是想育良种提高亩产。他知道还不少,问我怎么搞农业还要查京里的人口?”

  “你也答了?”

  “我说他们搞农业搞出个吓死人的发现,这会儿正在验证,顺利的话过三五七八个月大家就该知道了。”

  太子不能说绝顶聪明,也不是蠢人,谢士洲都这样讲,他没再刨根究底。反正听这个话,燕王忙活的事也不碍着东宫,那就耐着性子等等看呗。

  这之后第二天,杰哥儿睡醒以后颠儿颠儿跑去王爷那头,编出一套说是书上写的给他讲了。

  燕王才知道自交这个概念,也大概知道杂交水稻是个什么意思。

  这东西讲理论简单,真要做起来困难重重,就说杰哥儿上辈子的时候,当时科技比古代先进太多,一众大牛为了搞个杂交稻也费了老鼻子劲。让古人来搞,不说费多少心力,能顺利弄出来都是老天开眼不忍心人间饥荒……

  反正杰哥儿尽量把原理和搞法用童言童语给王爷说了,王爷回头又去找了农事专员,用他的话转述过去。

  都是搞农业的,要听懂不是太难,让他们做,都感觉无从下手。

  杂交水稻计划才刚起步,就遇上了困难。

  第112章

  燕王跟皇上说过, 底下人已经着手给稻子配种的项目, 但因为杰哥儿从天书上看来的内容实在不好消化, 勉强理解了上手也难。

  “我找来的已是最会种田的老农, 还有掌握了农学知识的官员指导他们,现在都还没摸到魂头。杰哥儿那边能说的全都说了, 这东西, 实在不好搞。”

  燕王提起来是想让皇兄有个心理准备, 哪怕能出成果, 天知道底下人要折腾多久。

  皇上当然有准备, 这东西要是简单,本朝那么多能人能搞不出?“要做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总得经历许多坎坷,老天也不会轻易就把能解决万万人温饱的法子传给我们, 有考验正常。阿弟需不着惶恐担忧,恩威并施之下,底下人总能想出办法将天书上写的杂交稻弄出来。”

  这大概就是封建社会唯一的好处了。

  搁后世, 一个东西搞失败了你也不能真把团队怎么着,顶多卡他科研资金限制他后来发展。搁封建王朝可不是那么回事儿,皇上说这事要做成, 甭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得做成,做不成那就是杀头的罪。

  当今圣上是不至于如此残暴,奖赏和惩罚措施都还是有。

  往前一步是荣华富贵, 后退一步谁万丈悬崖,诱惑和压力之下,搞这些效率会格外高。

  永远不要小看了人, 之前他们是想不到,现在原理和办法大致上都知道了,又顶着巨大的压力,哪怕这其中又再多困难,他都会想办法攻克。

  这不,稻子还没整明白,关于杂交和近交的一期对比已经出来了。

  家畜之中有怀孕周期短下崽快的,前阵子就生下一批,刚生下来那会儿还看不出太多东西,他们分两个圈,用一样的办法养着,养了一段时间之后,杂交和近交的差异体现出来了。

  从整体上看,杂交的更有活力也更健康,近交的相对脆弱很多,不当心就病恹恹的。因为都还比较小,现阶段没法对比它们成年后的体型,就目前的发现,已经印证了天书上写的内容。无论是人或者动植物,近亲□□容易出现衰退现象,孕育出来的子嗣有相当概率先天不足。

  这份报告最先送到王爷手里,王爷阅过,亲自去看了两个圈里的牲畜,然后才将这东西呈至御前。

  皇上看过以后,沉思许久,终于还是下了决定。

  哪怕知道做有些事会遇到阻碍,也必须照那么办,作为皇帝,不应该犹犹豫豫,他得更有气魄才行。

  皇上点了几位大臣的名字,召他们到御前议事。

  口谕去得匆忙,大臣们赶着进宫来,途中遇到互相都表现出疑惑不解。还没到御前,他们已经沟通交流过了,遗憾的是谁也不清楚今日所为何事,只知道能让皇上一次性召来如此多人,个个都是当朝要员,事情一定非同小可。

  大臣们在外边列队完毕,官阶由高到低依次进的,进去就看到一脸凝重的皇上以及面色同样不轻松的燕王。

  不妙的预感果然是对的。

  诸位大臣借着下跪请安的时候悄悄换了个眼神——或许京里要出大事情了。

  等到亲眼看过呈上来的那份报告,得说情况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但就是这个也能吓死人了。燕王说,他奉命安排人去钻研农事,目的在于在本朝解决掉粮食问题,有朝一日让百姓都能吃得饱饭。优化种子改良农具这样的事,光想不成,得上手去做,底下人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事,杂交的牲畜比起近交的更好养,精神好,且不容易发病发瘟。

  有了这个发现,燕王难免多想了一些,跟着他安排户部官员做了一次普查。

  这时候太监总管会意,将之前那次普查结果拿了出来。

  大臣们交换着看过,看完心凉了半截。

  “最近这几个月,本王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件事上,我可以负责任说,表亲成亲以后生孩子容易先天不足绝非偶然,但凡是表亲结合生出来的,能养活的就是少,天生残疾的有先天体弱的也非常多。本王与皇兄商议之后,有意将近亲结合的危害昭告天下,先让百姓知道有这情况,接着颁下法令禁止血亲通婚。这个情况诸位了解了,都说说有什么看法。”

  燕王一张嘴,让皇上省了不少唾沫。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好不容易有人鼓起勇气站了出来,说:“若真是如此,当然应该颁布法令,可现在也没有铁证,贸然行事恐怕招来百姓不满,毕竟亲上加亲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

  有人张了嘴,其他人纷纷点头。

  “是这个理。”

  “皇上三思啊。”

  又是这样,每次有心想做什么都有人前来扫兴。这些迂腐顽固的老臣显然没搞明白一件事,皇上今儿个召他们来不是问他们这事能不能办,而是想让他们集思广益,看怎么办才最妥善。

  皇上心中不愉,还是问了句:“户部呈上来这个不是印证了燕王的猜想?”

  大臣们又是一阵视线交流,站出一个说,调查结果瞧着是有些那个啥……光凭这个力度不是很够。

  在多数事情上,大臣们都是有分歧的,今儿个这出比较少见的让他们团结起来了。怎么说呢?对大臣们来说,就算近亲结合有缺陷,他继续存在也不影响各家传宗接代。这年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表妹不好生,还有其他人能为家族生出结实强健的孩子。

  大家族不缺子嗣,故而舍不得亲上加亲能给家里带来的好处,谁不是用这样的手段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

  皇上跟燕王哪个不是人精?岂会瞧不出他们这样讲是为私心?

  “是燕王说得不够明白?主意朕已经拿了,找你们来是为朕献策,都说说这事该如何办”

  一个个大臣都跪下去了,请皇上再想想,莫要草率决定。禁止表亲通婚这种事,百姓哪能接受?对他们来说,亲上加亲是大喜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页  当前第1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就是这般好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