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人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她与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5 KB   上传时间:2019-04-19 22:41:27

  顾有悔泪眼迷蒙,一双手捏在大腿的之上,关节之处森然泛白,他的牙齿与牙齿之间不自觉地龃龉着,喉咙里发出带着撕裂感的声音。

  “父亲……我要杀了梁有善。”

  顾仲濂喘息着,他眼眶里全是触目惊心的血丝子,呼出的热气在干草上凝出了几颗水珠。

  他声音不大,“有悔,临川长公主在什么地方……”

  “在白水河……”

  “你为什么不跟着去!”

  顾有悔的话还没有说完,却被顾仲濂猛地打断了。

  顾有悔一怔。却听父亲续道:“你忘了琅山交代给你的事情了吗?你的命……是殿下的……”

  “我……我放心不下您……我……”

  顾有悔不知如何是好。纪姜当真救下了顾仲濂,却也被宋简送出了帝京城,他连夜跟着楼鼎显渡江,知他性命无忧之后才折返回帝京。

  白日里,他在正云门外,目睹了邓舜宜率领百官跪谏,百姓相求的场景。陈鸿渐将手令给他,让他得以入刑部大牢来见父亲,顺托他将正云门外之事相告,好叫顾仲濂不弃生之希望,撑着活下去。

  他带着这个消息,本是欣喜,见父亲如今的惨状又是心乱,却不想,不及他将此事相告,父亲问起的人却是纪姜。

  “您放心,知道您无性命之忧,有悔便立即回到公主身边去。父亲,邓家的那位小侯爷回来了,如今正率领浙党文官以及内阁个诸位阁臣在正云门外跪谏,要朝廷赦免父亲之罪。”

  顾仲濂听到邓舜宜的名字,不由得发疑。他原本也在想,纪姜在文华殿上设法从梁有善手上留下的性命,此行有些多余,甚至是徒然让他受罪,之后即便不死,他也无望名正言顺地走出刑部大牢了。

  然而,邓舜宜这一举动,无疑是给他寻到了一条生路。可是当年他不曾救下西平侯府,甚至还计划利用邓舜宜打压梁有善的阉党一派。

  所以这个时候,邓舜宜为什么会为了他率百官跪谏呢。顾仲濂有些想不明白。

  “小侯爷……小侯爷怎么回来了。”

  “长公主写了一封信给,命我带下江南交给小侯爷,至于那封信的内容,我不知道,我将信交给小侯爷过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帝京来了。”

  顾仲濂心疼一阵愧痛。

  顾有悔不知那封信写的是什么,他却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他忍不住心中赞许,比起许太后,她的这个女儿更聪慧更灵透,可惜是个女儿身,否则这将是多要耀眼的帝王心术啊。

  “殿下救了您的性命,有悔定用性命相报,父亲,您一定的活着,母亲还在家中等着您,这几日她一直跪在佛像前,滴水未尽。”

  “顾有悔,把刀递给我。”

  “父亲,你做什么?”

  顾仲濂用手掌撑着地,艰难地将上半身撑起来,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痛彻全身。

  “递给我!”

  他见顾有悔跪着没有动,便伸出手去要去拿,一个挤压,腿上肿处得血包子一下破烈开来,乌红色的血水沿着他的大腿淌下来。顾有悔忙站起身,将刀子拿过来,捧到他面前。

  “父亲,我还是去叫狱医过来吧。”

  “不用。有悔。你去把灯举过来。”

  “父亲……”

  “快啊!”

  那一夜。顾仲濂用一张白帕堵住自己的嘴,手握银刀,一片一片将伤处的腐肉剜了下来,他的儿子立在他身后替他举着灯,剜肉的手一下都没有抖,而举灯的人则浑身战栗不止。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这已经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事了。

  也许他放不下家中的妻子,也放不下从前那朵青梅之后的女人,放不下少子,放不下多年的功民,放不下帝京这座繁荣富足的城池,放不下的大齐柔情万种的江山。

  总之,他逼着自己活了下来。

  他的生看似与刑牢之外,那一对年轻的男女无关,却冥冥之中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对望与重新理解的契机。

  夜幕深垂。

  御门跪谏的第三个夜晚,王正来在邓舜宜身后呕血而亡,数人昏厥不醒。宋简一个人靠着宫墙独自立着,听着门外胡乱的呼声和夜里凌乱的风声。

  那夜有月。混沌地映入他的眼中。

  白水河岸,也有人与他一道抬头。

  月光清明,终得此日,他透过那一抹清光,将她那颗玲珑而bei\\\'ming心,明明白白看入眼中。

第69章 起落(上部结束)

  王正来死后的第二日。许太后立在正云门外, 与众臣一道遥遥地望着文华殿的殿顶。她与邓舜宜等人同候了一宿。

  此时红色朝云如同被火焰灼烧一般, 映照在每一个人的眼中。

  长玉石阶上下来两个人,一个身着青色的内监宫服奔于前, 一个身着缟素,静静地行在火烧云前。

  人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去,只见跑在前面的人是黄洞庭。

  他面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悲喜皆有。脚步十分急促, 甚至在最后一级石阶上绊倒,牙齿磕出了血他也顾不上,死死护住手中捧着的那道圣旨, 挣扎着站起身来。

  “娘娘……大人们,万岁爷下旨意了……”

  邓舜宜的肩膀猛地松下来,第四个白日了,他实在跪不住。膝盖稍一挪动, 就如同剜肉挖骨。在他身后的其他人都伸长了脖颈,朝着黄洞庭渐近的身影望去,试图从逐渐清晰的表情中读出那道圣旨上的内容。

  许太后仰起头来, 天上滚烫的云影映在她精致的面容之上,正红色的凤纹底牡丹绣的广袖上翻滚过辉煌的晨光。喉咙里同时滚过一股带着血腥之味的甜腻。

  “娘娘, 万岁爷下旨了,顾大人……获赦了!”

  百官们并着守在正云门外的百姓们都怔了一时, 继而所有绷紧的神经都猛垮塌下来,撑不住的内阁老臣们伏地叩首,而后便再也直不起身来, 他们索性也不再直身,任凭额头贴在石石砖上的尘埃上,有人眼泪失去桎梏,在灰白色的地面上烫出一块一块的黑斑来。

  许太后忍下的眼眶中的泪,向黄洞庭的身后看去。

  只见那个满身缟素的年轻人向一步一步向她走近。是乱臣贼子,也是女儿一生的羁绊。

  那人走到她面前的,浅浅弯腰向她拱手行礼。这一切,对于许太后而言有些恍惚,眼前的场景倒流回纪将大婚之后回宫的那一日。许太后在慈寿宫中看着宋简与纪姜一道行来。

  纪姜穿着水红色的穿花牡丹裙,垂眸羞涩的行在宋简身后。

  她的手被少年人握在手中,初为人妇,面色红润的,目光温柔。

  宋简握着她的手,一路将她带到许太后身前,二人一齐下拜,在那个时候,那时宋简的眉目和如今何其相似,只是一番天地变换,许太后再也端不起腰身,对他说出那句:“驸马请起。”

  “宋简贺喜太后娘娘。”

  他平静地吐出这一句话,好似不曾经历过两年多以前的那场浩劫。

  许太后抿了干涸的嘴唇,轻道,“起来。”

  宋简应言直身。素色的袍衫被晨间风鼓起,凌乱地扬起。他绕过许太后走到百官面前,风寒凉,人心晦涩难懂,跪着的人和站在着的人彼此猜心,似乎都再找一个共存的可能。但宋简终究什么也没有说。

  “宋简,你若尚且心有不甘,哀家的性命无关天下,你随时可取。”

  宋简笑了笑:“宋简已无不甘之处。”

  说完,他抬脚从邓舜宜的身旁走过去,穿过百官与人群,独自一个人,沿着百姓相夹的那一条道,渐渐行远了。

  那日是中秋。

  因为白水河的动乱,帝京城无庆乐之事,然而又因这一道赦免顾首辅的旨意,百姓们的心中似乎又生处一阵潮湿的喜悦,宋简在朱雀大街上独自行走,一个行路的老人牵着自己的孙子,轻声地讲述着,宋简与纪姜当年的宜逸乐之事。

  “爷爷,《窥金记》是什么。”

  “那是前长公主与驸马一道编撰的一本金石图典,可惜,现在已经绝了刻版,不会再印了。”

  “为什么啊。”

  “因为驸马获罪,流放嘉峪,后来,长公主被贬为庶人。朝廷不准此书再流传于世。因此,命人烧毁了那最原始的刻版。”

  小儿扎着两垂髫,一面走,一面鲜活地跳动着。

  “那爷爷,您为什么会有那本书啊。”

  老人似乎是个致仕之人,他缕着胡须,将小儿抱入怀中。

  “你还不懂,那是一本极好的书,着书的两个人……”

  后面的话,宋简听不见了,其实,他们在别人眼中活成什么样子,这并不重要,无论有多少的纠葛,仇恨,纪姜终究走到了宋简的身边,他终究完整收纳着她的生命,也收纳着她的灵性和鲜活。

  活色生香的岁月,金石锦绣堆叠,一往而不返。

  但去了也好,从前美好如同虚薄的假象,此时难得的是,他对这颗明珠真实的爱,终于不在于表面流转的光泽,而在于她多年孕育于黑暗,却依旧清香四溢的那一缕魂。

  ***

  嘉定三年,年初。

  顾仲濂免除死罪,罢官后举家迁往南方,正如宋子鸣那个时代的落幕一样,人在政坛的沉浮令人唏嘘。顾仲濂的双腿被他自己割下三斤腐肉,已伤了胫骨,后虽经名医调理,终究再也无法站立了。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帝京下了很大的一场雪,遥远的苍山被银白覆盖,路上每一个行人,鼻中都呼着白乎乎的热烟。在正阳门外,停着一辆青帐的马车,车帘一半悬着,露出一只保养得当的手,手指握着鎏金的暖炉子,炉子上雕刻的是凤凰纹样。她似乎已经这样坐了很久,车顶上累积的雪花突然落下来一大捧,噼啪一声,落在她的脚边,她端坐着没有动,李娥走到她车旁道:“娘娘,人来了。”

  那日是顾仲濂一家出帝京的日子,一代名臣最后只落得两口箱子,一箱子里面装的是衣物细软,另一口箱子里装的是他收藏多年的书籍。

  李娥走到正道上,马车便在她身前停住。车上的女人挑起车帘来,看了一眼李娥,又看了一眼不远处马车上露出的那双手。回头对车中的人道:“娘娘来送老爷了,老爷要去拜一拜吗?”

  顾仲濂睁开眼睛。雪花在帘外簌簌地落,满地凄清冷寂。两辆马车都没有动,只有马尾巴偶尔一甩。天地静得如同一幅画。

  “不拜也罢,我如今残废之人,见了君王,也不需要磕头下拜了。”

  说完,他重新闭上眼睛:“走吧,夫人。”

  青娘叹了一口气,红着眼望向漫天的飞雪。她从不曾完整拥有的夫君,终于让自己残缺的身子完完整整的归属于她,她不觉得开怀,却也谈不上难过。人生的归宿都不在花团锦簇之中,要么归于死的冷寂,要么归于糟糠松垮的乳、房之下,总之,人活一世是为了把自己交付出去。正如王沛把自己交付给宋意然,正如李娥把自己交付给黄洞庭,正如纪姜把自己交付给宋简……车马行远,大齐最冷寂一个年节,也终于过去了。

  之所以冷寂,是因为在这之前,河西三王的联军在白水河岸与青州军队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这一战持续了四个月之久,在这其间,宋简命人将纪姜送到了白水河岸旁的一个叫陆庄的镇上安置。

  这一安置,就到了冬天。

  而那场战争最后以河西连军的覆灭而告终。福王与信王被俘。据说晋王妃余龄弱执刀,剖开了福王的胸膛的,生挖出他的心肺,祭在晋王的灵柩之前。

  一月初,晋王的灵柩终于再次渡过白水河,葬入了帝京的皇陵。余龄弱遣散了晋王府中所有的女人,独自一人上路返回青州。香艳瑰丽的来路,冷清孤独的归路,女人们谢天谢地去了,到底还是有那么一个人,为了对得起名分和他名誉,安静地守了下来。

  宋简亲自送她上路。

  临行前余龄弱对他道:“青州十万军队,都是护卫王爷一路的旧人,如今王爷身死,且再无后继之人,龄弱身为妇人,无法给这些人生路,便把他们交给先生。王爷虽然一生糊涂昏聩,但将士门仍以赤胆忠心待之,龄弱深愧其大义,望先生,能替龄弱和王爷,维护好他们。”

  宋简接过她手中的兵符,寒铁冷冽。背后的将士则目光热烈。

  余龄弱登上撵,再一次回头看向皇陵的方向,山隐之处腾出青色的烟雾,一下子刺疼她的眼睛,她忙打起车帘进去,泪流满面,却再不曾有一次回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