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嫁给权臣之后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五叶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7 KB   上传时间:2019-03-05 19:43:25

  他抱着她身子的手蓦然勒紧,眼睛却是骤然亮了起来,又像是蓄集了满满的风暴,让兰妱简直不敢看他的眼睛,只害羞地把头缩回了他的胸前。

  他声音暗哑道:“喜欢?喜欢什么?是这样吗?还是,喜欢我?”

  “啊。”兰妱娇吟出声,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一晚,两人极尽缠绵,到后来,甚至比上次那晚还要激烈些,只是那晚是郑愈单方的欲-求,此次兰妱心境不同,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竟然也不再觉得那般辛苦了,也或许是,另一种极致的痛苦。

  ***

  五日后,郑愈离开京城赴西北,兰妱便在家中设了佛堂,开始闭门礼佛,道是要为郑愈和大周西北的将士每日抄写经文,虔心祈福。

  京中勋贵世家不少人都对郑愈独宠的这位侧室夫人或是好奇,或是羡慕,或还有嫉恨,但还真没多少人见过她的真面目,便有人打着或安慰,或交好,或试探的目的上门拜访,或者送了帖子邀请她去自家作客,却是全部都吃了闭门羹,或者被拒绝。

  就是太傅府兰家,原本以为自己家有什么不同,兰老夫人命兰大夫人下了帖子给兰妱,也被许嬷嬷出面拒绝了,这令太傅府觉得大失了面子,很有些不满。

  兰老夫人入宫之时就和兰贵妃嘀咕了几句。

  兰贵妃便派了自己的心腹嬷嬷林嬷嬷去郑府召兰妱入宫说话,结果许嬷嬷领了林嬷嬷去佛堂,兰妱对林嬷嬷道:“礼佛当心诚,原本贵妃娘娘召见,臣妇不敢不从。”

  “但前日是老夫人,昨日是泰远侯府,今日是贵妃娘娘,那么明日便可能是大长公主,再明日是太子妃娘娘,再再明日甚至可能是皇后娘娘。嬷嬷,您又觉得我有什么资格,可以拒绝得了哪一个?”

  “夫君上了战场,我只是想静下心来为他,为所有上战场的将士虔心祈福,略尽些心意,实在无心来往于各色宴请,强颜欢笑。还请嬷嬷您跟贵妃娘娘说上一声,就说是臣妇无礼,此时实在无心应召,若是贵妃娘娘怪罪,那便怪罪好了,任何惩罚,臣妇也都愿意受着。”

  林嬷嬷回去禀告之后,兰贵妃的脸“刷”一下就黑了下来。

  以前兰妱在她面前可都是胆小怯懦,她让她往东她不敢往西,说上一句话都能让她战战兢兢好些天,那样的兰妱一直让她有一种隐秘的优越感,也让她很安心。

  可现在,她到底是仗着什么,竟敢打自己的脸?

  兰贵妃气得胸脯起伏,只是她这厢还没恼怒完,紧接着又被扇了一记耳光。

  这晚皇帝过来了她宫中。自从西北起了战事,皇帝已经久未到她宫中,她兴冲冲地打扮好了迎接他,却不曾想皇帝今日过来并不是来“宠信”她,而是一见到她,就黑着脸就劈头盖脸地给了她一番警告。

  承熙帝看着她冷冷道:“爱妃,兰氏既是你的娘家族人,你便应当更加体恤她,理解她现在为自己夫婿担忧的心情,并考虑她的立场,尊重她的决定,不该仗着自己的身份说召唤就召唤。再说,论身份,在这京中,你可也不是最大的。再者,她作为郑将军一侧室夫人,都能一片诚心,闭门抄经念佛,你身为当朝贵妃,却既不能以身作则,又不能效仿,实在令朕愧对郑将军,愧对上战场杀弟的大周将士。朕看你真的是太闲了,这些日子不若就呆在这景秀宫,将《药师经》《金刚经》抄上几遍静静心吧。”

  皇帝警告完就在兰贵妃一脸涨红,完全不敢置信到近乎有些呆滞的目光下转身离开了景秀宫。

  此事发生在景秀宫,但宫中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瞒不住的,更何况,皇帝的目的本来就是杀鸡给猴看,做给众人看的。

  所以很快不仅是景明宫的皇后,就连宫外的勋贵世家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再无人敢仗着自己脸大就跑去郑府骚扰兰妱了。

  ***

  郑愈启程去西北一个半月后,捷报传来,郑愈先于大军于二月中旬抵达西北,彼时西刺和西夏的联军以为大周的军队在郑愈大军抵达前不会有大规模的进攻,未有准备,结果郑愈提前抵达,率北路军突袭西刺和夏军联军,夺回凉州,二月底又夺回失去的另两州,三月再攻击西夏边城,将西刺和西夏军分别逼退祁连山以西。

  捷报一个一个传来,京城总算一扫过去几个月来的阴霾,全城欢庆。只是四月初,随着西北军和北疆军的大捷,还有另一则消息传了过来,甘守恒率领的西坪军因为内部高级将领的泄密,在肃州大败,损兵上万,甘守恒自己也身受重伤,好在因西北军大将周原的及时支援,肃州算是保住了,只是伤亡损失惨重,现如今,西坪军另两名大将赵成易和郭显达以通敌叛国罪名被捉拿,西坪军另三万大军已经由周原全面接手。

  此次肃州大败,正是因为赵成易和郭显达将肃州,定州,昌州三城的兵防和布置透漏给了西夏,那时他们以为郑愈正在定州城,赵成易和郭显达的本意是想借西夏人之手诛杀郑愈于定州,却不曾想,郑愈当时根本就不在定州城,在城的是西北军大将周原,且西夏军拿到的定州攻防图也根本就是错的,结果西夏军攻城不成,反遭突袭,惨败而归。

  西夏军于定州攻城失败,损失惨重,心中愤怒,西夏当时领军的是大王子,大王子遭此损失,知道必须要做些什么挽回军心和士气,也挽回自己的声誉,否则回王城之后自己的地位必定会受损,所以转身就趁肃州不备,攻打了自己的“盟友”驻守肃州的西坪军。

  可想而知得到传书知道了内情的承熙帝是有多愤怒。

  景明宫。

  甘皇后紧紧撑着桌案,脸色扭曲,手上因为用力,养了不知多久的指甲都差点劈断,可是她却都是丝毫未觉。

  她看着站在下面的儿子太子朱成祯道:“祯儿,郑愈必须死!他手中捏了你舅父的把柄,我们绝不能让他活着回来。”

  朱成祯也是面沉似水,他舅父在肃州大败,手下还出了通敌的叛将,军权被夺,对他这个太子在朝中的威信也有很大影响。而且,若是他父皇知道了肃州大败的真相......他尚不知他父皇已经一清二楚。

  他道:“母后,我已经派人查过,此次肃州大败,就是因为舅父欲借西刺和西夏人之手,除去郑愈,却不料郑愈奸猾,耍弄了舅父,结果让舅父自己掉入了陷阱,但郑愈捉拿赵成易和郭显达,确实是罪证确凿,若是舅父执意要替赵成易和郭显达脱罪,怕是会引火烧身。”

  甘皇后冷笑,她道:“祯儿,你何时变得这般天真?郑愈他此举,意本就不在赵成易和郭显达,而是为了害你舅父,若他真的大公无私,又怎会让周原救城特意迟了一天,害得我西坪军惨败,害你舅父身受重伤?所以不管我们要不要给赵成易和郭显达脱罪,他都不会放过你舅父,反而赵郭两位将军跟随你舅父征战多年,若是被定为通敌叛国之罪,你觉得你舅父能脱得了干系?所以必须让郑愈死,且要将肃州之战的败因全部按到他的身上!”

  朱成祯只觉得心中如坠了铁锤般,又紧又难受,头也突突的疼。

  他道:“母后,舅父欲杀郑愈多年,也未曾得手,此次更是损兵上万,一败涂地。此时郑愈尚在西北,连舅父都对他无能为力,我们远在京城,又能做什么?”

  甘皇后看着他,声音像是从阴冷的冰窟里爬出来,道:“郑愈在西北,我们的确对他无能为力,他功夫高强,心机狡诈,你舅父的人也近不得他的身。但以前也就罢了,我们寻不到他的弱点,但现如今却不一样了,你忘了,现在,他可还有一个心-爱-的夫人在京中。”

  朱成祯一怔,他道:“兰氏,母后,您是说兰氏?”

  他说着话脑中就闪过那日御花园见到的兰妱的身影,摇了摇头,道,“母后,郑愈一向心狠手辣,那兰氏怕也不过只是他的一个棋子,就算您捉了兰氏,不说反着了他的道,怕也是无济于事的。”

  甘皇后轻哼一声,道:“祯儿,郑愈宠爱兰氏并非是做戏,你以为你父皇那么维护她,不惜打他宠妃的脸,是为了谁?若不是郑愈临行前求了你父皇,他怕是连兰氏是谁都不记得了!而且我曾数次派人去郑府试探一二,守卫森严,根本近不得内院半步,郑愈为了保护兰氏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而且,”

  她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道,“而且我还得到了消息,现如今兰氏怕是已经有了身孕,若是她有孕,那可是郑愈唯一的子嗣,他不可能不在乎。”

  朱成祯皱了皱眉,面色有点难看,他想说,从一个孕妇下手,这种手法未免太过下作。

  他毕竟是一国储君,现在竟然要为了甘家那样的人做这等事,他只觉心中憋屈愤懑,可却偏偏无处可逃。

  甘皇后看着自己儿子难看的面色,这是她自己的儿子,她如何不知道他的心思。

  她看着他,缓缓道:“祯儿,母后知道你心中不好受,母后的心中也不好受,但再不好受,现如今也都得受着,且去面对。等你坐上了那个位置,你才能随心所欲,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施展你的抱负。你当知道,现如今,你根本就退无可退,退一步后面就是万丈深渊,你,还有母后,都会摔得粉身碎骨。”

  “母后。”

  朱成祯有些艰难道,“舅父,甘家......母后,我们就只能这样盲目的维护他们下去吗?母后,您知道父皇他并不是盲的,我都能查到的事情,他未必就查不到,若是我们一味替舅父遮掩,还为了遮掩他的那些罪行而残杀忠良,还从一个留守在京城的孕妇下手......母后,您觉得,父皇他还能容得下我这个太子吗?”

  “闭嘴!”

  甘皇后的手猛地按下,指甲裂开,手上传来一阵剧痛。

  可是此时再怎么痛她也顾不上了。

  她看着朱成祯,面色阴森,低低道:“祯儿,你不要犯糊涂,不要以为若是你此时投向你父皇,大义灭亲,灭了甘家,你父皇就还会信重你,让你继续做储君这个位置。”

  “你知道这么多年了,你父皇心中心心念念的元后是怎么死的吗?我告诉你,当年那夏氏的娘家夏家并无通敌叛国,那些罪名都是你外祖父用了手段,伪造了证据强加在夏家身上的,而夏后也不是难产身亡,而是人为致死,一胎两命的。”

  朱成祯面色陡地大变,瞪着自己的母后简直不敢相信。

  甘皇后盯着自己儿子,如同未曾察觉他大变的面色般,诡异得笑了笑,但眼神中却无丝毫笑意,她道,“其实,这些事,你父皇心里怕也是一直有所怀疑的,但他当年还是选择了和我甘氏一族联姻,就是默认了夏家之罪,夏氏之死。可是你舅父最近却发现,郑愈一直都在追查当年夏家通敌叛国的真相,当初他在北疆和北鹘对战多年,如今已经和北鹘王和盟,说不定已经从北鹘那里得知了真相,此次他去西北对战西刺和西夏是假,对付我们甘家才是真。。”

  “祯儿,你要知道,若是夏家平反,那么,我们甘家捏造证据,谋杀元后母子的罪名,你以为母后的这个大周皇后,你这个太子,还能坐得稳吗?”

  “所以,郑愈必须得死,任何手段,不惜一切代价,都得让他死。你放心,兰氏一事,我们不必亲自动手,不是有人对兰氏恨之入骨吗?若是她有孕的消息传出去,怕是更有热闹可看。郑愈得的功劳越大,眼红他那夫人位置的人就越多,对他忌惮的人也越多,怕是有不少人都见不得她诞下郑愈的子嗣。我们只需要从中推上一推,最后再将她截走送去西北,你舅父自然会安排好后面的事。”

第34章

  兰妱闭门不出, 外面的人也打听不到郑府里面的消息,但并不代表真的就让外人无丝毫可窥途径。

  例如给兰妱定时看诊的老太医, 还有唯一能隔一段时间出入郑府的兰妱的母亲和家人,还有郑府平日里的采购,兰妱母亲入郑府之前购买的东西等等。老太医和兰妱的家人自然都是可信的,但再小心,被人不错眼的盯着, 也总有疏漏的时候。

  而最后让甘皇后怀疑兰妱有孕的是, 前几日兰妱的那个二婶去了一趟太傅府, 隔日太傅府就送了一批孕妇常用的上等药材给了兰家, 那就是再明显不过了。

  只不过甘皇后连续几个月都在注意着郑府的动静,越关注才越惊心, 郑愈其人心思缜密, 手段狠辣她是知道的, 但她却不知道他暗中的势力竟然也这般大, 若不是兰家那边露了风声,她当真从郑府的日常是看不出丝毫破绽的。甘皇后十分怀疑, 怕是他们甘家在京中的情报网都不如郑愈, 而太子在布防上更是远不及他。

  郑愈不过是一臣子,竟然这般深不可测, 手下这么多暗卫暗探,陛下他就不怕养虎为患?

  ***

  想到太傅府,甘皇后就想到兰贵妃。

  说来这兰贵妃有时候是蠢,但有时候却还真是个人才。

  上次兰贵妃因为传召兰妱被皇帝斥责了一顿, 在宫中好好反省了一番之后,就痛定思痛,对皇帝表示自己的确是该为正在战场上的将士做些什么,此番正逢战事连起,国库紧张,兰贵妃就给皇帝出了不少点子筹集军粮军饷,笼络人心。

  例如召集天下的商贾募捐筹集军饷,捐银最高的前三名可得皇帝的亲笔御书“义商”之名,又自己出银子在宫外办了一个绣衣坊,邀请了那些出征将士的家眷制作军衣棉衣,送去西北给出征的将士,这些人都有家人在战场,也不知道自己手上缝制的衣裳会不会穿到自己夫君或者儿子身上,所以无不尽心尽力,无丝毫偷工减料的,同时做工的工钱又能补贴这些将士家眷家用,着实笼络了不少的人心。

  因此这段时间兰贵妃贤惠仁心的名声传得很广,都快把她这个皇后衬得麻木不仁了。

  甘皇后语带讽刺道:“祯儿,这段时间,那兰氏的堂妹可还在你面前晃悠了?”

  她问的正是兰妱的堂妹兰娇。

  兰贵妃做了这么多的善事,不仅扬了自己的名声,鸡犬升天,兰家的几个姑娘,嫡支的兰翎语还有兰娇也跟着大大提高了声誉,因为兰贵妃做这些事并不是自己出面,很多外面露面的事她都交给了兰翎语和兰娇。

  听说现在兰贵妃又办了个什么义学堂,专门免费教养那些投身沙场将士的孩子,教他们识字习武,将来长大之后也可以像他们的父兄一般为国效劳。兰娇和兰翎语就在义学堂帮兰贵妃打理女学的部分,还亲自教导女孩子们识字,做女红。所以现在在外面,尤其是在那些将士家眷口中名声都非常好,都被称作是人美心善,品性高洁的好姑娘。

  甚至连带着兰妱都沾了光,说郑大将军的夫人是兰娇和兰翎语的族姐,难怪郑大将军会独宠她,看来必然也是一样的好姑娘......

  有些事情,不是想不到,这募捐,义学堂什么的,古来就有,只是能把事情做得这么高调,这么能“扬名”的,也唯有兰贵妃了。

  而又不知那兰贵妃到底是什么心思,朱成祯最近竟然在御花园“偶遇”过好几次这位“人美心善的好姑娘”兰娇了。

  宫中发生的事,甘皇后自然不会不知道。

  朱成祯尚未从刚刚谈话的打击中走出来,情绪低沉,不知自己母后这又是何意,皱了眉没出声。

  甘皇后便道:“兰贵妃既然有意把那兰娇许配给你,不过就是一个女人,她现在名声这般响亮,你要了也就要了,留在你房里,说不得会有什么用处。”

  朱成祯又是皱了皱眉,不过此事他倒是没有反对,于他来说,这委实不过就是一件小事。

  ***

  甘皇后并不是随口说说,几日之后就是兰贵妃的寿诞,因着战事,兰贵妃主动要求不办什么寿诞,并向皇帝请示将此次帮她办寿诞的银两折现,全部投到义学堂中。

  承熙帝听言龙心甚悦,又好生褒奖了兰贵妃一番。

  甘皇后便趁机对承熙帝道:“陛下,兰妹妹果然是蕙质兰心,听闻现如今兰妹妹的两个侄女也在帮兰妹妹打理义学堂,很是聪慧能干。那个叫兰娇的姑娘,是郑将军侧室夫人的嫡亲堂妹是吗?臣妾和太子还曾在御花园中见过数次,生得也是格外秀丽。臣妾想,既然如此有缘,不若就请陛下赐婚,将这位兰姑娘许给太子为太子良媛好了,不知兰妹妹觉得如何?”

  兰贵妃听甘皇后竟然主动替太子求娶兰娇,得来这般容易,自然大喜,忙笑道:“太子人中龙凤,而内侄女出身低微,姿容鄙薄,竟然能劳得皇后娘娘亲自求娶,实在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陛下,皇后娘娘甚少跟臣妾求什么,此番竟是在臣妾的寿诞上开了口,还请陛下恩准。”

  承熙帝笑道:“难得皇后和爱妃同时向朕求什么,既是你们双方都乐意的事情,又是如此良缘,朕没有不准的道理。”说着便召了侍笔太监,传了他的圣旨,赐了婚事下来,又让人传了口谕去钦天监让钦天监监正为两人择一吉日完婚不提。

  ***

  太子良媛,竟然不是侍妾,而是有品级的太子良媛。

  尚住在太傅府的兰娇得知消息之后简直是喜极而泣,虽然太子良媛也只有正四品,和兰妱的诰命品级一样,可是那是太子,将来等太子登基,自己就是皇妃,若是将来再生个儿子,那可就是亲王爷。

  到那时候,她兰妱,还拿什么跟自己比?

  兰娇想到那日自己在雪地里的狼狈,兰妱是如何高高在上地拒绝自己上她马车,把自己扔到下人马车上,连她身边的丫鬟护卫对自己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自己那日所受到的屈辱,她永不能忘。

  还有后来她苦苦哀求她,求她让自己去郑府住上两天,教导教导自己,却被她骂作“乡野村妇,胡搅蛮缠的作派”,这些她也总有一天都要全部扔回她脸上。

  ***

  兰娇被赐婚给太子,兰家有人欣喜若狂,亦有人不知此事是福是祸,心中隐忧却还不好随意表露。

  这人便是兰妱的母亲孟氏。

  孟氏得了消息的翌日就去了郑府探望兰妱,不过她先倒是没有提兰娇一事,而是有些担忧道:“阿妱,都是母亲不小心,不知如何让你二婶窥得了你有孕一事,更不想她转身就告知了太傅府,太傅府接着送了一堆孕妇滋补药材到了家中,他们这般行事,怕是京中之人很快就会得知你有孕之事了。”

  兰妱抚了抚自己的肚子,笑了笑,温声道:“不碍事的。阿娘,我的身孕已经有三个多月,温太医说,胎相已是稳了。怀胎十月,我又不可能真的偷偷摸摸生下这孩子。以前不肯让外人知晓,是怕胎儿不稳,出什么事,但现在既然已经稳定,也就没有再瞒得必有了。”

  “阿妱。”孟氏有些担忧的唤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嫁给权臣之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