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龙阙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8-01-26 18:26:45

  “我也是这样说,只是阿镜说,已经与陛下说好了的。”

  “哎。别人可坐视,我们岂能坐视。”

  平郡王与女婿景川侯商议秦凤仪封地之事,平郡王道,“凤殿下虽是想离开京城,也不必去南夷那等蛮荒之的。他自小在扬州长大,何不为殿下求扬州为封地,既是殿下幼年所居,且扬州繁华,也不至委屈了殿下。”

  景川侯十分冷漠,道,“这是他的事,与我不相干。”

  平郡王叹道,“你这是怎么了?”

  “也没什么。”

  景川侯的傲气,倒不至于去说秦凤仪的不是,平郡王只好让老妻问一问二闺女,景川侯夫人私下同母亲道,“大姑爷怨侯爷呢,先时,因他身世之故,连阿镜都受了埋怨。”

  “这话怎么说?”平郡王妃问。

  景川侯夫人道,“埋怨阿镜已是知道他的身世,却是没有告诉他。哎,说来,我之前都不晓得大姑爷的身世呢。我们侯爷也是没法子,陛下不让说,谁敢说呢。再加上大姑爷的性子,你瞧瞧他知道身世这样伤心,也不敢轻易告诉他呢。”

  说着,景川侯夫人便来了火,低声骂道,“也不知哪个狗东西,还去跟大姑爷说,当年请册姐姐为后的奏章,我们侯爷也是上了的。母亲,你说说,这是哪里来得野狗,到处乱叫!那会儿柳王妃都办过丧事了,不是姐姐做皇后,还是谁能做皇后?”

  “真个小人可恶!”平郡王妃亦是骂道,“这个时候,与凤殿下说这些事,岂不是摆明了要离间咱们至亲骨肉么。”

  “谁说不是呢!”景川侯夫人也很是气恼,道,“以前大姑爷与我们侯爷多好啊,俩人就跟亲父子一般,去岁秋狩,侯爷猎得一头猛虎,得的虎皮,寿哥儿都没给呢,就给了阿阳。现下叫这些小人离间的,大姑爷可不就怨上我们侯爷了。侯爷心里焉有不恼的,只是,眼下大姑爷那里,阿镜都劝不过来,侯爷毕竟是做长辈的,再说侯爷的性子,跟谁也没低过头啊。如今,可不就僵持着了。”

  平郡王妃叹道,“凤殿下这是一时伤心过甚,迁怒了女婿。他并非糊涂的人,过些天自会明白的。”

  “哎,希望如此吧。”景川侯夫人道,“我们侯爷,当初宫里一说要阿镜给大殿下做皇妃,都立刻把阿镜从宫里接出来,还叫阿镜随阿钊南下避嫌的性子。母亲你说,这不是阴差阳错嘛,谁就料到大姑爷是这样的身世呢。”

  谁能料到?

  谁也料不到!

  除了秦爹秦妈这俩知情人。

  秦凤仪虽然也有些怪他爹他娘没早些个把他的身世告诉他,但他也体谅他爹他娘啦,要是小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估计秦凤仪非揣着菜刀来找景安帝拼命不可!

  秦老爷秦太太也不怕被儿子埋怨,这俩人能把这样的秘密一藏二十几年,非但平安的养大秦凤仪,还把秦凤仪养得这么好,其间,没漏半点儿馅不说,还成了扬州巨富。这俩绝不是凡人哪,如今,哪怕小殿下的身世揭露出来,夫妻俩还要继续为小殿下发光发热哪。

  秦凤仪这身世出来,多少人过来看望秦凤仪,像宫里的几位皇子,都来过。秦凤仪一人未见,倒是大公主过来,秦凤仪很给面子。秦太太就说了,“德妃娘娘最重情义不过,她与娘娘自幼便好,后来,娘娘能带着我们平安出去,还是德妃娘娘在庙里替娘娘骗过了那些侍卫宫人,哎,可惜好人不长命,先时听说德妃娘娘生下大公主不久便过逝了,我这心里,还替德娘娘伤感了许久。”

  秦凤仪心说,怪道大公主当初出事,他爹娘连连鼓动他去援手呢。

  大公主特意过来看秦凤仪,大公主也不是个会劝人的性子,她就问了秦凤仪一句,“听阿镜说,你们要去南夷的,我与相公也在收拾东西了,介时,一道与你去南夷。”

  秦凤仪道,“我们去了,就不回来了。”

  “爱回不回吧。”

  秦凤仪道,“你可想好了?”

  “我不是为你,我是为了阿羿哥,他在京城这一年多也没差使了。你到南夷,总要用人的,南夷虽则偏僻,阿羿哥正是大好年华,不能再蹉跎下去了。”大公主道。

  秦凤仪道,“要是这个,你再等几年,待龙椅上那位消了气,必要用张大哥的。”

  “啰不啰嗦,我就要与你一道去南夷,还不行?”

  秦凤仪只好说,“行,如何不行。”

  他虽然嘴上说得硬,心里还是很知大公主的情的。这世上,不是你救人家一回,人家便要生生死死的来报答你的。何况,张羿也救过他的命,要说报答,早报答过了。可如今,大公主还愿意收拾行装,举家与他共去南夷,这就是不是恩,这是情。

  李镜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各路亲戚朋友,秦凤仪不想见的可以不见,李镜却是大都要见一见的。好在,秦老爷秦太太还有过来帮忙的李钊李钦崔氏,委实帮了不少忙。李玉洁有了身孕,还是把自己丈夫派过来了。柏衡突知连襟由亲王世子升格成为皇子,很有些懵,而且,家里男人还为此开了个小型会议,会议最后的主题就是,把柏衡派去帮忙,大忙帮不上,起码帮着料理车马的小忙,再者,跑跑腿儿总是成的吧。

  于是,柏衡就过去了。

  李钊是侯府嫡长,而且,同辈中,他年纪也最大,亦是最为能干。李镜把要做的事交给她哥,她便应付各路过来问侯的人,上至几位皇子,下至朝中官员,皆是李镜应付。

  过来问候的人都懵了,想着,秦家这是李镜当家了吗?

  反正,见不着凤殿下,见一见李王妃也是好的嘛。

  平郡王还是想为秦凤仪另换一块封地的,虽则没有说动景川侯一并向景安帝建言,但,平郡王身为朝中重臣,他又是国丈,便是自己说这事,也可以。

  平郡王是寻了君臣私下共处时说的这事,平郡王叹道,“凤殿下的品性,老臣心里再清楚不过,他并非官场俗人,乃世间至真至纯之人,皆因此,方伤心至此。老臣听闻,凤殿下想去南夷,此虽陛下家事,只是,老臣思来想去,委实太过委屈凤殿下了。陛下,凤殿下自幼长在江南繁华胜景之地,且他的性子,最爱热闹,那南夷州,漫山遍野的土人,凤殿下这样尊贵的身份,如何能去那样的地方,实在太委屈凤殿下了。老臣想着,何不将扬州封给凤殿下,既是殿下自幼长大之地,且淮扬有盐铁之利,也不至于委屈了殿下。再以老臣私心而论,凤殿下才智一流,待他过了这段伤心的日子,总能明白当年不得已之处,他纵有怨怼,恨的也是老臣,而非陛下。只要陛下父子合好,依凤殿下手段,大可镇淮扬,以节制闽地。”

  景安帝听平郡王说完之后,方道,“淮扬有盐铁之利,自来繁华,但,自来封王,从无人封淮扬之地。柳氏当年,是朕有负于她,与你们皆无相干。朕的确可将扬州封给凤仪,可做父母的,爱之则要为之思虑长远,淮扬之地,可封一时,难封一世。朕既要赐王爵,所虑便非他这一代,而是他这一支,以后如何自处。南夷之地,远离京城,自来荒夷,而且,颇多土人不服朝廷管制。待凤仪镇南夷,一则可为朝廷安抚南夷土人,二则,南夷与京城、与江山,皆无大碍,他的子孙,便永居南夷吧。”

  景安帝把话说得这般分明,平郡王也只得作罢。

第264章 临行之宫中宴

  秦凤仪一家的准备工作做的既快速又细致, 一家子是打算去南夷过日子了, 多少人过来问候兼打探消息的,听说这个消息, 也均各自盘算起来, 更多的人, 在盘算之后对秦凤仪一家失去了兴趣。就南夷那地方, 遍山遍野的土人,听说,吃饭都是用泥碗,好一些的,用木碗, 要是有件陶器,就是富裕人家, 倘能有件瓷器, 便是豪富之家了。

  天哪,想想也知道是什么地方。

  据说,连个炒菜都没有哩。

  秦凤仪不要说是元嫡出身,他就真是个凤凰出身, 一到那蛮荒地界儿, 估计也就凤凰变麻雀啦~

  何况, 再有消息灵通者, 知道陛下已下旨内务府准备藩王的一应宝印仪仗了,这明摆着,陛下是要分藩秦凤仪的, 一旦封藩,秦凤仪此生前程已定,再什么样的出身都没有竞争了。无他,你都是藩王了,还有什么资格与立场来争储位。何况,从陛下把秦凤仪封到南夷去,便可知秦凤仪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了。

  哎,纵是元嫡之子,到底这些年在外头长大,与陛下亲缘浅淡,即便是身世分明,有什么用?还不过就是得个乡下地方养老。说来,南夷之地,比乡下地方还不如哪。

  对于秦凤仪将封藩南夷之事,权贵圈议论颇多。

  宫里也在商量秦凤仪镇南夷之事,平皇后与裴太后商量,“先时,咱们也不知道那孩子,哎,我每想到那孩子竟在民间长大,就觉着亏欠颇多。如今,他们就要去南夷了,母后,咱们设宴,叫上那孩子,还有阿镜、阿阳,都进宫来,宫里的几位皇子、皇子,连同大公主,也一并叫进宫来,吃顿团圆饭才好。”

  裴太后笑道,“你想的很是妥当,就这么办吧。”

  平皇后一笑应了。

  秦凤仪在宫里其实不大有什么人缘儿,不过,宫里到底是宫里,宫里也有自己的规矩,再者,秦凤仪这样的身份,哪怕诸多人不想看到他,不愿看到他,但,纵是做给外头人看,也得一家子亲亲热热的才好呢。

  何况,这不讨喜的小子马上就要滚蛋了。

  结果,宫里倒是愿意表表情,可谁能想到,秦凤仪根本没过来。

  李镜倒是进宫了,一进宫,先为丈夫请假,李镜道,“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恩典,设此宫宴,相公本是想过来的。只是,这几天伤痛过甚,身上不大好,倘是来了,形容不佳,反叫娘娘担忧。阿阳年纪尚小,又怕他闹人,就让他们父子在家里歇着了。我过来给长辈们请安。”说着,恭恭敬敬的福一福身。

  裴太后摆摆手,“不必多礼。”和颜悦色的让李镜坐到自己身畔,叹道,“哀家也晓得,凤仪那孩子,一时半会儿的,怕是转不过弯儿来。如今心里,怕是怨着咱们哪。”

  李镜忙道,“这岂敢,相公只是伤心母亲之事。”

  裴太后亦是一叹,“柳妃啊,当初,的确是亏欠了柳妃啊。”

  李镜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不是?”

  裴太后听这话很是高兴,握着李镜的手,轻轻的拍了拍,“哎,你这丫头,也就你这丫头知道体谅皇家的难处啦。”

  裴太后又细细的问了些,东西收拾的如何了,家里如何,等话。

  裴太后道,“南夷那地界儿,哀家知道,艰苦了些。可怎么说呢,江山都是咱们景家的,什么样的地方也得有人去不是?就跟朝廷做官是一个理,越是难的地方,越是见真章,要不,怎么说,乱世出英豪呢。都是一个理。”

  虽则秦凤仪没到,裴太后平皇后裴贵妃一干人待李镜亦是极好的,大家一处热热闹闹的吃了回饭,裴太后便打发平皇后等一干人去了,单独留李镜说话。裴太后屋里也没留别人,只留下了一个积年的老嬷嬷服侍,这个嬷嬷姓陈,年少时陪裴太后嫁进宫来的,一生未嫁,就留在了裴太后身边服侍,乃裴太后的头号心腹。

  裴太后望着李镜秀美沉静的脸庞道,“你自幼在哀家这里长大,哀家早就看你好,想要你做孙媳妇。以前还想着,无此缘分,如今看来,咱们就是有这段祖孙缘哪。”

  李镜道,“真是再想不到的。”

  “人能想到的,便不是天意了。”裴太后没再说什么祖孙之类的话,她道,“柳妃之事,已然如此。当年的情形,你们小辈人如何能知道。先帝有十位皇子,嫡出的太子,心爱的晋王,还有那许多在先太子与晋王之间或是依附或是徘徊之人。哀家与皇帝,皆不得先帝青眼。先帝啊,喜欢斯文人,喜欢能诗擅赋之人,皇帝没这种诗赋的天分,于皇子间自是讨不得先帝的好。可这治理江山,难道要的是诗词歌赋?一番北巡,便葬送了大半江山。柳妃,是皇家对不住她。她嫁给皇帝四年未能生育,哀家才为皇帝选的侧室。阿平的确出身高贵,这里头,出有哀家的私心,当时,裴家没落,先帝偏爱先太子与晋王,如果皇帝没有为帝的才干,哀家情愿他安安稳稳的做一地藩王。可哀家的儿子,才干远胜先太子与晋王,更远胜先帝!哀家也是做母亲的人,便为他纳了阿平为侧室。可其实,你们没有经过先帝的年头,先帝在位之时,喜爱文官远胜武官。平家虽是国公府,阿平愿意居于侧室之位,便是因当时文官地位远胜武官之故。谁也没料到会有陕甘之乱,因为先帝在陕甘陨身,京城大乱。当时,先帝北巡,如何挑选随驾皇子呢?先做《北巡赋》,谁做得好,便带谁一道北巡,皇帝因为赋做得不好,便未能一道北巡。与皇帝一样被留下来的,除了寿王,还有六皇子,而六皇子当时娶妻,便是平郡王嫡亲的一个侄女。当时,为了帝位,也为了情势,委屈了柳妃。”

  “我不想说什么不得已的话,对不住就是对不住,当初,我与皇帝都未料到的便是,柳妃离开庙中时竟然有了身孕。”裴太后轻声一叹,继续先时的话,“后来,皇帝登基,一直忙于朝政。以前,也有人提过为柳妃追封的事,只是,恭侯府得了爵位,亲自上书,说柳妃既已过身,不必再打扰她的安眠。追封之事,不了了之。如今,凤仪身世大白,原该给柳妃一个公正的追封。可现在,凤仪的出身,现在的态势,柳妃一旦追封元后,清流便要问个究竟!清流一乱,宗室必然落井下石,宗室改制,刚刚开始,这个时候,朝廷不能乱。何况,凤仪在民间长大,他虽则来朝后结识了几家不错的朋友,清流中亦有一些名声,但,这样的交情与名声,不足以撑起他元嫡皇子的实力。如果没有这种实力,元嫡皇子的名头,于他,于你们一家,现在都不是好事。你们选择选去南夷,南夷之地,固然艰难,但要知道,这是一处进退得宜之所。这也是,最适合凤仪的地方了。”

  裴太后道,“凤仪那孩子,不与常人同。他虽在民间长大,但,他的血统,他的天分,他的手段,在皇家亦为一流子弟。以前我就说你眼光一流,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李镜只得谦道,“当时,因缘际合,其实,若早知相公的身世,我断不会嫁他的。”

  裴太后微微一笑,“如先帝那样的人,因他拥有这世间最大的权势,为家族为利益,我皆要苦苦谋得一个妃位,更有无数女子趋之若鹜。凤仪身世复杂,可他在男女之事上,非但比先帝强,就是比皇帝,亦要好上一些的。阿镜,你非但有眼光,也很有福分。”

  裴太后并未有半分啰嗦,与李镜说了些柳妃当年之事,便命陈嬷嬷取来一个红木匣子给了李镜,裴太后道,“你们就要远去南夷,之后,必有赏赐。可那些个东西,放着好看,也体面,但,一不能换钱,二不能实用,无非就是摆着瞧瞧罢了。这是二十万两银子,是我的私房,已令人换了银票,你拿着,介时到了南夷,多的是用钱的地方,就不要与我外道了。”

  李镜便起身谢过裴太后,裴太后道,“这就去吧。”

  李镜行礼告退。

  直待李镜远去,裴太后方若有似无的叹了口气。

第265章 临行之中下

  李镜自太后宫里出去, 接连又被宫中两大巨头, 平皇后、裴贵妃请去了说话,说的话也无甚特别, 李镜都一一听了, 之后便出宫去了。倒是回家时, 见秦凤仪正在屋里转圈儿, 见她回来,方怒冲冲的道,“我不是说不去么?你去做什么?”

  李镜在侍女的服侍下换下进宫的大礼服,穿上家常衣衫,道, “难不成都不去?”

  “就是不去怎么了,就是不去!”秦凤仪在李镜身边生气, 说她, “你要是叫那老虔婆害了,我跟大阳怎么办?”

  李镜听他这怒吼吼的关心,道,“胡说什么呢。”

  “什么胡说, 我说的都是实话。”秦凤仪气呼呼的坐在一边儿的榻上, 拿茶来吃, 并数落李镜, “都说三从四德,你知道家里谁是户主不?你知道要听谁的不?我的话都不听,真是, 反了天了!”

  李镜换好衣裳,问他,“阿阳呢?”

  “叔祖母那里接去了。”

  李镜道,“再有五天,咱们就要走了,你还有要办的事不?”

  “没!早走早好!咱们清静,别人也安心!”李镜发现,秦凤仪其实也很会说些阴阳怪气的话了。

  秦凤仪终是问,“那老虔婆能有什么好宴,你非不听我的,要去,去了能如何?无非就是说些不得已的话,跟放屁有什么差别!”

  抛开秦凤仪话中不大尊敬的部分,别个上头,还真是与秦凤仪说的不大差。李镜道,“哎,走都要走了,还说这个做甚。宫里你不去,先时交往的朋友们,要不要告别一二?”

  秦凤仪道,“咱们这一去,也就回不来了。现在我这身世一出,不知多少人得辗转无眠了。若是真心的交情,现在自然为我担心,可以后,总归是大皇子当家,大皇子与我,早有过节,甭看他现在一幅亲近模样,平家也一幅啥也没干过的清白样,都是狗屁!以后大皇子登基,还能是这幅嘴脸!介时不晓得如何忌讳咱们哪!我娘当初从庙里跑了,算是捡了一条命!当年他们如何对我娘,以后少不得如何对我的!平时说得来的几个,终是要在朝中当差的,与我交好,便与他们今后前程无益。这会儿也不必亲亲热热的,有这份儿心,就放在心里吧!那些原与我面子情的,现在我找他们,他们也不敢见我!既如此,都不必再见了!”

  秦凤仪甭看眼睛还是有些肿,心里明镜一般。

  李镜点了点头,对他道,“咱们这就把大阳接过来吧,他肯定饿了。”

  秦凤仪便同媳妇一道去接大阳了。

  愉王妃问了李镜几句宫宴的事,听闻一切都好,愉王妃便放心了。大阳一见娘就是要吃的,愉王妃笑,“赶紧喂阿阳吧,今儿中午吃的是煮的烂烂的米糊糊的,还不爱吃,拌了些鱼汤才吃得香了,足吃了小半碗。”

  李镜拍拍儿子的肥屁股 ,抱他去隔间喂奶。

  秦凤仪在家什么人都没见,景安帝却不能一直于朝称病,只是,一上朝,就受到了清流的狂轰烂炸,所问的,也没别个事,就是秦凤仪的身世。先时说是愉王的儿子,如今怎么又成陛下儿子啦?这可不行啊,这可差着辈儿哪!就皇家也不能这么干啊,这给爹叫哥,给奶奶叫婶儿,这对吗?

  当然,说这些个没用话的,都是些嘴炮御史。现在说这些个还有什么用,像卢尚书耿御史一些清流大佬,反是未在朝堂直接说这些,他们都是找景安帝私下谈的。卢尚书是礼部大佬,而且,他的性子也摆这儿,不能不说这事。卢尚书就跟景安帝说了,一则是皇子排序问题,先不说柳王妃之事,先得给秦凤仪皇子间排序,另则,该补的,认祖归宗的程序,这得补上。还有,卢尚书也表达了,柳王妃为先帝赐婚,陛下发妻,虽则亡故,亦当追封后位。

  这可不是景安帝自己娶的媳妇,这是景安帝他爹,先帝给他娶的,时人重孝道。你自己娶的,你降妻为妾,这还得有个说法儿呢。亲爹赐婚,且,柳王妃未有不贤之事,这么不明不白的,总不能陛下登基,就不念发妻之情了吧。

  所以,卢尚书请景安帝为柳王妃追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9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龙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