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谢尚书想到小儿子与他说的话,仔细打量了谢莫如一番,发现谢莫如眉毛都没动一根,还望他一眼,不禁问,“莫如这些日子在做什么?”

谢莫如道,“和二妹妹一起,上学。”

谢尚书拈拈胡须,笑问,“都学了些什么?”

“女四书。”

“哦,女四书说了些什么?”

“做人的道理。”

谢尚书微微颌首,听有管事媳妇进来回话,棋子胡同三太爷到了,谢尚书便未再多问,带着两个儿子起身,与谢太太道,“我们先去前头。”

谢太太携孙子孙女送到门口,正好迎了三老太太进来,三老太太对着谢柏一通夸,谢尚书见三老太太身后跟着女媳丫环婆子一大堆,笑道,“三婶屋里坐,我带孩子们去给三叔请安。”便带着两个儿子去前院儿了。

三老太太直将谢柏夸的天上有人间无,谢太太扶了三老太太进屋,笑,“他呀,该长进的地方还多着呢,三婶就别一个劲儿的赞了。”

三老太太笑,“柏儿是咱们谢家的千里驹,我不是赞他,说的都是实话。”

谢莫如带着弟妹给三老太太见礼,谢莫如绝对是三老太太讨厌名单上第一人,她老人家一见谢莫如便是大皱眉头,问谢太太,“她怎么也出来了?”

谢莫如坐回椅中没说话,谢太太笑,“孩子们都大了,该是见见世面的时候了。”

三老太太将嘴一撇,接了素蓝奉上的茶,呷一口道,“咱们自家说话,要我说,你啊,就是太心善。”谢太太都不说啥,她老人家也就识趣的不再说啥。只是跟着三老太太进来的一大群女眷也就随着三老太太一般,眼里全当没看到谢莫如了,三四个女孩子只与谢莫忧一个说话儿。谢莫如随手拿了手边儿果碟的一个桔子,慢慢的剥开了桔皮。

宁姨娘笑道,“太太,让丫头们去里间儿说话儿吧,在长辈们跟前,怕她们不自在呢。”

谢太太笑,“莫忧,带你姐妹们去小花厅玩儿吧。今天来的姑娘多,别怠慢了。”

谢莫忧起身应一声,带着姐妹团走了,谢莫如悠悠然随于其后,她那闲适恣意的姿态,三老太太直接绿了脸,抱怨谢太太与宁姨娘,“你们婆媳啊,都是这样烂好心。”

宁姨娘连忙道,“三老太太这话,我可当不起,您老别拿我打趣了。”

三老太太微微笑着,“如何当不起,我看就当得起。”

宁姨娘虽觉着自己早当得起谢松正室之位,可三老太太这话儿,实在半点分寸没有,竟拿她的身份打趣,当真讨人嫌的很,忙寻个由头,出去做事了。

☆、第9章 家族,家宴

  三老太太这人,谢莫如是经常见的,三老太爷三老太太这对夫妻虽是老字辈,年纪正经不算老,比谢尚书大不了几岁,是谢尚书嫡亲的小叔叔,据说当初谢尚书之爹谢老太爷过逝时还抓着儿子的手让儿子照顾小叔叔。这些年,又是亲叔侄,三老太爷与尚书府一向关系不差。三老太爷从未出仕,膝下两子一女,长子谢驽在翰林供职,次子谢骥捐了个通判,长女谢燕年纪最小,亦已出阁,嫁的不是别家,正是宁姨娘的娘家三弟宁卓。所以,三老太太与宁姨娘相近,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以往谢燕亦常随三老太太来谢家说话,今日还未见谢燕来,想是嫁了人不比在娘家随意,只是这样的日子,再没有不来的理。

今日随着三老太太过来的女孩子,谢环谢珮是谢驽嫡女,谢琪则是谢骥庶女。这几位姑娘,谢环谢珮年纪较大,一个十三一个十二,余者谢琪八岁,小谢莫如谢莫忧两岁。不过,不论年纪大小,一水儿都是堂姑姑辈的。

谢家宴客,又是谢柏探花之喜,请的宾客除了本家,便多是亲近往来的人家,不算盛大,也绝不冷清,各处皆精心预备了。官客堂客一前院一内宅自不必说,姑娘们也自有姑娘们说话的地方。

女孩子们去芷兰厅说话,谢环谢珮与谢莫忧是极熟的,同谢莫如打声招呼,便与谢莫忧唧唧咕咕的说起话来,无非是衣裳首饰之类。谢琪是沉默少言的性子,安静喝茶。谢莫如坐了一会儿,谢二老爷府上的姑娘们也到了。谢尚书与谢二老爷是嫡亲的兄弟,父母过逝后便分了家,亲近自不必提。只是,二老爷二太太夫妻带着小儿子小女儿在外为官,并不在帝都,其长子谢槿一家亦是外放为官,如今在帝都是次子谢枫一家。故此,由丫环婆子引来芷兰厅的便是谢枫长女谢静。

谢静年纪尚小,不过六岁,后头还跟着奶娘,谢莫忧命人拿了吃的逗她说话儿。只是谢莫忧今日责任重大,待谢太太娘家舅老爷朱家的几位姑娘过来后,她就得去招呼朱家姑娘,只得命婆子丫环小心哄着谢静些罢了。

谢静吃些东西,就要喝水。谢静的奶娘让丫环去外头要些温水,有些不好意思的同谢莫如解释道,“姐儿年岁还小,不敢叫吃茶。”这位奶娘很是负责,生怕屋里姑娘小姐们再乱给谢静吃东西,就抱了谢静在个冷僻处呆着,结果就挨上了谢莫如。

谢莫如知道谢枫的妻子苏氏出身徽州苏家,养育孩子向来精心,便点点头,同奶娘道,“阿琼年岁小,是不要吃茶为好。倒是一会儿席面儿上的东西不知适不适合她小孩子吃,阿琼在家都吃什么,我吩咐人去小厨房一声,到时叫他们单做一份好克化的出来。”

奶娘更不好意思了,来人家赴宴,哪里还有点菜的道理?谢莫如平日不喜多言,看奶娘似有顾虑,便不再多说。奶娘喂谢静喝了水,十分感激道,“实在是劳烦大姑娘了,要是便宜,蒸一盅蛋羹就好。”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能被苏氏指为亲闺女奶娘的人,定是心腹。从这个奶娘举止中也能瞧得出来,那真是不错眼睛的盯着谢静。为了自家姑娘,奶娘沉一沉心,便厚着脸皮开口了。说来她对这位尚书府的大姑娘还是头一遭见,要不是刚刚堂姐妹间互相见礼,奶娘还不知道这位就是尚书府的大姑娘呢。

谢莫如问了奶娘几句谢静有无忌口的话,便让静薇下去吩咐了一声。

一时,又有几家亲戚的姑娘们到来,琼闺秀玉满满坐了一屋子,只是同谢莫如相熟的实在一个都无。还有宁家几位姑娘时不时朝谢莫如瞧一眼,倒像没见过似的。不过,人来的多了,谢莫如这边儿也不冷清,只要不是姓宁的,大家彼此总要打声招呼。其实,便是宁家姑娘,也要硬着头皮过来同谢莫如打了声招呼。

大家不论亲近还是冷淡,总之一团和气的说笑直至开席。谢家请了两班小戏,有说有笑的热闹了一日,直待晌午过后,诸亲朋起身告辞。谢莫如谢莫忧均跟在谢太太身边送走客人,谢莫忧朋友颇多,来人皆有交情,面儿上颇有依依不舍之态。谢莫如站在谢太太身畔,只是微微含笑而视。

诸人走的都早,留到最后就是三老太太一行,大家便在谢太太房中喝茶说话。谢燕虽没跟三老太太一并来,倒是一并留下了,说是要回娘家住几日。谢太太笑,“做人家媳妇的,还这样时不时的回娘家,仔细婆家挑理。”

谢燕笑,“婆婆疼我,是再不会挑我这理的。”

三老太太慈爱的望着女儿,笑道,“我就发愁阿燕这性子,都嫁人了,还跟做姑娘时似的,亏得亲家不嫌她。”

谢太太笑呷口茶,“阿燕活泼,这样更讨人喜欢。”

谢驽之妻李氏年岁与宁氏相仿,或者是三太太这个婆婆不大好服侍,李氏眉眼竟比宁氏更见老相,闻言亦笑,“我也这样说,女孩子就得似妹妹这样才好,不然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半天没一句话,又有什么趣。”

谢骥之妻于氏二十出头儿,生得眉目如画,接了妯娌的话笑,“妹妹这辈女孩儿少些,除了妹妹,就是远嫁的大姐姐了。我嫁来的年头浅,没见过大姐姐,只听母亲说过,大姐姐在家时也是难得的爽俐人物。”

谢太太一叹,“是啊,大妹妹嫁的远,这都多少年没见了。”

大家说了回话,三老太太也就起身告辞了,谢燕一面扶着母亲,一面笑对谢莫忧道,“阿忧,什么时候有空过去玩儿,我有好东西给你。”

谢莫忧笑,“怎好总是白得您的东西。”

谢燕笑,“我乐意成不成。”

谢莫忧一路送三老太太一行人出松柏院,谢莫如则是跟着谢太太到房前便止了步,随谢太太回了正厅,谢太太应酬这大半日,毕竟上了年纪,面儿上难掩倦色,只是毕竟是大喜事,眼中神色尚好。谢太太看向谢莫如,温声道,“莫如也累了这一日,早些回去歇了吧。”

谢莫如应一声“是”,起身行个礼便回杜鹃院了。

谢莫如刚走,素蓝捧来一盏燕窝粥,笑道,“今日来的客人多,我看太太只顾得招呼别人,午膳怕是没用好。就令小厨房预备了燕窝粥,太太好歹用些。”

谢太太接了燕窝粥,问,“醒酒汤可备好了?”

素蓝笑,“太太只管放心,厨下一早就预备了。怕老爷、大爷、二爷今日是要多吃酒的,还备了些清粥小菜。”

谢太太喝一口燕窝粥,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素蓝笑道,“大喜的日子,太太怎么倒叹起气来。”素蓝是谢太太身边的大丫环,年方二十七了还没嫁人,倒不是谢太太没给她安排亲事,只是素蓝先时有过一桩亲事,未办喜事,男方便过逝了,自此立志不嫁,要一辈子在谢太太身边服侍的。诸丫环中,她年纪最长,亦最得谢太太信任,故而倒敢多说一句。

谢太太捏着银匙搅一搅手里的燕窝,道,“莫忧是活泼太过,莫如则稳重太过。”

“两位姑娘年纪还小,有太太瞧着慢慢调理,自是一日比一日可人的。太太只管宽心就是。”素蓝笑劝。她其实明白谢太太说的委婉,今日虽是谢家开宴,可大家闺秀,便是活泼些,也是动静得宜才好,二姑娘这对谁都乱亲热一气,太太不见得就喜欢。再说大姑娘,要素蓝说这位大姑娘哪儿都好,就是受了母族的拖累,不然,当真是一等一的气派人物,单是今天悄悄命丫环传话命厨下单为谢静备份相宜的午饭,就知这是个细心人,且行事细密周全,不是那一惊一乍的性子。只是,大姑娘气派太过,也不知在太太跟前讨个喜欢,若是那等笨人不会讨喜便罢了,可大姑娘怎么看也不笨哪,每日就是淡淡的。两位姑娘,热的太热,冷的太冷,实不怪太太有这样的感叹。

素蓝服侍着太太吃了半盏燕窝粥,轻声细语的开解太太的心情。

且说谢莫如回了杜鹃院,张嬷嬷忙迎上来,静薇服侍着谢莫如换下外头的大衣裳,谢莫如坐在妆台前卸钗环,回头问,“母亲中午用了些什么?”

张嬷嬷笑道,“大奶奶用了一碗胭脂米饭,四样小菜都用了些,倒是荷叶汤清淡,奴婢瞧着大奶奶似是喜欢,喝了一碗。”

谢莫如点点头,舒展开一头长发。张嬷嬷笑问,“大姑娘中午用的可好,要不要再用一些?我叫厨下留了饭。”

“倒还不饿。”

紫藤捧来一盏茶,张嬷嬷接了来,那模样,慈爱又欣慰,笑,“姑娘喝口茶润润嗓子,奴婢在咱们院里也听着外头的热闹,今日来的闺秀们定然不少的,姑娘接人待物的,定是劳累的。”实不知她家姑娘在外交场并不是热门人物。

谢莫如接过茶,让静薇紫藤早些下去歇了,她独取了本书卷,坐在窗前静静消磨了半日去。

☆、第10章 请安

  谢柏的探花宴结束后,谢莫如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倒是谢家下人兴致勃勃的陷入一轮又一轮对谢柏亲事的八卦中,今天说李家闺女好,明儿个说张家小姐佳,连素来清静的杜鹃院都听得几缕风声。

一日,谢莫如休息时,张嬷嬷端来新做的红豆糕,悄悄的同谢莫如道,“我听外头大厨房的许婆子说,太太相中了宁家姑娘。姑娘,你说这事儿……”张嬷嬷不好再说下去,眼中却有浓浓的担忧。

谢莫如听此无稽之谈都笑了,翻过一页书卷道,“别听人胡说,没有的事。”

“真的,许婆子说的有鼻子有眼,听说这些天家里尽是预备定亲的家什呢。”如今就是宁姨娘帮着谢太太理家,倘再来个姓宁的二太太……虽说这些年杜鹃院的供奉从没少过一丝一毫,不过,张嬷嬷对宁姨娘可是没半点好感。她主要是担心她家大姑娘。

谢莫如淡淡道,“二叔堂堂新科探花,又不是娶不上媳妇,还是说帝都城只剩他家一家有闺女了?婚姻是结两姓之好,父亲这里有个姓宁的了,再叫二叔娶个姓宁的,岂不浪费?”不只是谢柏谢二叔这种优质资源的浪费,就是人宁家姑娘,也没这么个浪费法儿啊。真不知这些下人在胡乱传什么。

张嬷嬷又觉她家大姑娘说的有理,便放下一半的心,小小声道,“谁家都好,只要别是那家就好。”

谢莫如微微一笑,张家李家又与她有何相关,便真是谢宁两家联姻,丢人现眼的也不是她。

主仆两个正说着话,松柏院的素蓝过来送东西,婆子恭敬的引了素蓝进来,张嬷嬷知素蓝是谢太太面前一等一的大丫头,忙起身相迎,笑道,“素蓝姑娘怎么有空过来,可是有事?”

素蓝示意后头跟着的两个小丫环将手里的东西捧上前,笑道,“刚才咱家贵妃娘娘着小太监赏了些鲜果下来,因是南边儿的鲜果,颇是难得。太太将东西分了,这两篮是给大姑娘的。”

谢莫如见是一小篮樱桃一小篮杨梅,皆是新鲜可人之物,起身道,“有劳素蓝姐姐走这一趟,今日天晚,烦素蓝姐姐替我谢太太赏,明早我再过去亲谢。”自有杜鹃院的小丫环接了果子,再有紫藤招呼跟随素蓝的两个小丫环去玩儿了。静薇搬张竹椅来,笑道,“素蓝姐姐难得过来,也坐下喝杯茶。”

谢莫如微颌首,素蓝方坐了,静薇捧来茶,素蓝起身接茶,笑道,“哪里就敢有劳你了。”

静薇笑,“难不成我去了你那里,你没茶给我吃。”

素蓝笑,“姑娘宽和,咱们也不好失礼。”

静薇继续捡起缠了一半的绣线,笑,“素蓝姐姐特意过来送东西,要是茶都没一盏,才叫失礼。”

谢莫如道,“娘娘赏了东西,看来明天太太要进宫谢恩的。”

素蓝笑,“是,太太明儿个五更就得准备出门了,大姑娘早些过去,正好送一送太太。”

因宫里有个贵妃女儿,谢太太是常进宫的人,进宫流程繁琐,五更就要出门,以往谢太太进宫的日子,都会吩咐下来不必过去请安,谢莫如是个实诚人,便不过去,倒是听说谢莫忧宁姨娘常去送谢太太出门。如今素蓝这样说,谢莫如也不好说不去,便道,“也好。”

素蓝其实是好心,她是个聪明人,能成为谢太太的首席大丫环,智商自不必说,她为人也颇是圆融,并不因在谢太太面前得脸便欺下媚上,反是常会照顾那些小丫头,偶尔有谁犯了错,也会替人求情说好话,故而在府中人缘儿极佳。素蓝是觉着谢太太谢莫如之间总是淡淡的,谢太太一提到谢莫如便叹气,素蓝想着,大姑娘就是不若二姑娘性子和软,倘能多在太太跟前殷勤些个,亲祖孙,总能缓和一些,因此才多了回嘴,可见谢莫如不辩喜怒的模样,素蓝心里又有些没底。

素蓝看不出谢莫如的喜怒,谢莫如却是看出素蓝心里所想,淡淡道,“我知姐姐的好意。”

素蓝忙道,“奴婢也是随口这样一说。其实,太太让奴婢跟大姑娘说,明儿早上不必去请安的。可奴婢想着,以往这样的日子,二姑娘都会早些过去……”

谢莫如一笑,素蓝说的是实话,她以往的确没去过,不过,素蓝都这样说了,不去反显的不好。反正不过是略早些起床,并不会误了早饭,她并不介意,反是问,“二叔授官了吗?”

素蓝没想到谢莫如突然问这个,想都未想便道,“二爷已经授官了,是七品翰林编修。”

谢莫如不禁望向廊下挂着的百灵,道,“这是二叔送我的百灵。”

谢太太院里什么灵巧的鸟儿没有,素蓝依旧表现出极大的兴致,“听说百灵嘴巧的很。”

谢莫如起身,带着素蓝去看了回百灵,素蓝略说了几句话,松柏院也少她不得,便告辞了。

张嬷嬷亲自送了素蓝出门,回身见谢莫如在给百灵添水,笑道,“咱家二爷可真有本事,这就是七品的官老爷了。”

七品不算什么高品阶,在帝都更是芝麻粒的小官儿,但谢柏这官职是考探花而来,自然十分了不起。

谢莫如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一时,静薇洗了樱桃杨梅呈上,谢莫如道,“母亲那里送了没?”

静薇道,“张嬷嬷去送了。”

谢莫如道,“再挑出两碟好的给纪先生送去,这两样果子禁不得久放,余下的你们分吃了吧。”

静薇笑道,“宫里赏的东西,哪里有半个不好的,奴婢看这个头儿都似比着尺子量过似的齐整。”外头都说她家大姑娘不好相处,在静薇看来,谢莫如实在不难伺候,谢莫如脾气不坏,也没什么不好的习惯,亦从不苛待下人,还相当大方。像这样宫里赏下的东西,一句话便叫她们这些做丫环的分了。都说杜鹃院的差使油水不丰,可是衣食上头她们这些做丫环的半点不比别个院里差,似这鲜果,怕是牡丹院的大丫头也摸不着一个半个。没法子,牡丹院里除了大爷宁姨娘还有一位姑娘三位小爷,两篮子鲜果,主子们尝尝便罢了,哪里还能余到下人头上。倒是她们杜鹃院,东西向来是用不清的。静薇其实也觉着奇怪,大爷一年也不来杜鹃院一趟,老爷太太对她家姑娘也没什么偏爱,倒是更喜欢活泼的二姑娘一些,何况府里大半事都是宁姨娘来打理,都说杜鹃院是失势的,可是,但有东西,松柏院里有多少,杜鹃院便有多少,素来比牡丹院还要多。有许多人因此颂扬宁姨娘贤惠,只是静薇想着,这府上的事,终归是太太说了算的。杜鹃院供奉如何,自然也是太太定的规矩,是多是少又关宁姨娘什么事呢。

胡思乱想了一回,静薇又会瞧着小丫环分出两碟果子,亲自给纪先生送了去。

静薇回来道,“奴婢到纪先生院里时,见二姑娘带着丫环,还有两篮子果子,看样子,是要出门。”

谢莫如点头,以示知道了。

静薇道,“姑娘,你说二姑娘是不是去三老太太那里。”

“大概是的吧。”谢莫如捏了颗樱桃放进嘴里,贡品的确是不错,非但样子好,味道也是上上等的好。

第二日,谢莫如便起的早些,暮春晨间犹寒,张嬷嬷提前找出了厚料子披风给谢莫如穿了,又吩咐紫藤提好灯笼,让静薇扶好了姑娘,外头黑,别摔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