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谢太太也挺高兴,家里给谢莫如送了年礼,也收到了谢莫如的回信,闽地逐渐安稳,且这一年战事虽未断过,却是胜多败少。谢家的政治地位相当稳固,二孙子三孙子的亲事都定了,谢太太也算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谢太太还替苏妃多说了一句,道,“苏妃娘娘素来身份娇弱,就得娘娘多照顾了。”

“这不消母亲说,我与苏妃也是姐妹。”谢贵妃笑着打听,“倒是阿芝去了闽地,他年岁也不小了,亲事不好再拖了吧?”

谢太太笑,“同亲家商量了,在帝都代娶,然后送阿芝媳妇去闽地,也叫小两口团聚。”

“这也好。”

谢贵妃又问了问谢芝在闽地的情况,知道谢芝只是做了个七品属官,谢贵妃叹,“阿芝的文章火侯也差不离了,庶吉士的官阶最低也是从七品了。”品阶只差半级,但庶吉士可是在翰林院,谢芝如今不过是在藩王府,前程如何能一样?要谢贵妃说,谢莫如有提拔娘家兄弟的心是好的,只是提拔的不是地方,倒耽搁了谢芝的前程。

早在谢尚书决定让谢芝随谢莫如南下时,谢太太就想通了,笑道,“随他去吧。王妃先时随着王爷就藩,走的匆忙,人手上难免不足,做娘家的不帮衬谁帮衬呢。”

谢贵妃笑,“我也只是一说,莫如既开了口,父亲也不好回绝。”虽然谢莫如这种各房选一位子弟的方法让谢贵妃觉着谢莫如的野心有些大了,好在娘家侄子不只谢芝一个,而谢莫如,五皇子既已就藩,妻以夫贵,五皇子前程已定,谢莫如便是本事通天也就止于此了。

母女俩说了些闲话,年下事多,谢贵妃未留母亲用饭,很厚重的赏赐了,谢太太就告辞出宫。

谢家现在也忙,先时张长史来帝都送年礼,捎带的还有谢莫如给娘家的东西,以及各在五皇子麾下任职的各属官给自家的年礼,如永定侯这样的自不消张长史担心,不过是永定侯的家仆与张长史一道,比较方便是真的,其他自有永定侯家的人自己负责。如柳扶风、谢芝谢云谢远、薛长史、李宇以及其他属官,本身未带多少人手,多是派一个贴身仆从跟随,其他就得有劳张长史了。

且跟随五皇子的人,因闽地战事多,多有受封赏的,这些人家又收到自家人送回的年礼。想着五皇子远在闽地没法子致意,五皇子亲娘苏妃在深宫少见人,苏妃母族……其实没啥人了。于是,大家只得曲线救国想到五皇子岳家谢尚书府,这是谢王妃的娘家啊。

于是,不说刻意往来,大家见着谢家人也格外亲切了。

如谢家二房谢枫苏氏夫妇更不必说,儿子谢云跟着去也学着当差了,还是在前线……当然,前线跟前线也不一样,柳扶风现下在帝都名声颇是响亮,不同于初始的一千兵马,柳扶风麾下兵马增至八千,一年就因战功升至正三品昭勇将军,谢云就是在柳扶风手下任文职。

文职安全性高,而且,因主将能干,随着主将升迁,他们这些文职也会跟着升迁。这样的位置,如果谢云不是有个做王妃的堂姐,如何能轮得到他!

原本儿子跟了谢莫如去闽地,苏氏就常到长房伯父家走动,如今过年收到儿子的年礼与信件,来得更加殷勤。难得苏氏一向清淡的人,也是口角含笑,“我还说他们兄弟三个在一处也有个照应,眼下各得了差使,倒是没在一处。”

的确是没在一处,谢芝依旧在藩王府,谢云去了军中,谢远则为一地县令,做了父母官。谢太太笑,“好在离得不远。”与谢贵妃对谢莫如的看法不同,谢太太有丈夫点拨着,只看谢莫如对三个娘家兄弟的安排,就知她是何等清楚了。

“是啊。”非得跟着这样的堂姐,孩子们才有前程。

苏氏过来,主要是想着,谢太太有了年岁,尚书府是族长长房,年下祭祖什么的,事务颇多,看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她帮着跑跑腿,谢太太也轻松些。也亏得有苏氏,为谢太太分担不少。

谢太太更加盘算着,明年给谢芝娶妻后,接着就给谢兰娶亲,怎么也得有个孙媳妇帮她管家,不然这一府的事务,委实操劳不少。

帝都人忙忙碌碌的准备新年,五皇子这里也颇是繁忙,而且,不同于去岁初来时颇为苍促在总督府的新年,今年五皇子先是亲自主持了官学里文武学生的年终考试,排了名次,给前五名发了奖赏,正式给官学生放了年假,过了上元节再来上学。

其次,就是各种祭祀活动。

穆元帝正是心疼与思念五儿子的时候,赐下不少祭品以及祭祀礼器。

五皇子先是带着大臣们祭天地,回头再祭自家祖先,然后就是新年的各种宴会。五皇子在前面招待驻地官员与自己府里的属官,谢莫如于长春宫宴请各官员家眷。除了官员,闽王府也会宴请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大儒,另外就是年下给官员们种种赏赐,还有军中所赐,一样都不能少。

而且,今年女眷那里的宴会与以往也有些不同,皆因大郎二郎三郎过年就到了正式读书的年纪,五皇子夫妻二人商量着,得给儿子们找几个伴读。所以,新年宴会,谢莫如让各家眷带着家里年岁相当的孩子们来了。

这对夫妻再次趁着儿子们入学的机会,将闽地高官家的儿子们网罗其中。

忠心是什么?

你我利益一致,自然忠心。

☆、第193章 吴

  过了上元节,看过灯会,各位小伴读就位,大郎二郎三郎就正式上学了。

头一天上学,五皇子用过早饭特意教导了儿子们几句,无外乎,认真听先生讲课,好好念书的话。因是孩子们念书的日子,几位侧妃也一大早的过来,送儿子们上学……

五皇子叮嘱儿子几句,因是第一天,特意亲自带儿子们过去学堂,侧妃们便留在长春宫陪谢莫如闲话,四郎、五郎、昕姐儿、六郎几个不用上学的也在,昕姐儿与六郎是养在谢莫如这里的,当然,俩人的情形也不同,昕姐儿是因为家里就这么一个女孩子,谢莫如偏疼她些。尤其昕姐儿是女孩子,为了日后册封,就养在谢莫如跟前了。六郎是因为凌霄不乐意养孩子,谢莫如是嫡母,孩子们名义上都是她的,也就放她这里养的。谢莫如对昕姐儿道,“去你母亲那里,跟她说说话。”

徐氏见女儿迈着小步子过来,将女儿抱在怀里,笑道,“每天都见的。”一面抚弄女儿的脸颊,可见对女儿是极喜爱的。

凌霄一脸淡淡,自进屋起也没正眼看六郎一眼,谢莫如便也没说什么。苏氏笑指了凌霄道,“六郎,你母亲在这儿呢。”

凌霄仿佛没听到苏氏的话,根本没有任何反应,更没有给六郎一个眼神。

六郎在孩子里排行最末,如今也才两岁半,还是懵懂的年岁,咬咬手指,看向凌霄,又看看谢莫如。谢莫如抱了六郎在膝上,摸摸他的小脸儿,六郎团团的小圆脸儿对着谢莫如笑,奶声奶气的叫她,“母亲。”

谢莫如笑,“真乖。”

于氏笑,“一转眼孩子们就大了,大郎他们念书,四郎羡慕的了不得,跟我絮叨了好几日。”

四郎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觉着,我也是大人了。”

谢莫如对孩子们都有耐心,笑道,“你大哥他们上学了,弟弟妹妹们得有个做哥哥的照看哪。我看了又看,就得四郎你才行哪。”

四郎立刻觉着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昂着小脑袋道,“母妃放心吧,我一准儿把弟弟妹妹们看好。”

谢莫如道,“那我就把他们托付给四郎啦。”

“嗯!交给我吧!”

谢莫如笑,“好啊,那就交给四郎了,你带着弟弟妹妹们跟纪先生去玩儿吧。”

四郎就带着弟弟妹妹们玩儿去了,虽然哥哥们都去念书了,让四郎有些寂寞,但一下子,他成了小团体中的老大,还被母妃委以重任,又让四郎的心里有些美滋滋,于是,就扬着小脑袋,腆着小胸脯,十分昂扬的带着一串弟妹们玩儿去了。

诸人们都有些忍俊不禁。

谢莫如这才说起正事来,谢莫如道,“下月就是我母亲的祭日了,我想着,抄些经文供奉,偏生我不信神佛,抄来怕是不灵验。听说苏氏你颇通经文,你就替我抄上一些吧。”

苏氏脸上一白,连忙起身道,“是。”又问,“不知娘娘要抄什么经书,要抄多少?”

“就抄金刚经,能抄多少抄多少,也别累了你,倒叫我心疼。”

苏氏柔顺的应了。

略说几句话,谢莫如就打发她们下去了。

苏氏的脸色有些白,徐氏于氏暗自庆幸自己谨慎没有多嘴,王妃待她们一向和气,各项用度也都是份例内最好的,但王妃可不傻,再说王妃的手段,只看她们几个侧妃现在的处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苏氏竟然敢在王妃面前挑拨……于氏悄看向凌霄,凌霄还是那幅冷冷淡淡的样子。

谢莫如未将苏氏放在心上,但她不会当看不到,此时不警告一二,怕苏氏的心就太大了。

谢莫如打发了侧妃们走,就令紫藤去吩咐,单独预备出个小院来给谢芝和吴氏住。谢太太来信里说了,谢芝的年岁,亲事再不能拖,跟吴国公府商量了,在帝都代娶,成亲后就送吴氏过来。谢芝现在级别不高,与人同住一院。吴氏若来了,小夫妻俩得有个单独的院子才成。

再者,二月中是靖江世子的生辰,也要准备贺礼。

谢莫如这里成天的事情忙不完,五皇子根本不晓得苏氏抄经的事,就是晓得,五皇子估计也没啥反应。本来就是,妻子要管着一府的事,还要操心孩子们,哪里还有空抄经。反正侧室们闲的很,抄一抄也没关系啊。

好吧,这就是五皇子的脑回路了。

龙抬头那日,五皇子沐浴更衣带着驻地官员、王府属官与妻子去庙里给岳母做法事。靖江王依旧派了长史过来祭奠,谢莫如依旧让钱长史带了给靖江世子的生辰礼回去。

龙抬头之后,二月底,谢芝的新婚妻子吴氏被送到闽地来与丈夫团聚。

吴氏来之前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藩王府是个什么规矩,她是知道丈夫住在藩王府的,也知道因品阶关系,是在藩王府与人同住。吴氏来前,她娘还悄给了她银钱,说要是藩王府住着不便宜,待些日子在不得罪谢王妃的情形下,自己在外头寻处宅子也是一样的。倒是太婆婆与她说,都安排好了。

吴氏出身国公府,嫡亲的姐姐做着太子妃,自然不差银钱。主要是谢莫如名声在外,而且,丈夫毕竟是庶出,好在夫家这一代只有谢王妃一个嫡姐,而未有嫡子,不然,吴国公再不能提起这桩亲事的。因为谢家的情形,吴国公府也看得明白,是不可能有嫡子的,谢芝这庶出的,地位也就是嫡子的地位了。

就是因谢莫如与谢芝一嫡一庶,吴氏心下也存了三分小心。

倒是来了藩王府,便有侍女引她到了一处小小两进院落,院子不大,坐北朝南,方位很正,而且是一溜五间正房的院子,很是干净齐整。廊下一株桃花已结了点点粉嫩花苞,进得屋去,家俱摆置皆是清一水的黄花梨。能让吴氏这国公府出身的看得雅致,可见屋舍委实不错。吴氏先同侍女道谢,“有劳姐姐了。”又请侍女坐了。

“都是奴婢份内之事。”紫藤笑,“娘娘接到家里太太的书信,就命奴婢挑了这处院子,这儿离薛长史的院子不远,出门就是就是甬道,大爷当差,大少奶奶去娘娘那里说话,都是极便宜的。因知大少奶奶必要带自己的东西来,屋里略收拾了些,大少奶奶瞧着安置吧。”又介绍了屋里的两位侍女,“碧桃,春江原是娘娘那里的侍女,娘娘说大少奶奶新来,对藩王府不熟,让她们过来,待大少奶奶熟了,再叫她们回去是一样的。”

吴氏又谢过谢莫如的照应,紫藤说着话,谢芝就来了。谢芝与紫藤是熟的,紫藤是谢家的丫头,自小就在谢莫如身边服侍的,谢芝笑,“紫藤姐姐来了。”

“知道大爷事忙,我来陪大少奶奶说说话。”紫藤起身见礼,谢芝既来,紫藤就告退了,笑道,“娘娘也记挂着大少奶奶这一路辛苦,奴婢先回去同娘娘说一声,娘娘也就放心了。”

谢芝起身相送,道,“你跟大姐姐说,我们一会儿过去给大姐姐请安。”

紫藤应一声,恭敬退下。

俩人成亲,还是第一次见。

吴氏面儿上微红,倒是丫环有眼力,上了茶就退下了。谢芝年岁长些,妻子年岁小,这一路过来,虽有忠心家仆护送,一个女子,也不容易了。谢芝问,“累了吧?”

“倒也还好,大爷今儿还当值的吧?”吴氏也会找话题,总不能夫妻俩干坐不说话。

谢芝笑,“朝廷成亲也得有三天婚假,我早与上峰说过了,就是不知你具体哪天到。要不,我就出去迎你了。”

吴氏听了心下也欢喜,这会儿俩人要说有什么深厚感情也不可能,但俩人都是想往一处亲近的,有亲近的心,俩人性格都不差,待到谢莫如那里时,举止眉目间就很有些意思了。

对于吴氏,谢莫如本就是大姑姐,新婚头一次见面,也要见礼的。待吴氏行过礼,谢莫如给了丰厚的见面礼,又问吴氏路上来的事,走了多少天,路上可还顺遂,和气又亲切。

最后,谢莫如道,“这一路车马劳顿,你们先回去歇着,明儿过来,咱们一道吃饭,过几天就是上巳节了,我这里有宴会,你也过来,认识一下闽安的各位夫人太太。”

谢莫如的安排,简直体贴又周到。

吴氏与谢芝回了自家小院都说,“大姐姐给我这样贵重的东西。”这样的一套红宝石赤金头面,吴氏的出身也觉着贵重了。

谢芝笑,“大姐姐给,你只管收着。”谢莫如同谢芝几人的关系都不错,小时候谢芝可能还觉不出来,待大了,谢莫如能给的机会,从来没有吝啬过。至于生母的问题,宁氏被关起来时,谢芝年岁还小,谢尚书谢太太又不是傻子,自不会留下这等后患,早同他分说明白了。谢芝是男人,也没谢莫忧那般总与宁家和晋宁侯府来往,倒是觉着自己生母有些对不住嫡姐。毕竟是生母先起了心思,论身份,也是生母不对在先。

谢芝是长孙,被教导的很好。来了闽地,五皇子谢莫如都肯照应他,他也不是不识好歹。何况,这等出身的子弟,难道放着这么个位高权重的长姐不亲近,那就是傻瓜了。谢芝明显不傻,不然,家里不能为他的亲事百般筹划,给他定下国公府出身的妻子。

谢芝二十几岁的人,已经知道体谅人了,何况妻子年岁小,谢芝道,“闽地不比帝都繁华,咱们在一处,我平日里要去当差,搁你一人在家,我也不放心。如今在藩王府,同大姐姐在一起,你闷了只管过去找大姐姐说说话,她是极照应咱们的。”

吴氏笑应了。

她大家出身,家族来往什么的,自然不陌生。

小夫妻初见,倒是有许多话说,及至晚上圆了房,不过两三天,愈见亲密。谢芝也是个会做人的,上峰下官都知道他媳妇来了,谢芝还在休沐时在自己的小院摆了两席酒。这些事自有吴氏张罗,谢芝出面相请,大家都肯赏光,只是随丈夫前来闽地的妇人不多,且这些太太奶奶们,论出身真比不得吴氏。不过,人家丈夫官职多比谢芝高些,吴氏很是随和,遇着年长的妇人,也很尊重人家,说话也客气。再加上谢芝吴氏小夫妻毕竟是小外戚,能如此做人,颇令人称道。

吴氏来的事,谢莫如也同五皇子提了一句,五皇子道,“是啊,阿芝年岁可不小了呢。”

“说来他这亲事真是颇多曲折。”谢莫如道,“他是长孙,家里期望也高些,原是想着先进学,亲事且不急。二叔成亲也晚,所以阿芝的亲事定的就迟,原是定的现在靖江吴巡抚家的姑娘,可惜那姑娘命薄,地动那年过身了。终归是有婚约的,阿芝为吴巡抚家的姑娘守了一年,后来吴国公见阿芝厚道,两家也有意,就定了现在的亲事。”

谢莫如递了盏茶给丈夫,道,“弟妹年岁小些,千里迢迢的过来,离娘家人就远了。倒是吴巡抚离得近,亲叔父家,原也该多走动的。吴巡抚一地大员,不好来闽地,弟妹也是女眷,也不方便去靖江。我想着,让弟妹写封信给吴巡抚,也是告诉吴巡抚一声,王爷说如何?”

五皇子听到最后,唇角直抽,险喷了茶。忙忙的咽下嘴里的茶,五皇子笑,“我的王妃呀,有话你就直说。”这弯子绕的哟。

谢莫如拍他一记,也笑了,“我还没说完呢。”

五皇子拱拱手,打趣,“请继续请继续。”

谢莫如笑,“我是想着,一来也是让弟妹同娘家叔叔走动一二,二则,倒是有件事同吴巡抚打听。都说靖江王偏爱三子,世子虽早立,不如三子更受靖江王宠爱。吴巡抚毕竟在靖江也有些年头了,就是不管啥事,这些事他也应该知道的吧?”

“你是说挑拨挑拨靖江世子与靖江王的关系。”

“不知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就让吴巡抚试一试。”谢莫如道,“靖江世子是受朝廷册封的,让他知道,朝廷是支持他的。靖江王再偏爱三子也没用!他受挑拨很好,不受挑拨,也没关系。”

“这倒不错,就是不知吴巡抚乐不乐意?”吴家毕竟是太子妻族。

谢莫如微微一笑,“要说吴家,先帝时就是最忠心的,后来,先帝崩了,他们同辅圣公主关系也不错。至陛下亲政,陛下都乐意同他家做亲家。凡世家大族,关系总是复杂的。殿下别忘了,最先要同我娘家做亲的,可是吴巡抚。只是事出不巧,才换了现下的亲事。其实,说来说去不都是吴家么。”

五皇子也就不废话了,道,“谁去送信?”

“让行云去吧,她最知我的心意。”

五皇子想了想,“五月是靖江王的寿辰,再等一等,五月张长史去的时候,让江姑娘跟着一道去。”

谢莫如没什么意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