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宜昌鬼事3大宗师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蛇从革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18-07-21 18:20:27

  项羽在见过了所有义军首领之后,把陈平也召到身前,陈平对项羽已经彻底拜服,也和其他首领一样,五体投地拜在项羽的身前。

  没想到的是,项羽对待他,另眼相看,让陈平站立起来,并宣告陈平,拜陈平为都尉。

  陈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从一个边缘化的谋士,竟然立即被升迁为上卿的爵位。

  看来项羽心中十分清楚每个人的功劳,并不是一个只知道侮辱人的勇夫。

  拜了上卿爵位的陈平,在楚军里的地位立即显赫起来,他想起了那个持戟的卫士韩信,却发现怎么都找不到这个人的行踪。

  陈平以为韩信已经在战场上阵亡,不免叹息韩信的运势远不如自己。

  陈平跟着项羽继续向秦国进发,走到潼关的时候。

  项羽再次在夜间召见陈平。

  项羽并不啰嗦,非常直接的询问陈平:“知道军中的大患吗?”

  “知道。”陈平也直接的回答,“章邯麾下的降军被楚军欺辱,现在正在谋划兵变。”

  “如何安抚?”

  陈平看着项羽的眼中的杀气和怜悯交替显现,游移不定。

  “臣知道一个安抚的法子。”陈平剪灭心中的慈悲,“坑之。”

  “有二十万。。。。。。。”

  “臣有办法。”

  项羽犹豫很久,“什么办法?”

  “不能说。”陈平跪下来,垂头说,“将军(项羽还未称王)最好不要知道。”

  项羽叹气,“无论什么办法,我必将背负白起一样的恶名。”

  “得天下者,”陈平缓缓的说,“必有白骨千里。这是我师父教我的第一课。”

  三、算沙部:八十一进,五十一万九百四十八出。

  黄坤跟着王鲲鹏和徐云风离开大厦,拦了一辆的士。上车之前,看到邓瞳的那些奇装异服,身份各异的干爹干妈,正在笨拙的用手中的器皿,计算水分。这才知道水分这个算术在师父的嘴里稀疏平常得很,可是放在别的术士来运算,却是如此的复杂和缓慢。忍不住心里窃喜,觉得徐云风做自己的师父,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王鲲鹏在气质上比徐云风更有风范,黄坤先入为主认定了王鲲鹏是术士宗师。所以到现在还是认为王鲲鹏比较厉害。但是再仔细回想,又觉得师父其实并不比王鲲鹏弱,只是师父脾气古怪,邋里邋遢的,又喜欢玩网游,很难和术士宗师联系起来。

  刚才王鲲鹏在的士上说了一大堆关于陈平用铜壶计算水分的来历,听到王鲲鹏说尉僚教授陈平的第一课,就是得天下者,必有白骨千里这句话。忍不住问师父徐云风:“这句话真的是我们诡道入门的第一课吗?”

  “赵一二是这么跟你说的吗?”徐云风直接问王鲲鹏。

  “我记得师父答应收我做徒弟说的那句话,”王鲲鹏说,“能不能放下个人恩怨。”

  “你遵守了吗?”徐云风替黄坤问。

  “没有,”王鲲鹏想了一会,“我还是忘不了他死在张天然的手里。”

  “所以说呢,”徐云风把头转向黄坤,“什么第一课,都是胡扯。”

  黄坤耸耸肩膀,“您收我为徒的时候,什么都没说。”

  “老子不是要你给我买烟吗?”徐云风骂道,“你忘记啦。”

  “有吗?”黄坤回忆,“我记不起来了。”

  “啊,”徐云风也仔细回想了一会,“老子也忘记了。”

  三人把邓瞳的事情扔下,然后在申德旭的安排下,登上了飞翼船,从宜昌下游出发,过了葛洲坝,进入西陵峡南津关峡口,一路向上游行进。

  在船上,徐云风和王鲲鹏两人却没坐在一起,而是分别坐在船舱的两侧,各自看着身边的风景。两人一句话都没说,但是黄坤看见他们两人的脸色阴晴不定。很多时候,都是咬牙切齿,看来都在同时回忆往事。

  飞翼船到巫山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巫山县依山而建,大坝蓄水后,新县城的地势更高,路灯和民居已经把灯火亮起,在船上,看着星星点点的灯火点缀在山坡之上。

  并且夜幕初降,轻柔的白雾也把巫山县笼罩,黄坤看着这个美轮美奂的景色,不由得呆了。

  三人下船,找了一个快捷酒店住下。黄坤睡在房间里,听着峡谷里传来的鸟兽声音,一时不知道自己身处在何处。只是师父徐云风的呼噜声大煞风景,吵得他无法安心入睡。

  第二日凌晨,睡在另一房间的王鲲鹏就来敲门,徐云风骂骂喋喋的起床洗漱。三人才赶路到了大宁河。

  乘船到了大宁河的上游,弃船而行,在山谷间包了一辆无证运营的小面包车,在狭窄的小路上穿行。

  峡谷很深,绕过一个山头,有是一个山头。总算是在中午,下了车。下车后,王鲲鹏就顺着山上的羊肠小道,往山顶上爬。

  爬了两三个小时,终于爬到了山顶。到了山顶之后,黄坤才看到眼前是一片巨大的平地。

  原来这高山在山脚下仰望的时候,觉得山势陡峭险峻,可是真的到了山顶,才知道山顶非常的开阔。

  这片巨大的平地,至少有一百多亩的面积。一个老式的青砖黑瓦的院落在平地的尽头,背后靠着山巅的石壁。

  平地上,有几个农夫,正在鞭策黄牛耕地,这种山地,机械化耕作无法实现,只能延续几千年的耕田的传统。

  王鲲鹏和徐云风并不耽误,走在田埂上,朝着院落走去。黄坤回头看了看身后,看到长江如同玉带一样在崇山峻岭里若隐若现。再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和王鲲鹏和徐云风相距很远,立即加快步伐,跟着他们,田埂狭窄,如果不是黄坤小时候在乡间长大,早就摔在田埂下好几次了。

  三人行走了一半,黄坤这才发现,王鲲鹏和徐云风行走的路线并非竖直朝着院落,而是在不停的改换田埂。

  在田埂的交叉处的时候,明明是延伸到前方的田埂,王鲲鹏和徐云风两人却偏偏不走,不是向左就是向右走一段,然后在向前行走。但是他们在改变方向的时候,没有半分犹豫,也没有一步后退。

  那些本来在田地里耕作的农夫,现在都呆立在地里,看着三人急匆匆的在田埂上飞奔。

  三人终于走到了距离院落不远的田地上,黄坤这才看到,院落和三人之间,隔了一个水潭,而这个水潭的水的源头,是两股细细的溪水,分别从院落的两边绕过,聚在这里。

  王鲲鹏要向左绕过水潭,而徐云风要向右。王鲲鹏看着徐云风,犹豫了一会,也跟着徐云风向右。黄坤也只能跟着。

  走到了水潭的右边,却发现溪流虽然并不宽阔,但是也有个六七米,人不能一跃而过。

  “你走错了方向,”王鲲鹏质疑徐云风,“左边应该有个木桥。”

  “你是来钟家做客的吗?”徐云风挤兑王鲲鹏,“做客的都走桥。”

  王鲲鹏说:“那我倒是要看看你怎么过去,这个潭水是钟家的看家护院的,如果水里面没有讲究,我就不姓王了。”

  “你可以把王倒过来姓。”徐云风哼了一声,然后突然走进溪水。然后踏水走到了对面。

  王鲲鹏呆了呆,如法炮制,也走入水中,踩着水走到对面。

  黄坤正在犹豫,难道这个溪水竟然可以把人浮起来?

  “你还愣着干什么,”徐云风不耐烦的招呼黄坤也过去,“别磨蹭了。”

  黄坤咬牙,也踏进水中,脚下坚硬,才知道溪水下有五个石墩,只是被溪水淹没,走不到跟前,就看不见。

  黄坤也走了过来。

  三人走到院落前,黄坤本以为院落的大门上肯定有什么牌匾之类的东西。可是院门上只是左边挂了一把艾蒿,右边挂了一个锄头。而院门是开的。

  徐云风和王鲲鹏站在院门下,交换了几次方位,都没有走进去。

  徐云风想了一会,伸手把去拉车挂在院门左边的艾蒿。

  “别拉别拉。”一个带着草帽的农夫突然从后面冒出来,阻拦徐云风,“我进去给二人通报。”

  那个农夫慌慌张张的把黄牛拴在门口的一棵皂荚树上,然后连忙谦恭的问徐云风:“两位能不能告诉一下师门和姓名?”

  “他姓王。”徐云风不耐烦的说,“快进去,让你们当家的出来。”

  黄坤这才隐约明白,刚才王鲲鹏和徐云风在田埂之上一路飞奔,并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田埂的排布一定是有深奥的奇门遁甲布置。可是两人连一步都没有退,竟然赶在了这个农夫前面来到院门,这个本事,立即把农夫给镇住,所以对两人十分客气。

  徐云风的语气不善,农夫当然听得出来,但是他并不敢顶嘴,而是连连点头,转身向院内跑进去。草帽都跑的掉了。

  徐云风把头转向黄坤,“还记得之前说的话吗?”

  “什么话?”黄坤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你们黄家跟钟家不对付,”徐云风说,“老子和王八是来帮你出头来了。”

  “你不是要来讨要阴阳四辩骷髅的吗?”黄坤迟疑的问。

  “哦,老子差点忘了,”徐云风说,“我们要帮你对付钟家,还要讨回阴阳四辩骷髅。”

  王鲲鹏听了这两个缺心眼的师徒对答,忍不住嗤的一声笑出来。

  这时候,院子里一个中等身材的老头,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对着王鲲鹏不停的拱手,“抱阳子、王真人来了,来了。。。。。。”

  看样子他对王鲲鹏十分的忌惮,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老头连忙招呼王鲲鹏进入院内。王鲲鹏看了看徐云风,徐云风点了点头。三人跟着老头子走进院内。

  老头子在前面却一直侧着身子走路,他很尊敬王鲲鹏,所以不敢把背对着王鲲鹏。老头子边走边介绍自己:“叫我钟元就行。钟家里的事情,都由我来打理。”

  黄坤这才明白,钟元是钟家的长辈,但是从说话的态度来看,他并不是钟家当家做主的人,类似于管家的角色。

  在钟元的带领下,几个人穿过了几个通堂,走到了钟家院落的中心部位。然后走到左边的厢房雨檐下,绕到了一个巨大的大屋前面。

  这个大屋处在钟家院落的中心稍后,和院门一样,大屋的门上挂了东西,却是一个犁具。

  犁头巫家,看来他们一直没有忘本农耕的出身。

  钟元走到了祠堂前面,对着王鲲鹏说:“您请进。”然后身体推开,让王鲲鹏走进去,看样子这个祠堂,就算是钟元这样的人也不能轻易进去。

  王鲲鹏对钟元笑了笑,然后抬脚走进祠堂。徐云风也大喇喇的跟着进去了。黄坤犹豫了一会,也抬脚走进祠堂。

  钟元邀请三人进去之后,对着王鲲鹏解释,“当家的刚刚听到消息,三位先休息一会,他们很快就来。”

  “他们?”黄坤忍不住问了一声。

  “钟家都是同辈几个兄弟一起管事。”王鲲鹏向黄坤解释,“不是一个族长说了算,和你们黄家不太一样。”

  “秀山黄家?”钟元把眼睛看向黄坤,但只是大量了一眼,立即又带着王鲲鹏向里走去。

  进入祠堂之后,黄坤看见祠堂里没有太多的摆设。但是墙壁上挂满了人物的画像。正对门的是鲁班祖师爷的画像,证明钟家的源头就是鲁班术的一宗流派。

  鲁班画像的左边的画像是一个道士,一手持剑,一手拿着符贴。

  “这个道士是符篆的高手呢,”王鲲鹏随口说了一句。

  “抱阳子果然见识过人,”钟元佩服的说,“我们钟家开宗的老爷原本是沔阳人,尊讳‘秉钧’幼年在青城山修道,得了一点真传的本领。不过还俗后,成了一个专门造船的水木匠,元朝末年的时候,跟随汉王陈友谅造船,后来朱元璋打败汉王后,老先人也投奔了朱元璋,后来给明朝永乐皇帝打造过大船,因为他船做的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后来到了贵州和湘西川东一代,从此就在这里定居,开枝散叶。成就了犁头巫家的名声。”

  钟元介绍完了钟家的开宗人,黄坤这才明白,原来犁头巫家是这个叫钟秉钧的青城派道士开创的。

  然后钟元带着王鲲鹏在祠堂里,顺着画像一个一个的走过去,告诉钟家的列祖列宗当年的风光和事迹。跟个导游一样,把钟家的来龙去脉,显赫人物都说了个遍。并且在出川东鄂西广收门徒,无数民间的端公,和盲人都来学艺。而且这些外姓的传人,也有很多人成为了术士高手。

  所以犁头巫家能成为四大外道之一,并非浪得虚名。

  钟元带着王鲲鹏三人又走到了另一边,这里专门有一个条案,条案上放着几个厚厚的册子。

  “因为外姓传人不能在墙上挂上画像,所以他们的名册,都集中写在这里。”钟元说,“其中的佼佼者,我们都特意注明,单独立传。”

  王鲲鹏随时拿起一本来看,发现这个册子上面注明了这些外姓人门徒拜师的时间。钟元说:“我们当家的还没来,抱阳子看看我们钟家外姓传人的册录,也好打发世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2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宜昌鬼事3大宗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