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疆记事:密林诡境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二兵科林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492 KB   上传时间:2017-12-20 17:37:58

  “找路走!”他努了努头,变换为命令的语气。

  “最高指挥官”的命令果然奏效,憋着一肚子火、一心想找蚂蚁们算账的旗娃,被黄班长“劝解”之后,也只能低头大气猛喘,不敢再肆无忌惮的嚷嚷。他委屈的低下头,默默靠着王军英的身子,背好了背囊。

  那一脸的委屈样,我真还担心他会不会两眼泪汪汪呢。

  “先上岸再说。”黄班长左盯右看,在齐腰深的沼泽地里前进了几步。

  放眼一看,这片沼泽湿地不怎么宽阔。只是这水草相生、浮木横游的环境,让沼泽与地面的分界线不怎么明显,分不清那里是林地,哪里是湿地。不过,对面的树林就在八九米开外,尽管这沼泽水有齐腰多深,也用不了多久便能走到岸上。

  堆涌在岸边的蚂蚁群还未打算掉头回营。它们挤在岸边,欲要将整片沼泽团团围住。但这支横行霸道的军队,未免有些自信过头了。左右两望,时宽时窄的沼泽地,如长溪一般将天坑里的整块密林一分为二,其上伸下延,根本看不到尽头。

  奈何蚂蚁大军再是凶猛,即便再给它们添置几个“集团蚁”的兵力,也根本无法将整片沼泽包围起来啊。

  不过,它们虎视眈眈的围堵在岸边,咱们也没得选,只能往对岸行去,先避开它们再说。旗娃搭着我和王军英的肩,在水里半跳半走。黄班长与邓鸿超,则在前方引路。

  之前的衣裤还未晾干,现在又全部给浸了个透湿。不过,此时我们已经冲越了天坑的荫蔽线,毒辣的太阳光,毫无遮拦的在咱们后脑上炙烤着。虽说现在是大半下午,但那刺灼的烈阳,并未消下多少威力。

  凑巧的是,身子所处的这片沼泽地,如线段一般将天坑里的密林分割开来。而随着太阳公公的移动,天坑里的“阴阳分界线”,也恰好重合在了这里。水光粼闪,绿草缭绕,这才有了个丛林的正常模样。

  举头四望,由于暂时没有了树冠的遮挡,所以视野相当开阔。四壁的天坑岩壁,还是如高墙一般,呈着环状,毫无遗漏的将天坑里的万物裹包起来。蔚蓝的天空以及缓飘的白云,被崔巍的岩壁,圈成了固定的大椭圆形。

  除了“圈”里面的天,就再看不了任何多余。属于天坑的这片天,恐怕在天坑上方稳停了亿万年之久。而处在天坑内部的我,则切身的体会到了“坐井观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沼泽地里面的路很不好走,水底下是大片大片的淤泥,一脚下去就会被软泥包裹住大片脚掌。淤泥包脚,就又得用力扯出来,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双脚都踏在淤泥上,右脚一扯,左脚便又陷得更深。如此反复,行走的速度便慢了下来。

  况且,被那奇异的蚂蚁咬了一阵,腿脚不怎么得劲儿。旗娃这一说,我也开始担心,这蚂蚁的“麻药”,究竟是持续一阵,还是一辈子呢?

  齐腰深的沼泽水,多少带着点儿阻力,配合起脚下的淤泥,就更是寸步费老劲儿。若不是身上背携着装具,我早就身子一斜在里畅游了。即便是这沼泽救了咱们的命,但现在碍起路来,仍还是有嫌弃之意。

  “破地方!破蚂蚁!”旗娃又忍不住在耳边骂咧起来,“等我出了这里,老子见着这东西就杀!铲草除根!”

  沼泽湿地往往都是生态系统的集中体现地区,大小生物都会聚集在此。我们的闯入,让那些藏匿在水草、泥岛里的动物受了惊吓。走动之中,身边的水草里不时会传来“咚”的一声落水响,那是什么东西扎进了水里。也会有停憩在泥岛上的白毛鸟儿,因我们的闯入惊扇翅膀。

  不过,阔水沼泽中,热风吹拂,风光静好,没看到什么危险的家伙出现。唯一印象深刻的,不过是几只躲在水草缝里的大蜘蛛。若不是因为身在天坑,我倒很乐意在这绿水生态中游玩一番。

  “在上面被越南猴儿追,来下面又被稀奇古怪的东西追——”旗娃骂语不断,“真他妈是晦气到了家!老子当兵可是为了来打仗——”

  “你话再接着多下去,我就把你脑袋往水里摁。”王军英斜瞪了他一眼,打断了他的话,“不信你试试。”

  邓鸿超在水里转过身,刚想说句什么,一旁的黄班长,却忽然发出“嘘”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别说话!”黄班长说着在沼泽里弯下身子,躲在一颗漂浮在水面的朽木后边儿。

  这番举动,自然是发现了情况。

  几个人立即闭口屏气,在水面上压低了身子。一遇敌情,二寻掩护,这是几个兵的本能反应。王军英和我一起,在水中几个大步,将跛着脚的旗娃推到了漂浮的朽木背后。

  躲在朽木后边的黄班长伸出手指,指出了一个方向。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平息

  那根污黑的朽木,不知在这沼泽面上漂了多久。上面水线分明,千疮百孔,朽块如嶙峋而生的碎石,随时会剥落而下。即便是寓意着死气消沉的朽木,也还会有生命借其生长。一只漂亮的小蜘蛛,在分叉的枝丫间,拉起了带着几何美感的细网。

  视线越过了那细网,我看向黄班长指出的方向。

  方向在整个队伍的左前方,十一点钟方向。那边也是绿藻中夹着水草的沼泽湿地。第一眼望过去,我并没觉察出什么异样。因为那水草杂生、乱物漂浮的水面上,扰乱视线的东西特别多。但是第二眼,我那如雷达般警觉的视线,终于扫描到了不对劲儿的东西。

  在那方向的湿地近岸处,绿油油的浮藻上,赫然多出了一块呈着方形的物体。

  方形物体黑黑的一片,如果不是有水草浮木遮挡,在沼泽面上会特别显眼。那黑方的东西如一张纸片一样,正躺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再仔细一看,那方形物体的表面,之所以会发着黑色,是因为表面布生着黑黑的绒毛。远看过去,那就如一张浮在水面的毛毯。

  看清楚的那一瞬间,头皮又是一抽。

  想必看到这里,大家也猜到了那玩意儿是啥。是的,那静趴在水面上的玩意儿不是别的,正是半小时前,追袭咱们的毛毯怪。

  我的个奶奶娘,原来这可怖的玩意儿在天坑里头不仅是一只,还他娘的有兄弟姊妹!

  不过,比起之前那张从潭水里甩浪而出的肉毯,如今现在眼前的这只,个头小了许多。静躺在沼泽水面的它,周长不过一两米左右。虽然那身躯依旧恐人,但比起被手榴弹炸死的那一张,这一个可以算是“毯怪家族”中的“小毛头”了。

  这倒也讲得通,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物种要上时间的存活于世,必定少不了持续的生殖繁衍。这个硬性条件便要求了,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能是以单独的个体而存在,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种群,才能维持一个物种的长期存在。

  但这张“毛头小毯”,怎么游到了沼泽中来?先入为主的我,还以为这毛毯怪物,尽是存活于深潭水渊之中,没想到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也会有它的身影。难不成,是它听到了刚才的动静,现今便游入沼泽地里找晚饭了?我下意识的将身姿压得更低,静看它的停走。

  “又一只?”邓鸿超悄悄的惊讶了一句。

  但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欠多了不愁。比起第一次见识到种毯状的怪物,这一次,倒也还定神稳心,不再慌乱。毕竟对于这种未知生物的恐惧,并不全来源于其本身,更多的是因为“未知”。

  黄班长立即摆手,打断了邓鸿超的惊叹,示意保持安静。

  五个人的屏气凝神中,那只静静漂浮着的毛毯怪,并没有向我们袭击的意思。“小毛头”开始在水面上缓缓游动,这东西游起来很奇怪,毯身不见动静,整块毛毯却缓缓在水上平移一般的漂游。就像衣服被吹进河里,顺流而游的姿态。

  那人畜无害的模样,跟记忆中那毯身直立、万齿齐露的骇人怪物,哪里有半点关联。

  缓速而漂的毛毯怪,像是在享受日光浴,也可能在“装孙子”,等待猎物近身。虽然它的个头远不及之前那一张“毯王”,但咱们已经见识过这玩意儿的厉害,谁也不敢去主动招惹它。

  况且五人目前身在沼泽,拳脚施展不开,要是被那“小毛头”盯上,咱们麻烦可就大了。

  可别以为两者之间有距离,咱们身上又有枪,就代表安全了。因为我想到,这玩意儿不仅能浮水,能上地,也还可以往水里头潜。这沼泽水里遮碍视线的东西那么多,水质也有点浊,如果毛头小怪往水里潜摸过来,那扔手榴弹都不见得管用了。

  但万幸的是,它所漂浮的方向别不是正对咱们而来,而是背对我们的方向而去。

  四个人泡在水中,将身子躲在浮木背后,心凝神会、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水面上缓漂的“毛毯”,全然已忘记时间的流逝。直到黑绒绒的毯身越过一桩水草,浮拐过泥岛般的水岸,五个人那怦怦猛跳的心脏,这才缓下了节奏。

  “快些走!”黄班长率先站直腰,接着就顶腰破水,迈步向前。他开始左右扭看,检查四周的沼泽水面。

  不必说,又一只毛毯怪的出现,让队伍得救后那原本轻快的氛围,又变得紧张起来。大家嘴巴紧闭,再无人闲谈。连那满嘴牢骚的旗娃,也因为那张毛毯怪的出现,再不敢开口抱怨。比起密麻的蚂蚁大军,肚有万齿的毛毯怪所带的恐惧,更加直接,也更甚于蚁。

  四个人跟上了黄班长的步伐,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动静在齐腰深的沼泽里急走着。

  转头四看,几个人在急走的同时,也都不忘盯察附近的沼泽。幸在视野中的其他区域一切正常,再没慑人的黑毛毯出现。我忽然意识回来,咱们借水脱险,并不代表境地就彻底安全了。接二连三的异常已经表明,这天坑里的异常,是板子上钉钉的事实。

  借水脱逃了蚂蚁大军,就像之前借天坑脱逃了越军士兵,谁又知道这沼泽究竟是救命之水,还是另一处死难境地呢?毛毯怪是已经交过手的老伙计,但这浊混的沼泽里头,又会不会有另外的新鲜伙计呢?

  这样一想,两脚的步子不自觉就加快起来。在水底下踩着淤泥的腿脚,也不自觉的紧绷起肌肉,生怕碰踩到什么说不清的玩意儿。而这沼泽底下的淤泥,又起伏无常,水面时而淹至肚脐,时而没过膝盖,不知啥时候会两脚一空,全身入水。

  退伍之后,我时常去回顾那些经历过的惊险、危机,最后得出的普遍定律是,每当你身体做好了提防,并准备好迎接险情的时候,那险情却总会猜透你的心思,躲而不来。当然了,险情之所以叫险情,就是要在你整个人处于懈怠状态时,冷不防的弄些惊炸的事情出来,捉弄你的神经。

  你能遇见它,却不能如愿预见它。

  最后踩着潮软的湿地,五个人总算是平安无恙的,从齐腰深的水里脱了身。缓漂而走的毛毯怪没有追回来,浑浊的沼泽水里也没其他怪事发生。

  走出沼泽湿地的区域,双脚踏回了坚实的地面。树冠盖住了毒辣的阳光,不再刺脖犯疼。估计这一块就是天坑里的常年“阳区”了,有着长时间的日光照耀,沼泽另一岸的树木,个头猛窜,脖子后仰到头,也看不到顶。

  这便是我之前攀上树顶后,看探到的林线突高区域。粗略一估计,这些高大的树木,要比沼泽另一侧的“阴区”高个三四米。

  单腿撑脚的旗娃,早就累坏了腿。上岸之后便跛着脚,一下坐到了地上。肩膀被他压了这么久,可算是轻松下来。

  刚一坐下,旗娃就迫不及待的撩起裤腿,检查伤势。果然,那白白的两杆小腿上,除了密集的腿毛,还多出了十来二十只被拍扁后,黏附在皮肤上的褐红蚂蚁。红褐之中,甚至还有鲜红的血液夹杂在湿水里。右腿作为蚂蚁袭咬的重灾区,被咬出了好多针眼一般的血口。

  “这几把傻逼玩意儿……”旗娃见状,气得咬牙切齿。

  他平坐在地,脱鞋卷裤,将蚂蚁们的尸体从小腿上拍下。拍不下的,则只能像穿针引线那样,挨个儿用手拈走。

  黄班长还惦记着刚才出现的毛毯怪,他带着我和王军英,以坐地的旗娃为中心,在方圆两三米内搜索了一番。丛林里的样子大同小异,只是说这里接近沼泽湿地,植物的数量要茂密那么一点儿。

  周围此时不再是荫蔽环身,有太阳光透进树林里,胆子不自觉间大了许多。三个人围着附近扫了一圈,没看到那毛毯怪再次出现。只是惊飞了几只飞虫,发现了一只青蛙。那青蛙甚是奇异。青蛙的个头半大不小,表皮绚丽而多彩,其间有红有黄,有绿有黑,它静趴在一片大叶之上,鼓起一双无神的大眼睛注视着我。与身下的大片闷绿相比,它卓然而独立,如绿中精灵,很是亮眼。

  我想抓下他,却被王军英制止住。

  “别碰,这东西多半有毒。”他低藐着那奇异的青蛙说,“跟癞蛤蟆一样,摸了会中招。”

  “癞蛤蟆?”我有些不相信,但还是放下了手。这东西怎么看也跟瘌蛤蟆搭不上边,但身在丛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谨慎一点好。

  手刚放下,身后突然传来几声“叽叽叽”的惊叫。

  我被惊得一缩脖子,立即寻声而望。叽叽叽的叫声还在持续悠扬,但背后却看不到任何异常。三个人转身动脑,这才发现那持续悠扬、此起彼伏的尖叫声,离咱们有些距离。

  “还有猴子?”我面向那叫声的方向说。

  如果我没猜错,那声响多半就是猴子尖吼而出的。囚笼似的天坑里竟还住着猴群?这可奇了,猴子又是怎么从那悬崖上下来的呢?

  话少的黄班长和王军英没理会我的话,他们对远外传来的猴叫并不感兴趣。

  黄班长夺步而走,往回而行。

  找回旗娃,林子里冒起了一股脚臭味儿。这小子把鞋袜和衣裤都脱了掉,邓鸿超正在他背后替他清理蚂蚁。扇走哪刺鼻的脚臭,我们也都坐到地上休息。接二连三的惊悚刺激,让每个人都疲惫到了极点。除了身体遭受的负荷之外,更多的是神经上的劳累。

  现在,该是队伍停下来“总结教训”,平复心情的议程。

  但刚一坐下,邓鸿超却楞盯着旗娃的后背,两眼发怵。他咽了一口唾沫,伸手拍了我一下。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晨昏线

  “建国哥,把你火柴借一下。”他说。

  “干嘛,要抽烟?”我正还准备撩起裤腿,清理蚂蚁。

  “不是,”邓鸿超摇头,他盯着旗娃的腋背,“这背上有东西。”

  旗娃听到这话,立即就坐不住了。他立即抖臀颤背,扭过头问道:“有啥?”

  说着旗娃就动手摸背,脑袋恨不得扭个一百八十度,去亲眼看看背上究竟有啥玩意儿。但邓鸿超立即制止了他。

  “别动,我这就给你弄下来。”邓鸿超发怵的眼神不再,显得很冷静。

  我一边从兜里摸出火柴,一边把身子挪了过去。为了防潮,我们都把火柴用胶袋包裹得好好的。毕竟在野外时的火种,相当重要。但是抽烟时,忘记把烟盒包进防水胶带,身体两次浸水后,包里的那盒还剩半包的大前门,湿了个透。这让我很是心疼。

  挪过身子,邓鸿超指了指旗娃的背,对我说:“你看,就这东西。”

  果然,那又白又宽的后背上,附着两三坨显眼的、油亮的黑色物体。那白背与黑物的对比,令人心惊。但这玩意儿并不是什么新鲜家伙,便就是雨林里无处不在的水蛭,蚂蝗。两三只肥硕的软黑蚂蝗,黏贴在旗娃的腋下后方。这壮小子却浑然不觉。

  合情合理的是,这条显眼的蚂蝗,个头比平常的要大许多,大概有一根铅笔那么长。不过,这还在接受范围内,不像之前那堆鼻涕虫一样,大的离谱。

  “别动。”我也对反复扭头的旗娃说,然后打开了包着火柴的防水胶袋。

  不明所以的黄班长和王军英,也闻声挪过身子,看察情况。此刻最为焦虑的旗娃,动也不是,坐也不是,他慌忙抬头问王军英:“排长,排长,我背上有啥?”

  王军英瞥清那背上的几只蚂蝗后,丝毫不在意的答道:“蚂蝗。”

  是的,比起这天坑里的奇异玩意儿,一条大蚂蝗,可以算是最为正常的东西了。

  “蚂蝗?”旗娃看着王军英,愣住了脑袋。

  蚂蝗虽烦,但很好对付。火柴划燃,将柴棍往那黑坨坨的软身子上一按,它便吃痛,脱肉而落,蜷缩在地。

  如此往复,三只吃血正酣的肥硕蚂蝗一一落地。邓鸿超觉着恶心,赶紧为他们补上脚掌,将其踩碎。软肥的身子被挤踩成一片,恶心的皮肉组织里,流挤出了刚还吸入的新鲜血液。

  “你们也都检查一下。”黄班长立即卸下背囊,脱掉外衣,“这么大的个头,说不定会吸出什么问题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疆记事:密林诡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