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疆记事:密林诡境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二兵科林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492 KB   上传时间:2017-12-20 17:37:58

  之后,便没有再开口说话。

  吞咽声不停,五人低头吃饭,小小的火堆,闪耀火光,偶尔噼啪一声响。洞外边的雨势,丝毫不减,并且还时不时炸出几个响雷。幸好有这山洞做庇护,不然今晚得有多狼狈。

  吃完饭,抽烟的抽烟,揉脚的揉脚,也没人开口另寻话题。

  王军英提议把吃空的罐头收起来,按照昨晚那样,削几个尖,堆到洞口。我之前提过,越南人习惯夜晚光着脚丫搞偷袭,这些罐头绝对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几刀削出了尖,王军英就抱着一堆罐头,说是去跟黄班长换岗。我们便口头约定好了今晚的轮岗顺序,我作第四岗。

  果不其然,一会儿黄班长就从洞口那条道里走了出来。他丢下枪,蹲坐到了我旁边。

  “你们等会儿去守岗的时候,可千万别出洞啊,洞口到这里不是有条小道吗,你们就在那道里就行了,蹲着坐着都行,重要的是有人守着。”黄班长没急着启罐头吃饭,而是向我们传达了守岗地点。

  “小邓,你就不用去了,今天走那么多路,明天的路可能更难走,你就好好休息一下。”黄班长喝了一口水,看向邓鸿超。

  在擦拭相机的邓鸿超,闻声抬头。他看看我们,又盯向黄班长,忸怩着脸说道:“但是,我们都排好顺序了啊……”

  黄班长摆摆手,说:“你别管这些,让你好好休息就好好休息。我想好了,以后的守夜轮岗,你也都不去了,免得出什么问题。”

  刘思革附和一句道:“是嘛!大学生,你可是脊梁骨,是咱几个的中心,你要是熄火了,咱们就得打道回府挨批评!”

  “其实我觉得还好啊,最难的那段时间都过去了,现在只是在重复而已。”邓鸿超扫视着我们,眼神里装满了感激,“不过既然你们坚持这样的话,我也不跟大伙儿们半推半就了。”

  “嗯。”黄班长点头。然后他也拉过自己的包,开始掏晚饭。

  “哎,这年头大学生就是宝啊,有人护,有人送,也有人疼!”枕着背包躺下的旗娃,玩笑般的酸了一句。

  这话让邓鸿超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只见他摆弄相机的手僵住,就差涨红了脸。

  我知道旗娃这小子不是有意来酸人,只是这小子太嫩,情绪爱浮于表,不太会说话。刚才他酸刘思革的时候,我就想训他几句了。

  为了缓解邓鸿超的窘迫,我只好回了一句,以此转移话题:“谁不服,谁也去考一个。要我说啊,这年头的大学生,还算不得宝,以前各朝各代,考取了功名,中了举人,那都是要做官的!”

  旗娃哈哈一笑,然后坐起身来,问我说:“建国哥,你这一说我倒还想起了,那个,你以前不是插过队吗,按理说知青都算知识分子啊,那你咋还窝在部队里头,不出去碰碰运气?我看呐,你肯定也能考上嘞!”

  “是啊,为什么不去考?”邓鸿超放下相机,也转头问我。

  这倒是问到我的心坎上去了,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组织了一会儿语言,以玩笑的语气回答道:“这个问题,问得好!以前啊,毛主席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革命青年要四海为家,要到农村百炼成钢,所以我二话不说就跟着响应,跟着号召,上山下乡,没半点拖拉——那是国家需要我。而前几年,南疆有战,我知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又到了,二话不说又参了军,入了伍。”

  “这叫啥,这叫社会主义螺丝钉精神!”我挥了挥手。

  喝了一口水,我接着大侃而侃:“你问我怎么还待在军营,当然是义务还没尽到啊!祖国的南疆还没稳定,北边的苏修也还虎视眈眈,要是大家都想着过安逸生活,那今天谁还来这里打仗流血,为国捐躯?”

  当然,这一番说辞,并不全是我的真实想法。那个年代,在时代的大浪潮之下,个人所能作的努力、所能作的改变,好比卵与石斗,很难标新立异。我不过是顺着历史的潮流,做了和很多人同样的事情罢了。

  因为中越开战之前,我就已经在军队里了。

  说到插队下乡,当年的我,其实是并不想去农村的。只是学校停了课,我又半大不小,没个正经身份,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能力留住我,我不跟着国家号召去学工学农,又能做什么呢?

  知青岁月,其实远没有现在说的那么美好,那么“浪漫”。现在的那些老知青,不过是在有选择的回忆,而回忆,往往是带着美好的修饰。将那个年纪的我调到穷乡僻壤去挣工分,去和山水稻田打交道,谁会觉得美好?那是相当漫长且无聊的时光。

  最后我被提前调回城里的工厂,还是因为我抓到了公社私自调遣关系子弟回城的证据,然后仗着一股倔劲儿,扬言上报革委会,上报中央,他们才选择息事宁人,动手脚把我调回了城——我得以解脱。

正文 第二十九章 :陈年旧事

  我这番“官话”一讲完,旗娃就做起拍手的动作,对我夸赞不停:“说得好,这话说得好!有干部水平!”

  我做了一个不屑的笑容,对旗娃说:“干部水平,呵,也亏你小子生得是时候啊,要是再早个五年十年,凭你那副崇洋媚外的嘴脸,早就靠边站、挨批斗了!”

  “革命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故作深沉。

  “我看也是。”刘思革笑嘿嘿的附和我道。

  旗娃见刘思革一笑,便望向他,楞了一秒,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直楞起语气问道:“我说刘老哥,你那名字里,革字前边儿带个思,是说思恋文革吗?”

  “放屁,瞎说!”刘思革放下手里的罐头,立即抬头反驳道,“思革思革,是说反思文革,别再犯错,这还是前年那阵,我自个儿改的名呢,哪里变成思恋了!”

  “意思是你前几年还犯了错?”旗娃蔑眨了一下眼睛。

  这时,洞外恰巧响了一声惊雷。

  刘思革眨眨眼,嘴巴一闭,呆愣的摇摇头。火堆里的柴火这时“啪啪”两声响,刘思革却端回罐头,低头吃饭,没有答一个字。

  旗娃像是一个木匠,锯断了几个人的交谈。

  火堆旁低声的谈话再一次戛然而止,几分钟前的尴尬,又盘绕在洞穴里。

  显而易见,旗娃这是问到了刘思革的心坎上。看来刘思革在那十年动乱中,恐怕是做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嚯,我在心里嘲讽道,原来刘思革这老小子不光是在今天放走了山民,过去也不是一根省油的灯嘛!

  文革完了他要改名,估计这场仗打完了,他回想起今天自己犯的错,又会改名成“刘思战”——意指反思战争!

  这种人,就跟整天烧香拜佛的人别无二样:眼下的事情不去做好,却不忘整天念这念那,昨天的错误没总结,倒还把错误带到了明天。

  “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认真吃饭。”黄班长主动开腔,缓解这无言的尴尬。

  “没事儿,没事儿,”我看向刘思革,“国家都说清楚了,那是错误决策,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自然是身不由已,顺流而走。站错队,犯过错,也是很正常的嘛。”

  话是这样讲,但我内心里,不免又对刘思革多了几分鄙夷。

  之后,大家便默不作声,喝水的喝水,吃饭的吃饭,添柴的添柴,一直到大家吃完这顿入越的第一顿晚饭。

  刘思革冒起了心思,他起身走离火堆,隐至看不清人影的洞穴更里边儿,独自抽烟。黄班长又重新展开地图,拿好作图工具开始了图上作业。

  邓鸿超摘掉眼镜,像是在清理上面的垢迹。只有旗娃和我,闲在一边无聊得紧。听声音,洞外的雨势时停时续,轰隆隆的雷声,时大时小,时长时短。

  两只腿酸得不行,“酒饱饭足”后,困意也悄悄摸了上来。我寻思着,是时候腾地方睡觉了。折回来的芭蕉叶倒是好东西,可以垫着身子用。

  “建国哥,”旗娃这小话痨还是耐不住寂寞,又张开了嘴巴,“我琢磨起一件事,想问问你。”

  “什么事?”我说。

  “你的事,”他道,“这样吧,你愿意讲,我就听,不愿意讲的话,那我也就不琢磨了。”

  “你问吧。”我伸展了一下身体。

  旗娃盘起双腿,一手捏着下巴,眼珠子朝右上顶着,煞有介事:“你看你啊,以前做过知青,肚子里有墨水,说话有水平。然后,你还是打过仗的老兵,在部队里又混了那么久。我就琢磨不透了,你这种应该叫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吧,怎么也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儿啊!”

  我觉得有些好笑,便问:“那你告诉我,当过知青打过仗该是什么样?要变成孙悟空那样吗?”

  旗娃摆手:“不是,你听错意思了。”

  “我新兵连那会儿的班长跟我讲,以前进过越南的老兵,只要是还留在部队里的,职位都是噌蹭蹭的往上窜。我说不该这个样儿,意思是你这个班长,怎么搁着都不像呀!”他接着补充道。

  “还是说——”旗娃看了我一眼,“刚开始你就挂了花,住了医院?或者你以前是干后勤的?还是另外整出了什么幺蛾子?”

  都说童言无忌,意讲小孩子不懂事,讲话不经大脑思考,所以讲错了话很正常。可旗娃这小子,小半辈子也活过去了,却还是不经世故,更不会讲话——也和童言无忌差不多了。

  刘思革被他问了个沉默,而这个让他琢磨了许久的问题,也把我问得哑口无言。

  这件事算是我六年兵涯里的一块心病,我自然是不想提起的。

  可是我一个“老资格”,哪里有被兵蛋子问懵的道理。楞住的我,立即就开始在脑子里准备编纂谎话脱身。如果是在部队里,有手下的兵敢这样问我,只需要呵斥几句就行了,可现在几人共处一穴,我要是破口大骂的话,有些丢台面。

  而像刘思革那样沉默不语,任人胡猜,我又不甘。谎话,也不知从何编起。

  邓鸿超这个大学生,也戴回眼镜,等待起我的回答。祸不单行,黄班长也丢下笔,放下地图,转头过来看向我。估计那抽烟的刘思革,也在角落里等闻今天才将他教训的“老资格”,是为何原因,才“糜烂”在基层,迟迟翻不了身?

  我盯着张旗正,心想话都说到这儿了,我就不编谎撵人了。我收回眼神,搓着手指上的茧,回答道:“这还不简单,就是上了越南,上了战场,但没杀着敌人,干兜了一圈。你以为越南遍地都是军功,跟水果一样,过去就能捡着吗?”

  “我啊,还是那句话,要发扬社会主义螺丝钉精神,做哪样的事,就吃哪样的饭!班长怎么了,班长也是个官儿啊,班级可是军队里最基础、最重要的编制单位!哪怕是上级让我做兵蛋子,我吴建国也句话不吭,埋头苦干!旗娃你小子可听好了,当兵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不是让你整天想着往上攀!”我摆出一种老成的语气,继续说道。

  没想到旗娃反驳我说:“可是法国有个主席,谁谁……哦,拿破了,他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

  “是拿破仑。”邓鸿超提醒了他一句。

  “那你当得上吗?”我笑着问他。

  “想当,但铁定当不上。”旗娃叹了口气,“但是这样的话,建国哥,你蛮可惜嘞,战场都上了,却没碰着敌人。”

  “不可惜,”我点了一支烟,“只要命还在,没什么好可惜的。有命立功,没命拿奖章才可惜呢。”

  旗娃若有所悟的点点头,他说:“嗯,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处长都跟咱几个保证了,任务一完成,就有军功可以拿,绝不可能是干溜一圈儿了!”

  “希望你以后可以当个干部,或者考进大学,做大学生。”旗娃笑眯眯的看了邓鸿超一眼。

  我对他的祝愿点头致意。

  这个问题,总算是圆过去了。我吐着烟,脑海里不自觉的回忆起那些过往岁月。没想一阵,盯着我的黄班长,却干笑一声,他不紧不慢的传来了一句:“你们的建国哥,在说假话糊弄你们呢。他呀,以前差点就是战斗英雄了呢。”

  话刚说完,洞外恰巧又是一声轰隆隆的惊雷。惊雷好似合着黄班长的话语一起,穿身而过、触头电脚,让抽烟的我打了一个急颤。

  黄班长拧开水壶,喝了一口水。他笑眯眯的盯着我,看我作何反应。这笑容,就像是我肚子里有几两肉,他全知道。而我刚才的话语,不过是被他听在耳里,笑在眼里。

  是,我刚才确实是在讲谎话糊弄他们,这是事实。可是,这个才相处不到两个月的黄班长,怎么会听出我在撒谎呢?这件事,我可从没向谁提起过。

  “啥?”旗娃立即问,“战斗英雄?”

  黄班长点点头,还是继续看着我。他的脸上有些小得意:“看来啊,这里就我一个人知道。”

  旗娃看看他,又看看我,一脸迷雾。这小子随即问:“咋回事啊,建国哥,你是战斗英雄?”

  邓鸿超推推眼镜又看向我,他的眼神里发着光,也像是掘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抽烟的刘思革也完了事,他走回火堆,低头按着我的肩膀,问我道:“真的假的?老吴诶,有这事儿你还掖着,还不讲出来!快快快,讲来听听!”

  这下可好,原本已经糊弄完旗娃,却钻出来一个黄班长。而这黄班长,知道的东西好像不比我少。我抽了口烟,低头避开四人的眼神,说:“没啥好讲的。”

  “他不讲,黄班长来讲!”旗娃这鬼小子,立即拍定了主意。

  黄班长笑着摇头,说:“那得要你们建国哥同意了才行。”

  “怎么样,要不要我来讲?”黄班长接着问我。

  我抽了口烟,想了一阵,便玩笑般的答了一句:“爱讲不讲,但讲无妨。”

  既然谎言都被拆穿了,我也不可能一直拗着。一来,我突然很想知道黄班长是否真的知道些什么。二来,这件事本身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坏事,他要讲,就讲,也免得让几个战友觉得我是故意说谎话糊弄他们。

  见我点头,黄班长便真就拉开架势,吐出话语。他在这已有几百万年历史的洞穴里,拈起了微不足道的陈年旧事。几个人围在火堆旁边,思绪又由黄班长的嘴巴,飞进了另一个时空里。

  我之所以将这件事称为我的心病,是因为这之中夹杂有太多情绪。有后悔,有不甘,更有伤痛。它既是我的荣耀,更是老兵的战争伤疤。

  事情,还要从一九七九年讲起。

  之前已经提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是十万入越部队中的一员。当时在我的班里,有我一个同乡。同乡名叫田荣国,是我从小就认识,但不太熟悉的那种。说来很巧,我返城之后,两人同时约定入伍,同时去了征兵站,又同一批上了火车。

  阴差阳错之中,我俩又进了同一个新兵连。最后挑兵下连的时候,又给分到了一块儿。

  当年我所在的部队,是对越作战的先头军。前期攻势很猛,队伍势如破竹,一路向前,可一路打下来,我们整个连对的战斗减员有些严重。光拿我们班来说,一个十来人的班级编制,就还剩五个人。田荣国和我运气好,都没挂彩。

  班里还没来得及补充新兵,结果在某天下午,我们连队接到一个攻坚任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疆记事:密林诡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