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_分节阅读_第231节
小说作者:少吃亿点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997 KB   上传时间:2024-03-20 13:02:57

  然后裁纸片,又是两个圆,贴半面眼珠,穿成一串,这便是蜈蚣的眼睛了。

  陶眠在用手拨弄蜈蚣的眼睛,看看它们是否能顺利地转起来。这时荣筝就来到窗前,看他认真琢磨的样子。

  黄答应也从屋子里溜达着出来。天气暖了,它喜欢在院子里晒太阳。

  它找了个合适的地方,趴下来,惬意地眯起眼睛。

  一根竹条忽然戳进它厚厚的羽毛中,黄答应矜持地睁开眼睛。

  “哎呀,”始作俑者叫唤一声,“抱歉黄答应,我把你当成我扎好的风筝了。”

  黄答应咯咯两声,扭过身子,屁股冲着人,不满。

  陶眠这手欠的,又戳它的厚毛毛两下,才心满意足地收手,继续忙手里的活。

  第一日不怎么熟练,到第三日,坐在小马扎上糊风筝的陶眠,就已经是半个熟手了。

  荣筝听着院子里传来的削竹子、掰竹条的清脆响声,常常在这声音的安抚中,缓缓入睡。

  或许是上天最后的仁慈。越是濒临寿限,她的一些磨人病症,咳嗽、虚汗之类的,反而消失了。

  近来只是嗜睡,一天清醒的时候少。就算不躺在榻上,偶尔喝着茶,或者靠在椅子上歇息片刻,只要闭上眼睛,就容易睡着。

  半梦半醒的时候,总想起元日。

  她还停留在小孩十四天一回山的那段时光呢,如今元日远在皇城,她对距离没什么概念,只是总在想,元日怎么还不回来呢。

  元日快要回来了。

  黄榜一放,榜首赫然挂着元日的名字。

  人们围在榜前,细说这十八岁的状元郎。

  一身红衣,打马上街,元日骑在马上,周围尽是贺喜与称颂之声。

  此时正值春日,人间一派暖色。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马蹄哒哒,在起伏的马背上,元日微微失神。一路走来寒窗十年,坐着马车从桃花山离去的日子犹如昨天。

  那小小的、说话含糊的野孩子,竟也能走到今天,成为人人艳羡的状元官。

  放榜时的狂喜散去,如今只剩下淡淡的愁思,和对前路的担忧。

  不知为何,他想起了当年荣筝教他骑马的那一天。

  荣筝说元日,你要向前看。你所看的方向,就是马前进的方向。

  你看得越远,马就能带你奔得越远。

  不要害怕,翻过山岭即是春。

  ……翻过山岭,即是春。

  元日想,春日已到,他应该回桃花山看看了。

第282章 衣锦还乡

  状元郎衣锦还乡,当地士绅都在城外等候。

  桃花山远离人居,元日在城中拖延半日,才得以回山。

  山脚下,忙了一天农活的村民们扛着锄头,牵着水牛回到家中。

  他们远远望见田埂上有个俊俏的年轻人,衣着华贵,还以为是迷路的行客。

  有热心的青年主动上前,问他要到哪里,给他指路。

  元日也有多年未与山下的村民见面,只觉得这人的面相好生眼熟。盯着他细细瞧上一会儿,才发现,这黝黑的青年,是他小时候的玩伴。

  “你是……李家的哥哥?”

  元日这么一说,李连旺才依稀从记忆里扒拉出一个人。

  “元日!你是元日吗?多少年、多少年没见了!”

  两人是同龄,那时陶眠怕他在山里闷得慌,就带他到山下,找差不多年纪的小孩子玩。

  元日说话结巴,又是脸生,起初村里的孩子都不愿意带他玩,还是小孩子中的头头李连望主动把他拉进来,去哪儿都带着他。

  童年时的记忆涌上心头,元日还记得,那时他跟着这帮孩子四处作乱,爬树、掏鸟窝、追着人家散养的鸡鸭鹅狗猫,把这些带毛的东西追得到处乱跑,惹得村子里的婆婆出来骂人。

  一去经年,到如今,竟已有这么多的日子无声流过。

  李连望与儿时的玩伴重逢,也是一喜。他那待人热情的劲儿,多少年都没有消退。看见元日长高了,下意识地要拍拍他的肩膀。

  但他余光瞥见元日身上裁剪得当的新衣服,上面都是精致的刺绣,布料也柔软。

  反观自己的手,沾着泥土。指甲长了,又劈了,缝隙里也都是黑泥,皮肤粗糙不堪。

  他的手一顿,突兀地收了回去。

  当年追在他后面跑的结巴小孩,如今成了高高站在云端的人。

  他还是……别去碰那云了。

  元日见李连望收回手,心中一滞。

  明明他站在田埂间,也不再是村中人。

  李连望的神情变得尴尬,干笑了两声。嘴拙,想说些什么,又像被糊了嘴似的,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元日一双明眸看得真切,他没有顾忌,主动帮李连望牵起了牛。

  “好久没见李大哥了,家中可还好?父母身体康健么?我记得李大娘最会包包子。她包的包子馅儿大,一个顶别家的媳妇三个。”

  元日慢慢地回忆着儿时的事。

  “她见我爱吃,每回都要单独塞几个给我。天亮,我怕包子冷了,就捂在自己心口。结果反而被包子烫红了皮肤,陶师父每次见了都要斥责,斥责之后又心疼,给我敷药……”

  元日谈起过去的事儿,李连望也被拉回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和他畅快地聊了起来。

  两人之间的沟堑,在元日悄无声息的缝补下,又弥合了。

  走得再远,也是桃花山人。

  他和李连望在山下作别,后者还说,等元日有空,一定要再尝尝他娘的做饭手艺。

  元日笑着点点头,催他快些回家,家里人还等着他吃晚饭呢。

  目送着一人一牛远去,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炊烟袅袅的村落之中,元日才转过身来。

  陶眠不知何时站在那棵熟悉的大桃树之下,含笑望着归来的游子。

  只是望着这一幕,元日的眼眶就要发热。

  漂泊无依的心,终究要在这一隅天地,才得以安稳。

  “元日,跟陶师父回家吧。”

  陶眠从树下移步,朝他招招手。

  元日用力点了头。

  “陶师父,我们回家。”

  他提起罗袍,大步地向陶眠走去。就像许多年前,他还是个稚嫩的孩童时,穿着略大的鞋子,啪嗒啪嗒,跑向仙人,跑向山。

  他知道山中还有人在等候他。

  元日进了院子就找荣筝的身影。被人夸赞稳重有礼的少年,此时却像个孩子似的,一叠声地喊荣筝的名字。

  “荣姨——荣姨——”

  陶眠迟了几步进来,元日就要找疯了。

  “陶师父,荣姨呢?”

  不等陶眠回答,他就要被自己的想象吓个半死。

  “荣姨、怕不是已经,她……”

  “我在这呢。”

  屋内传来虚弱的一声回应,是荣筝的声音。

  元日循着声音的来源,一路跑过去。

  荣筝坐在门后的一把木椅之上,在靠背处,陶眠塞了许多柔软的圆枕。椅子很大,衬得荣筝的身影更单薄。

  她的膝盖上盖着厚厚的毯子,两只手也缩在毛毯下面。

  荣筝坐在这里,本就是要等元日回来。这里避风。

  却不想毯子和枕头搭建起来的小小空间太舒服了,让她一不小心,又睡了过去,没听见元日前几声叫喊。

  等她幽幽地开口,元日已经要急疯了。

  “荣姨……”

  元日蹲在她身前,方便她低头看他。荣筝见他一头的汗,知道这是真着急了。

  她抿唇笑了笑,拎起放在桌几上的干净手帕,给他擦擦汗。

  “一个两个,都不想我点儿好。明明人还活着呢,总被当成死了。”

  她记得六师弟刚上山,小陶按照惯例,给他讲那几个弟子的生平小故事时,六师弟就以为她早一命呜呼了。

  这事儿还是小陶写信的时候,捎带着讲给她听的。也不知怎得,荣筝始终记得这件事,想一想都要被逗笑。

  元日也知道是自己太着急,这会不好意思了。

  “是我……没发现您在门后。”

  荣筝把手帕移开,让元日站起身。

  少年身姿挺拔,帽插金花,玉带围腰,一身官服衬得他俊俏非凡。

  荣筝端详良久,百感交集。

  “长大了,元日,不是小孩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7页  当前第2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