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阿降临_分节阅读_第291节
小说作者:烟雨江南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4-03-03 20:09:52

  这样一来,楚君归倒是有些不好取舍了。要塞化的好处是可以迅速提升产能,很快就能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基地。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应对兽潮。

  而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坐标确定,会招致大量攻击,比如今天早些时候的那波导弹攻击,就完全可以每天来一次。联邦导弹可不是兽潮的活体导弹,很难拦截,也不能总指望它们自己飞偏。联邦那些科学家也不是吃素的,就算在行星表面智商减半,轨道站上总不会受影响,迟迟早早能够攻克难题。

  看着还在努力打扫战场的战士,楚君归在固定和移动基地间反复权衡,有些举棋不定。这时勒芒又跑了过来。这一次是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意外找到了一部分导弹弹头的残骸。这是导航部件的残骸,以楚君归的知识储备只认出这是属于原始的惯性导航仪,但是再深入就说不上来了。

  勒芒小心翼翼地打开已经破损的封壳,指着里面精细如发丝的零件,说:“导弹偏航的原因找到了,导航仪里部分零件出现了磁化现象,按理说是不应该的。看来行星磁场的影响比预想的要大得多,就连这种半机械半电子的产品都难逃一劫。”

  楚君归心中一动,如果连这种专门原始化处理过的导弹都无法适应行星表面的环境,那么联邦研究的进度会比预想的要慢得多。这样的话,他就应该还有时间。

  楚君归建了个模型,初步预判对手要解决陀螺仪的问题,至少需要十天。这还是建立在一天两次飞船交换数据的基础之上。如果按照俘虏所说圆桌武士每天补给只有一次的话,那么研究过程还要额外增加两天。

  少则十天,多则十二天,这段时间够楚君归干很多事了。

  楚君归回头看了看脚下的末日阴影。这座要塞最大的价值就是庞大的基建工作量和材料消耗。他自己想要建一座能够容纳上万人、功能齐全的要塞,怎么说也得几个月。此外枪骑兵选择这个地方建要塞,地形因素也是其中之一。要塞周围地势平坦,基本没什么大的障碍物,防御火力可以自由发挥。

  说实话,让楚君归就这么放弃末日阴影,着实有些难度。这座要塞要是放在和平时期,怎么也以卖它个十亿八亿的。

第351章 探访

  移动基地是另一个可行的选项,而且楚君归也思考了许久。移动基地的好处不必多说,然而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难以扩大规模,消耗巨大,在发展速度上远不及固定要塞。

  但在破解了晶粒的秘密后,移动基地的缺点又不是那么明显了。

  思前想后,直到战场快要打扫完时,楚君归才有了一个异常复杂的初步方案,然后扔给芯片,又花了2个小时完善细节。

  方案的核心就是不断寻求战机,在遭遇战和机动作战中追求高交换比,持续削弱圆桌武士的力量,使其不能积累起足以一举荡平末日阴影要塞的力量。

  楚君归将产能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一半左右的产能用于扩大产能,这样每过十天,基地产能就能翻一倍。剩下产能的一半用于战车生产和改造,再剩下的用于移动基地的建设和末日阴影的防护。

  除了这个方案之外,楚君归其实还设想了好几个非常极端的方案,不过都给否决了。

  三天之后,楚君归的战车又补充到了50辆,他已经等不及更多战车走下生产线,直接率领这支部队出发,直扑圆桌武士的基地。

  楚君归倒不是想就此把圆桌武士的基地给打下来,而是要让敌人知道,自己家门口出现了这么一支部队。不先把楚君归这支部队消灭,他们就没办法全力进攻末日阴影要塞。

  现在楚君归也有了圆桌武士基地的准确坐标,所以也不绕弯路,直奔目标。

  翻越了一片起伏丘陵地带后,楚君归面前出现了一片平川。他将战车停在高处,望向远方。按照坐标,再往前80公里就是圆桌武士的基地了。

  不过此刻到处都弥漫着一层淡淡雾气,能见度不到5公里,哪怕是楚君归,也只能看到一片茫茫黄绿色,根本看不到对手的要塞。4号行星的强酸性雾气比什么样的烟雾弹都管用,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看不穿这种雾气。

  此时天空中突然出现阵阵异样轰鸣,风暴云层中出现大量闪电,炫光将世界映照得忽明忽暗。浓雾笼罩的地面上,更是泛起一种诡异的色彩。

  楚君归凝望天空,这是有东西即将从云层中出现的迹象。

  转眼间,三艘星舰陆续从云层中穿出。它们穿出的位置各不相同,也谈不上阵型。不过多次穿越风暴云层的楚君归很清楚,能够在穿过云层时保持在同一个区域已经相当不容易,说明联邦在风暴云层的研究上已经有长足进步。

  三艘运输船都是满身电火,有一艘的主推进器更是喷出异样的桔色火焰,然后是一连串的爆炸,半个推进器都炸飞。它往地面沉去,快要触及地面时才勉强启稳,调整了方向,缓慢地向着基地飞去。

  “运气不错。”楚君归回到战车,下令全速突击。

  数十辆战车呼啸着冲下高坡,冲入酸雾。

  在雾中全速行驶几十分钟后,一座庞大基地就在远方雾中若隐若现。

  基地修建在一座矮丘山,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炮塔,居高临下,俯瞰着基地周围。

  不过基地并不像末日阴影要塞一样使用重装甲布局。它的外墙棱角分明,高达15米,但是属于薄墙,只是在表面加挂了一层防攀爬的装甲板。外墙上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座武器站,内部武器被半圆型的外罩盖住,不清楚是什么型号。

  此时受伤最重的运输船刚刚飞抵要塞上空,舰体尾部还能看到燃烧的火焰。要塞内伸出一根数百米的机械臂,吸附了舰体,正牵引它缓缓降落。

  楚君归此刻的位置只能勉强看到基地,但是也在同一时刻被基地发现。距离最近的两座武器站外罩打开,两道高能光束照射在楚君归的战车上。

  试验体吓了一跳,然而两道高能光束砸过来才烧穿了战车两层装甲,后面还有整整十八层。楚君归瞬时心定,看来圆桌武士也没有关键突破,高能光束威力衰减得非常厉害,才几千米就已经打不穿战车装甲了。

  但是衰减归衰减,一旦靠近了高能光束它的威力可就不是这么点了,而且很难躲避。

  楚君归的突然出现让圆桌武士基地一片混乱,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天空,到处都是闪烁的红色灯光。还没有降落的运输舰一阵摇晃,险些出现事故。

  楚君归当然不会真的去进攻基地,他这些轻装甲的战车凑到要塞炮口上那还不是送死。圆桌武士来进攻末日阴影的部队好多人还在要塞里关着呢。

  就在楚君归准备先撤离、另觅战机时,基地大门忽然打开,一辆辆战车机甲冲出,杀向楚君归这支小部队。

  试验体大喜,立刻后撤,然后在距离基地仅仅20公里的地带就和追出来的部队一场激战。战斗短促激烈,楚君归以八辆战车为代价,击毁圆桌武士超过30辆战车,然后在更多援军赶到前主动退走。

  这场战斗可说是点到为止,交换比让人十分满意。不过在亲眼看过圆桌武士的要塞之后,楚君归重新检讨了此前的策略。试验体以已度人,总觉得对手会承受不住这么高昂的交换比,很快就会败退。

  然而圆桌武士的基地却给出不同的答案。高能光炮可不仅仅是威力衰减,寿命会损耗得非常快,在不用的情况下一门光炮可能寿命都不到一个月,一旦用了这点寿命还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圆桌武士都在要塞外墙上装了一圈的光炮,还不知道里面安了多少。

  这是个财大气粗的对手,难怪敢只围一圈薄墙。

  楚君归本打算同样用对地导弹袭击,但是满墙光炮的基地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楚君归撤退之后,损失不轻的圆桌武士没有继续追击,就是想追也追不上。而楚君归一口气跑到上百公里之外,这才停了下来。

  撤退途中,一套全新作战方案渐渐浮出水面。在部队停下休整时,楚君归释放了一枚信息舱。这是个又短又粗如同雪茄般的飞行器,放出后就迅速飞向末日阴影要塞。

第352章 方舟

  完好的战车在外围围成一圈,四角各有一辆战车前出1000米警戒。战士们一半在车上值班警戒,一半下车休整。

  他们熟练地将一根根合金桩钉在地里,然后在上面架起了有机复合材料制作的蓬布。这样至少不用被恼人的酸雨骚扰了。再在营地各处竖起几根发光棒,一个有模有样的营地就建起来了。

  楚君归坐在简易桌旁,投射出一个个蓝图,和身边的军官们探讨着。这时空中传来一阵低沉的嗡嗡声,随后一枚短粗的飞行器落在了营地外。

  这是楚君归设定的联络方式,通过向提前设定的地点发射飞行器来传递信息,每一次楚君归向要塞发出指令,亦会给出下一次通讯飞行器的地点。

  战士们回收了飞行器,送到楚君归面前。楚君归打开飞行器外壳,从里面取出一枚生物芯片,读取了数据。

  芯片中是要塞目前的生产状态,此外还有勒芒的一封信。信中表示科学家团队有了一个新的构想,可能会设计出能够重复穿梭风暴云层的飞船,并且非常便宜。

  重复使用已经意味着便宜了,在此基础上还要再加个非常便宜,一下就击中了楚君归的弱点。

  这个方案有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需要大量的铼。这种金属在4号行星上可不多,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只能从海量处理的泥土中顺便提取出微不足道的一点。当然现在有了一个新的途径,产量相当稳定可观,那就是联邦战车。当然,机甲产量更高。

  楚君归看了也是哭笑不得,不过这事对别人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楚君归这就是另一回事。楚君归不需要彻底打扫战场,只需要顺手捡点碎片就行。他无需完全击败对手,只要让圆桌骑士暂时后退休整就够了。

  这倒是不难,试验体一个人就能完成一半,剩下一半罗兰德所有人加起来也能完成。

  此外,新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项目名称叫做方舟,只是勒芒隐晦地提出,方舟的布局似乎可以再优化一点。

  楚君归把原本的方舟蓝图扔给了芯片,芯片几分钟后回复结果:目前方案是耗时最短,用材最少,同时可扩展性无限。至于优雅和美观,芯片一个字没提。

  于是楚君归决定,原方案不变。

  他召集了跟在身边的军官,投射出圆桌武士基地周边的地形,开始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按照补给物资和弹药,还能再打两仗,然后就要回要塞补充。

  末日阴影要塞,勒芒举着个人终端,正在检验蓝图的参数。在他面前就是要塞的广场,过去这里是运输船的泊位,异常宽敞,适合大项目建设。

  是的,在他眼前正有一个大项目在建设着。

  一块宽10米,长30米的平板已经有了雏形。此刻它还没有最后完工,刚刚拼接完框架,工人们正爬在上面加装紧固件,然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层装甲板。这样一个60厘米厚的平台就最终成形。

  两辆工程车载着巨大的驱动轮从工厂内驶出,来到平板边,工作人员就将驱动轮安装在平板的两侧。驱动轮的直径就是3米,悬挂部分集减震、驱动和转向等功能于一体。并且悬挂臂明显比正常要高,显然这是更加倾向于越野功能。

  这个复杂的驱动轮其实工序上只有两步,大型制造机一次性造出驱动结构,再造出轮胎,然后拼装在一起就可以了。

  两个驱动轮安装在平台的窄端。原来30米不是新平台的长度,而是宽度。

  驱动轮安装好,工人们已经开始将平台向前延伸。他们搬来一块块预制好的框架,直接拼接在原有的平台上,从而不断增加长度。当平台两侧延伸出十米时,又有两个新的驱动轮送到,装在平台上。

  这时平台就比较稳了,于是工人们拆去下面的支撑架,改由驱动轮支撑,继续让平台向前搭建。

  构成平台的框架都是标准的一平方米,装甲板和坚固件也全是标准尺寸。拿着多功能建造工具的工人们只要把框架往预定位置一放,用建造工具点几下,将其固定,就算完成了安装。后续铺装的装甲板也同样有固定的作用。

  勒芒看看手中的蓝图,今天预定的工作量是建完整个底座。造好之后,算上驱动轮,这将是一个40米宽、100米长、由10对驱动轮支撑的大型平台。平台并不是完全封闭,中间预留了8个4平方米的空洞。这里将要安放反重力引擎,同时是向上的大气推进器喷口。

  勒芒对这个设计有些不解,按照正常来说两台反重力引擎足够了,结果方舟上一口气装了八台,这是要造移动基地还是飞船?

  飞船的话,完全以引力作为驱动需要极为复杂的操纵系统,这样的飞船进了4号行星就只有坠毁。枪骑兵在早期探索中少说也摔了一打的飞船,然后才老老实实地使用老式推进的飞船。

  勒芒抓着自己所余不多的头发,努力思考这一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毕竟此前那方块战车已经显示了奇效,这个更大的方块,不,方舟,应该也有出众之处。

  只是勒芒感觉,想要理解楚君归的设计思路非常困难,有太多思维死角里才能找到的思路,至于那些反人类的设计就不用说了。从这点上来说,小开天倒是和楚君归有很多相似之处。

  说到开天,勒芒又是欢喜又是烦恼。楚君归一回来,开天马上就进入工作状态,效率成指数级的提升。也不知道它是因为高兴还是因为有了希望,抑或是此前单纯看勒芒这批人不顺眼?

  小开天的生长速度和计算能力都在高速成长,基本上每过几天就会翻上一倍。现在开天的算力指数已经达到了2,虽然绝对值不值一提,但是增长速度极为惊人,而且按照目前趋势,根本看不到增长的尽头。

  只不过现在开天的设计中反人类的部分也是越来越多,而且面对勒芒的指责,它还振振有辞:

  “我凭什么要照顾一群没进化好的低等生命体那些没有意义的需求?腰是什么?它为什么会痛?另外,我在你身上并没有看到腰这个部位。”

第353章 人住哪?

  前线,楚君归的战车驶上山坡,缓缓停了下来。他的战车已经千疮百孔,后半部分开了个大洞,里面的驾驶舱全部裸露在外,然后被楚君归用两块装甲板残片随便堵住。此外战车的六个驱动轮没了两个,还好是一边少一个。就这样的战车,还能往前开简直就是奇迹。

  楚君归站到战车顶上,回头望去,只见身后稀稀拉拉的战车跟着爬上山坡。不用数他就知道数量,26辆。

  在一天多点的时间里,楚君归就已经跟圆桌武士派出来追猎的部队连打了四仗。圆桌武士看来对楚君归恨之入骨,居然派了三支猎杀部队围堵。这是在逼楚君归决战,否则他们派出一支超大规模的部队,楚君归是根本不会理会的。

  连场战斗下来,楚君归的部队就成了这个样子。只不过有些诡异的是,每辆战车顶上或者车后都拖着个金属网,里面塞满了各类零件和装甲残片。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支精锐的装甲部队,而像是一个个满载而归的拾荒者。

  此时夜幕渐渐降临,天地间被闪烁的莹光所照亮。诡异的色彩交织在头顶的风暴云层,整个天地一片沉寂。

  楚君归极目远眺,并没有看到追兵,看来圆桌武士在接连损失超过100辆战车后,最终放弃了追击。

  楚君归其实还有一战之力,只是剩余战车所能装载的物资已经达到极限,再战也是没有意义。就算打得再好,东西装不下了。

  所以现在是回家休整的时候了。

  此刻一辆辆战车停稳,每辆战车都伸出好几个脑袋,远超额定乘员数。这是损毁战车的车组,因为楚君归有相当程度的战场控制权,所以大多被救了回来。

  这些人贪婪地伸长脖颈,尽可能地舒展身体。没办法,战车内部空间实在是太小了,硬塞进一倍乘员的后果,就是谁都动弹不了,必须以自己的身体去适应舱室的形状。

  看着这样的手下,楚君归心里默默加了一个撤退的理由:将士疲惫。

  在人人一身先进战甲,个个基因全面优化的35世纪,才打了两天仗就疲惫成这个样子,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楚君归心里隐隐觉得,那些反人类的设计似乎负面作用也不少。

  休息片刻之后,部队就再度出发。这里离末日阴影只有150公里,战士们再忍几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了。

  圆桌骑士基地里,甘勃默默看着战场影像,当看到战场中央那辆战车连续挨了好几炮都还在还击时,终于忍不住一声怒吼:“我们就没有一种炮能够打穿它那该死的装甲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7页  当前第2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7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阿降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